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近文物 聆听志愿军的故事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诸多文物中,有两件重点文物格外引人注目。让我们一起走近文物,聆听背后的故事。“天德山英雄连”奖旗展览第三部分,陈列着一面鲜红的奖
1970-01-01 08:00中国文物报 -
抗美援朝老兵卢治平:我们徒手“抓”了一架飞机
近日,记者在江西宜春市上高县退役军人志愿者协会会长易秋根的带领下,来到上高县图书馆宿舍,探访抗美援朝老战士卢治平,听他讲述发生在那段战火连天的岁月里的故事。老人的女儿拿出老人获得的勋章和证书,其中一枚“渡江胜利纪念章”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故事
1970-01-01 08:00宜春日报 -
张闻天:真理在谁手里,就跟谁走
张闻天一生执着于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青年学生时期即投身五四爱国民主运动,加入党组织后被送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打下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在革命职业生涯中,他以求实的精神、优良的作风和实际的行动,展示了一名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者的光辉形象
1970-01-01 08:00学习时报 -
毛泽东指导苏区人民开办托儿所
“劳动妇女真热心,拿起锄头去春耕,儿女送给托儿所,集中力量为了革命战争。托儿所,革命的家庭,在这里,创造着新生的人类,在这里,养育着将来的主人。从集体的生活中锻炼红色的童婴,为了新的文化新的世界而斗争!”这首苏区歌谣中所提到的托儿所,就是在
1970-01-01 08:00学习强国 -
陆仁生:阳澄湖畔走出的战地摄影记者
陆仁生少年学徒,苦学摄影技术陆仁生(1919—1980),原名陆福元,又名郝宁。出生于江苏省昆山县(现昆山市)巴城镇。1924年3月,在巴城镇小学读书,1930年9月,在昆山县立初级中学读书,其间,父亲病故,读了一学期便辍学在家,失学后陆仁
1970-01-01 08:00江苏省昆山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员会 -
英雄战旗美如画
武警青海总队某支队官兵从“战旗精神”中汲取精武强能、岗位建功的精神力量。图为该支队官兵正在巡逻。 吴洪峥摄1941年3月,江苏许庄,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战斗中,新四军第4师9旅26团1连官兵英勇作战,战后被上级授予“战斗模范连”荣誉战旗。此
1970-01-01 08:00解放军报 -
让伟大抗战精神代代相传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12月13日,各地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这一天,从抗战烽火中一路走来的陆军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组织官兵参观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重温抗战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抗战老兵史保东、抗战烈士遗属高碧英,给家人
1970-01-01 08:00人民日报 -
在抗美援朝战场与巴金相处的日子
90岁的老兵程茂友一直珍藏着著名作家巴金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给他的题词,“祖国人民的心永在你们的身边”。尽管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战地笔记本上的纸页已经泛黄,但程茂友每看到这句充满深情的话语,他在朝鲜战场上与巴金相处的那段时光便会浮现在眼前……一
1970-01-01 08:00中国军网 -
湖南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历史的见证
雪峰山脉以西、武陵山系南麓、云贵高原东部余脉的延伸地带,湖南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坐落其间。县城东郊是赫赫有名的芷江机场所在地。1945年8月21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这里举行,侵华日军代表在投降备忘录上签字盖章。“当时侵略者曾叫嚣着要夷平
1970-01-01 08:00人民日报 -
丁朝忠:“敌机在哪不重要,彭老总必须在安全区域”
新华社贵阳12月13日电 1950年10月19日,中朝边境的小城安东(今辽宁丹东),细雨蒙蒙。沿着鸭绿江大桥和一座座浮桥,一队队志愿军正快速过江。一辆“嘎斯”吉普车疾驰而来,超过行军序列,消失在朝鲜境内的夜幕里……“当时我根本不知道,这辆车
1970-01-01 08:00新华社 -
乔家大院的抗日枪声
抗战期间,在山西晋中一带活跃着一支中国共产党实际领导和掌握的抗日武装——第一游击支队,由共产党员程子华兼任支队长。1938年7月12日,该支队10连在连长吴克宽、指导员李剑的率领下出现在汾河沿岸。傍晚时分,队伍行进到文水县胡家堡,驻扎下来。
1970-01-01 08:00中国军网 -
铭记历史 祈愿和平——2020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侧记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1970-01-01 08:00光明日报 -
朱德:“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我唯一的出路”
朱德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中的杰出代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朱德是如何从一名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问题就是非得救国不可”1886年,朱德出生于四川
1970-01-01 08:00人民出版社 -
志愿军老兵易金荣:“你不当兵,我不当兵,谁来保卫 祖国”
新华社武汉12月9日电 “战友们是因保家卫国牺牲的。”志愿军老战士易金荣永远也忘不了,1953年春的朝鲜战场上,战友们在一场战斗中牺牲的场景。易金荣经常对儿孙们说这样一句话:“你不当兵,我不当兵,谁来保卫祖国呢?”保卫祖国,正是易金荣68年
1970-01-01 08:00新华社 -
苏北“小延安”:红色故事代代传
在革命老区涟水的腹地,有一个地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苏北“小延安”——江苏省涟水县成集朱南荡一带,联结六个乡镇,是一个东西约18华里、南北约20华里的封闭芦苇荡地区。这里水网密布,河滩众多,密布的芦苇织就了天然屏障,是建立抗日根据地的理想之地。
1970-01-01 08:00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