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讲: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近代以来,在中国和世界舞台上政党繁多,难以数计,但是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成立近百年,连续执政70多年,引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样的政党还很难找到第二个。
2021-04-15 16:04 -
第二讲:朱毛红军与古田会议
2014年10月30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当中强调,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执行革命的政治工作,保证了我军始终是党的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为我军战胜强大敌人和艰难险阻提供了不竭力量,使我军始终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本色和作风。
2021-04-15 16:03 -
第三讲:遵义会议与长征胜利
在长征途中1935年的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021-04-15 16:02 -
第四讲:国共两党与抗日战争
《国共两党与抗日战争》,讲的就是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表现和贡献,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国民党在全国抗战中的表现,中国共产党对全国抗战的贡献,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启示
2021-04-15 16:01 -
第五讲:延安整风与党的团结统一
2019年5月31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说,从延安整风运动以来,我们党开展历次集中性教育活动,都是以思想教育打头,开展这次主题教育要强化理论武装
2021-04-15 15:59 -
第六讲:党夺取全国政权的历史经验
纵观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历程,解放战争时期是党的政策策略运用得最成功的时期,是党的各项能力展现的最淋漓尽致的时期
2021-04-15 15:57 -
第七讲:建立新中国的构想及其实践
建立新中国的构想及实践,主要讲以下几个问题,就是新中国的源与流,从概念式的角度来理一理,新中国政治制度的架构,主要讲新中国形象的塑造与接收。
2021-04-15 15:56 -
第八讲:抗美援朝的决策及其影响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之后,面临的是百废待兴的局面。
2021-04-15 15:55 -
第九讲: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我们国家还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1956年基本建立的
2021-04-15 15:54 -
第十讲: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讲的是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这二十多年的历史
2021-04-15 15:52 -
第十一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伟大历史转折
召开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新中国的历史上都是特别重要的一次会议
2021-04-15 15:47 -
第十二讲: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面对各种复杂国内、国际的局势,我们攻坚克难、励精图治,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021-04-15 16:10 -
根除“微腐败”,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落实,
2021-09-09 10:28 -
党员干部要将“人民”置顶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学史力行重点在“力行”,广大党员干部应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职尽
2021-09-09 09:50 -
诠释共产党人应有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学史力行,行之贵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立足各自岗位实际,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切实做到信念强、干劲足、律己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
2021-09-09 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