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邓小平与“银河”巨型计算机
在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宽敞明亮的机房里,矗立着一个红黄两色相间的大机柜。这就是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达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它的诞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国家。“‘银河’
1970-01-01 08:00中国好故事 -
项与年:装扮成叫花子的情报官
1934年10月的一天,在赣南山区浓荫蔽日的山路上有一名衣衫褴褛的乞丐。他肩挎一个破布褡裢,手拄一根脏污的木拐,脚上趿拉着一双沾满泥污的破鞋,正一步两歇地向前挪动着。不远处,布满铁丝网的岗哨前,一队国民党士兵正在查验往来的民众。当这个蓬头垢
1970-01-01 08:00学习时报 -
解方:中国人民志愿军首任参谋长
解方原名解如川,字沛然,是新中国首批授衔的少将。抗美援朝期间,解方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首任参谋长,参与多次重大战役的指挥,并参加朝鲜停战谈判,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卓越功勋。你的名字就改为“解方”好了解方早年参加东北军,1936年正式加入
1970-01-01 08:00学习时报 -
毛泽东指导苏区人民开办托儿所
“劳动妇女真热心,拿起锄头去春耕,儿女送给托儿所,集中力量为了革命战争。托儿所,革命的家庭,在这里,创造着新生的人类,在这里,养育着将来的主人。从集体的生活中锻炼红色的童婴,为了新的文化新的世界而斗争!”这首苏区歌谣中所提到的托儿所,就是在
1970-01-01 08:00学习强国 -
在抗美援朝战场与巴金相处的日子
90岁的老兵程茂友一直珍藏着著名作家巴金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给他的题词,“祖国人民的心永在你们的身边”。尽管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战地笔记本上的纸页已经泛黄,但程茂友每看到这句充满深情的话语,他在朝鲜战场上与巴金相处的那段时光便会浮现在眼前……一
1970-01-01 08:00中国军网 -
乔家大院的抗日枪声
抗战期间,在山西晋中一带活跃着一支中国共产党实际领导和掌握的抗日武装——第一游击支队,由共产党员程子华兼任支队长。1938年7月12日,该支队10连在连长吴克宽、指导员李剑的率领下出现在汾河沿岸。傍晚时分,队伍行进到文水县胡家堡,驻扎下来。
1970-01-01 08:00中国军网 -
秦邦礼:革命需要什么,就经营什么
秦邦礼,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博古(秦邦宪)的胞弟。相较于哥哥秦邦宪,秦邦礼没有完整的求学经历,早年间他甚至不能“光明正大”地为党做事,包括后来他所走的也绝非一条常规的红色之路。他默默无闻为党的事业作了很多贡献,而有些事情是鲜为人知的。弃学
1970-01-01 08:00学习时报 -
杨延修: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杨延修,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担任上海享有盛誉的广大华行副总经理,同时又是党的秘密工作战士。1980年热播的电影《与魔鬼打交道的人》男主人公张公甫,与国民党中统、军统斗智斗勇,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张公甫就是以杨延修和他的领导卢绪章为原型塑造
1970-01-01 08:00学习时报 -
遵义会议前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贵州遵义,北倚娄山,南濒乌江,罗山带水,形势险峻,为黔北重镇。战国时属夜郎国、鳖国,汉时设县,唐初称播州,贞观十六年改名遵义县。虽然城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遵义之所以成为无数国人向往的圣地,是因为中共中央于长征途中在这里召开了政
1970-01-01 08:00学习强国 -
秘密大转移
1942年秋天,日军加紧了对华北地区的进攻、蚕食,集结重兵再次向山西沁源扑来。沁源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誓死抵抗,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转移。“娘,我们去哪里?”“深山!”“深山在哪里?”本就是山里的人们,要去往更深的山里。“一九四二年,正
1970-01-01 08:00中国军网 -
林祥谦:我党工运事业的先驱
从福建省福州市区沿着福厦公路南下,过了乌龙江大桥就进入祥谦镇地界,再行车几分钟就到了林祥谦陵园。凡是参观祥谦陵园、深入了解林祥谦的人都无不为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与高尚人格所感动。生性豪爽,乐于助人林祥谦1892年出生于福建闽侯尚干一个农民家庭
1970-01-01 08:00学习时报 -
刘少奇与初心使命
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出生在湖南宁乡花明楼炭子冲的一户农家。他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一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内忧外患、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黑暗深渊中苦苦挣扎。刘少奇和同时代的
1970-01-01 08:00人民出版社 -
卢作孚:跨越时空的嘱托,激励今日青年
走进重庆北碚卢作孚纪念馆,让人印象最深的展品是“民生”号模型。这艘客轮是民生公司的第一艘客轮,1926年夏从上海驶回重庆,历程艰难曲折。从“民生”轮开航第一天起,卢作孚做了三件大事:废除买办制,实行经理负责制;彻底改进旅客服务工作;严禁船工
1970-01-01 08:00光明日报 -
“将军农民”甘祖昌的“六不”
甘祖昌1905年出生于江西省莲花县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红军,1935年参加长征,后又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7年8月,他带领全家大小解甲归田,被称为“将军农民”。2013年9月26
1970-01-01 08:00学习时报 -
86年前的今天:遵义会议召开
遵义会议会议室。 新华社记者 王思维 摄周平青是遵义会议纪念馆的一名专职讲解员,她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份工作。“我是遵义人,从小老师就给我们讲长征的故事,讲红军在遵义召开了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会议。”周平青说。1935年1月,中央红军攻克黔北小
1970-01-01 08:00中国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