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社部:进“镇”入“寨”战贫困
自1995年由原人事部、原劳动保障部定点帮扶以来,天镇县、金寨县扶贫工作稳中求进、效果渐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社部帮助两县在脱贫攻坚战中打下了一场又一场胜仗。天镇县126个贫困村已出列59个,
2020-01-20 00:00中国组织人事报 -
精神旗帜飘扬大别山巅
坚持革命斗争28年,新中国成立70年,大别山精神薪火相传,老区人民接续奋斗,传承红色,厚植绿色,永葆本色,彰显特色,“四色”协奏,谱出发展交响曲。
2021-01-14 09:00经济日报客户端 -
抗疫大考生动诠释时代精神
面对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打响了一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这场大战、大考究竟带来哪些时代启示?
2020-03-31 09:00解放日报 -
山东省临沂市弘扬践行沂蒙精神综述:彩练当空舞新韵
疫情当下,千万沂蒙人民勠力同心、外援内战,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沂蒙精神,注定记忆挥之不去、感动长存心间。 精神赓续,薪火相传。无论何时,沂蒙精神始终是沂蒙大地鲜亮的精神底色。过去的一年,临沂市始终把弘扬和践行沂蒙精神作为重大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着力在“深”和“实”上下功夫,努力建设沂蒙精神“研究的聚集区、弘扬的先行区、践行的示范区”,为推动临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高举一面旗帜 打造沂蒙精神研究高地 把研究作为弘扬践行沂蒙精神的深化路径,是为新时代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的“题中之义”。过去一年,临沂市力求从新的高度、用新的视角、以新的理念重新审视和深化沂蒙精神研究,推动沂蒙精神更加系统化、精准化、科学化。 举办理论研讨会是临沂市开展沂蒙精神研究的优良传统。2019年11月,延安、吉安、石家庄和临沂四市“弘扬老区精神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理论研讨会在临沂市召开,来自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四大精神发源地的专家汇聚一堂,合作共研、互学互鉴,掀起大力弘扬宣传和研究老区精神的新热潮。自2013年以来,临沂市通过举办各类学术理论研讨会、论坛,已累计形成高端理论成果400余篇。 为深化沂蒙精神研究,临沂市积极创新搭建研究平台,依托山东沂蒙精神研究会和沂蒙精神研究中心,统筹临沂市委党校、市社科联、临沂大学、临沂智库联盟等研究力量深化课题研究;同时加强与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等高端社科研究院所合作,借力借智,提升研究层次和水平,2019年共立项“沂蒙精神研究”省社科课题22项、市社科课题103项。 有高度才能把握本质,能落地才会焕发生命力和活力。2019年底,84万册《沂蒙精神中小学生读本》陆续免费发放到全市中小学生手中,弥补了沂蒙精神在中小学生这一群体的读本空白。临沂市立足推动沂蒙精神对象化、分众式研学,统筹各方力量,深入挖掘整理史料,组织编纂《沂蒙根据地全史》,编辑出版《沂蒙精神简明读本》《沂蒙精神中小学生读本》系列丛书,一项项务实举措使沂蒙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成为人民的重要滋养。 一年来,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随着沂蒙精神研究工作不断走深走实,沂蒙精神学术体系日益完备,红色教育理念形式不断创新,弘扬沂蒙精神日趋大众化、常态化,与时代同频共振。 唱响一个声音 激扬高歌奋进主旋律 今年2月2日至4日,由临沂市委宣传部联合中央电视台制作的3集纪录片《红色沂蒙》,在央视四套“国家记忆”栏目播出后广受好评,国内十几家主流媒体刊发多位党史军史专家学者的撰文评价。 “播出效果超出预期,沂蒙精神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当人们将沂蒙精神与当下战疫斗争结合起来,会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作为这部纪录片的学术顾问、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公方彬非常关注这部纪录片,他说自己就是在沂蒙精神滋养下成长起来的,这部纪录片找准宣传沂蒙精神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实现了精神品质与时代脉动的契合。 战疫与抗战,全民奋战抗击疫情,仿佛正是战火纷飞年代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在今天的投射。 “宣讲沂蒙精神,从小处说是为了传承奶奶立下的爱党拥军家风,从大处讲是为了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发扬光大沂蒙精神。”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会长于爱梅主讲沂蒙精神已9个年头。2019年,沂蒙红嫂纪念馆共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2000多个团队。“2000多次现场教学感动如一。”讲解员程圆深有感触。 从新时代沂蒙红嫂到基层宣讲员,她们肩膀上承载着让沂蒙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任。2019年,临沂市针对基层群众,选拔500名“草根”宣讲员,开展“七讲七进”宣讲2.15万场、受众585万人;举办“沂蒙精神万人大讲堂”,通过“临沂党建”可视化信息平台直播,覆盖到村居、社区,直接受众达4万人;依托丰富红色资源,吸引800多万人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创作推出《红色沂蒙365》短视频集,通过“又红又潮”作品,将沂蒙精神“打进手机融进群”。 一手抓全民化教育,一手推动“走出去”宣传。临沂市相继在北京、上海等驻外流动党委开设“沂蒙精神展馆”,在广州举办“弘扬沂蒙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座谈会,持续开展“沂蒙精神百校行”“沂蒙精神沂蒙兵”万里行活动,不断扩大对外影响力。 2019年临沂市配合省里推出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在全国巡演70余场、观众达10万余人次;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创作话剧《青春榴火》;电影《梦想沂蒙》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礼;举办“民歌唱响沂蒙山”音乐节,在央视推出“一首歌 一座城”《沂蒙山小调》……一系列艺术化作品的呈现,让沂蒙精神的红色情怀持续放大。 凝聚一种力量 让老区红色品牌更闪亮 蒙阴县岱崮镇笊篱坪村是岱崮地貌旅游度假村的大本营,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就是这样一个明星村、亮点村,村集体收入却常年徘徊在3万元。眼看着旅游路修到了家门口,采摘园建在了田间地头,可老百姓的兴致却不高。 为什么村民参与感淡薄?如何增加村集体收入?这些问题摆在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公茂臣面前。他深谙“家贫百事哀,家和万事兴”的道理,“一个村就好比是一个家,村干部相当于家长,班子如果不团结,先天条件再好也不会有发展,村民得不到实惠,自然是事事不配合、事事难开展。”公茂臣上任后,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家访”,了解村情民意,与村“两委”研究总结出“摸底子、定盘子、带班子、压担子、搭台子、铺路子、树牌子”的“七子工作法”。 2019年初,公茂臣与村“两委”研究决定村集体独立招商,对闲置的老村小教学楼和北山传统村落进行开发,仅此一项就将为村集体增收175万元。笊篱坪村不仅为每位村民负担了新农合保费、免费购买治安保险,建立了教育和养老奖扶机制,而且依托村集体的发展成立了劳动服务队,解决了100余人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既治村穷,又促民富,这个村子变了,干群关系越发密切。“七子工作法”也荣膺全市50个“优秀群众工作法”之列。这项旨在示范带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断提升做好群众工作能力的评选活动,成为临沂市践行沂蒙精神的缩影。 “党员在哪里,沂蒙精神就要践行到哪里。”这在兰陵县向城镇道口村不是一句口号。作为临沂市委宣传部第一书记任职村,短短两年,道口村就从一个集体收入基本为零的落后村,成长为“省级文明村”“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示范村”。2019年8月,道口村开设全市第一个村级沂蒙精神展以来,到目前已接待3000余人前来学习参观。“回顾第一书记驻村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建广场、修公路、建医院、建社区服务中心这些事,再想想‘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这才是新时期践行沂蒙精神的代表。”村民们无不称赞。8年来,全市已累计下派7800多名“第一书记”蹲驻2500多个行政村抓党建、促发展,沂蒙红色基因被新华社称为“中国扶贫精神”的重要源泉。 我们常说,岁月静好的背后,总有人替你负重前行。2019年,临沂市开展了第七届全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和践行沂蒙精神“六个一百”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70名道德模范和弘扬沂蒙精神好党员、弘扬沂蒙精神群众标兵、弘扬沂蒙精神最美青年、弘扬沂蒙精神好少年、新时代沂蒙红嫂精神传承者、最美沂蒙精神传承人600多名。 他们有的在生死关头挺身而出,以热血丹心大写忠诚;有的在平凡岗位执着坚守,用赤子情怀奉献社会;有的在危难时刻扶危救困,以凡人善举彰显人间真情……一次次温暖人心的举动、一个个砥砺初心的身影,让人们充分感受到沂蒙精神已深深扎根沂蒙大地和广大沂蒙儿女心中,践行沂蒙精神已成为全市人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乡村致富带头人刘嘉坤和梁兆利、乡村振兴“领头雁”王传喜、新时代企业家楷模赵志全、“中国武警忠诚卫士”张楠、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许步忠、武警特战军官一等功获得者王成龙、“沂蒙新红嫂”朱呈镕、最美拥军人物于爱梅、新时代扶贫攻坚“沂蒙六姐妹”等沂蒙精神传承者,更是推动沂蒙精神践行蔚然成风。 越是宏大政治命题,越需要契合时代。把红色基因融入一方沃土,让融合发展的果实更丰满,是时代所需、群众所盼。 作为革命老区,临沂市着眼将沂蒙精神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精神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成立红色文旅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临沂市文旅集团,开发了“红色沂蒙”智慧运营网络平台,培育注册60多家红色文旅服务机构,初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红色文旅发展新格局。举办中国(临沂)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大会,举行“高铁开进沂蒙山”文化旅游推介会,临沂获评“中国红色研学目的地城市”,全市红色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间接就业人数达10万余人,2019年红色旅游接待游客突破5320万人次。 征程万里风正劲,任重千钧再奋蹄。伴随新时代弘扬沂蒙精神,践行初心使命的实践,沂蒙人民在新时代的大潮中将继续信心百倍地奋楫争先、再创新辉煌。
2020-12-20 09:00临沂日报 -
西柏坡精神与中国梦的实现
【内容摘要】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革命胜利的动力源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2020-12-20 09:00互联网 -
弘扬延安精神 奋力追赶超越
在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大会报告中强调:“干好陕西的事,必须弘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也是党领导人民攻坚克难的胜利之本。在新的历史时期,陕西实现追赶超越和富民强省战略目标,必须弘扬延安精神,不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新的力量。
2020-12-20 09:00互联网 -
【青年领袖培训】济南市首期创业泉城训练营暨山东大学青年领袖成长计划在盈创空间开营授课
12月22日,济南市首期创业泉城训练营暨山东大学青年领袖成长计划开营仪式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创业园——盈创空间举行,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君松,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济南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窦进科出席活动。
2020-12-28 00:00 -
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总结模板
党建的工作就决定了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大家知道怎么写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总结吗?以下是编辑为您整理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总结模板”,供您参考。
2020-12-16 00:00互联网 -
重庆大学与华为签约共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
10月21日下午,重庆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A区一大楼213会议室举行。重庆大学校长张宗益、副校长廖瑞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顺茂、高校科研与人才发展部部长曾伟胜出席签约仪式
2020-11-25 00:00 -
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举行(全会公报)
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举 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 省委书记彭清华讲话。全会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
2020-11-02 00:00四川人民政府 -
传承和弘扬重师文化,努力培育“名生、名师、名气”——专访党委副书记、校长孟东方
编者按:为传承弘扬重师文化,营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氛围,加快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9月24日,我校成功召开了文化建设工作大会。为进一步深入解读会议精神,近日,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党委副书记、校长孟东方教授。
2020-10-20 00:00重庆师范大学 -
我校举行2020年新聘用辅导员入职暨学院党委副书记培训班开班仪式
勇担育人新使命,开创立业新征程。10月7日下午,我校在浮山校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博学厅举行了2020年新聘用辅导员入职暨学院党委副书记培训班开班仪式。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出席仪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彩云主持仪式。
2020-10-13 00:00青岛大学 -
淄博市“名校人才特招行动”在山东大学举行
9月24日,淄博市“名校人才特招行动”暨“淄博—名校人才直通车”山东大学站政策推介会在中心校区举行。会前,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会见了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一行,双方就推动校地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淄博市委副书记、张店区委书记马晓磊,淄博市副市长毕红卫,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君松出席活动
2020-09-28 11:15 山东大学 -
“这样帮我们,贫困帽一定能摘”
今年开春,村镇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农户们扛着锹、牵着牛,把这片土地重新开发出来,打造了500亩连片桑蚕示范点,供有意愿种桑的农户管养。200亩以上的连片桑蚕示范点,那坡县今年新建了12个。在示范点承包种植桑树的贫困户,每亩可获得500元补贴。除了新设集中连片补贴,今年1至6月间的产业奖补也提高了三至五成。“我家20亩桑园产业奖补,比往年足足多了5000元。”雷定吉说。
2020-09-27 00:00人民日报 -
习近平出席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9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2020-09-27 00:00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