位置: 干培网 / 培训系统
  • 提高政协干部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紧抓当前社会热点,学习与贯彻十八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政协干部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政协干部的依法行政和科学发展的水平,提升党员骨干带头创业致富和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能力。

    深圳大学 1251次 2020-01-09 11:13
  • 全面提升统战干部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增强统战系统干部的政治定力和工作规律的掌握,推动广大统战系统干部的事业再上新台阶。

    深圳大学 1313次 2020-01-09 11:12
  • 未来,制造业必须要智能化,智能化制造还要插上互联网,云计算的翅膀,互联网加智能制造有利于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而加速智能制造发展,有利于促进网络基础设施加速升级,推动网络应用从虚拟到实体,从生活到生产的跨越。

    南开大学 1962次 2020-01-09 09:49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司法行政系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保持司法行政党组织先进性,增强党员创造力和战斗力。

    南开大学 1875次 2020-01-09 09:46
  • 南开大学 1878次 2020-01-09 09:30
  • 南开大学 1994次 2020-01-09 09:17
  •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随着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与人的联系拓展到人与物、物与物的万物互联,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会议都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区块链等作了部署,要切实贯彻落实好,着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

    同济大学 2052次 2020-01-08 17:42
  • 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内容。安全生产,重于泰山,防风险、保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应急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做了重要部署,十九届四中全会已经把公共安全提升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同济大学 1941次 2020-01-08 17:39
  • 纪检监察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重要力量。“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经得起磨砺、顶得住压力、打得了硬仗”……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同时,也对纪检监察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济大学 2028次 2020-01-08 17:35
  • 当前,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税收社会共治的基础越发坚实,给新税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新税务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税制改革任务越来越重,征管服务方式优化迫在眉睫。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等一系列新部署,实施更大规模减税更成为已明确的重点任务,新时期新阶段,方方面面都对税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同济大学 1992次 2020-01-08 17:32
  • 南开大学 1726次 2020-01-08 17:30
  • 宜居宜业城市是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结果,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内涵,以“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方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宜居宜业城市成为城市发展新选择。只有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才能推动城市和谐社会的创建,确保宜居宜业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同济大学 1794次 2020-01-08 17:27
  •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每年有上千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随着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病”成为困扰各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难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破解“城市病”困局,智慧城市应运而生。由于智慧城市综合采用了包括射频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下一代通信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因此能够有效地化解“城市病”问题。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城市变得更易于被感知,城市资源更易于被充分整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城市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从而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解决交通拥堵,消除安全隐患,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同济大学 1728次 2020-01-08 17:25
电话
400-6007-016
咨询
二维码
顶部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