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英雄无痕的地下党人安邦
“我死后,请在我的坟墓上立上一块中国共产党党员安邦的石碑。”1932年1月,由于叛徒出卖,中共南县、华容、安乡、沅江四县联合县委书记、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安邦,在湖南益阳沅江草尾被捕。2月8日,安邦在南县城外燕子山英勇就义,时年29岁。
1970-01-01 08:00湖南学习平台 -
在抗美援朝战场与巴金相处的日子
90岁的老兵程茂友一直珍藏着著名作家巴金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给他的题词,“祖国人民的心永在你们的身边”。尽管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战地笔记本上的纸页已经泛黄,但程茂友每看到这句充满深情的话语,他在朝鲜战场上与巴金相处的那段时光便会浮现在眼前……一
1970-01-01 08:00中国军网 -
乔家大院的抗日枪声
抗战期间,在山西晋中一带活跃着一支中国共产党实际领导和掌握的抗日武装——第一游击支队,由共产党员程子华兼任支队长。1938年7月12日,该支队10连在连长吴克宽、指导员李剑的率领下出现在汾河沿岸。傍晚时分,队伍行进到文水县胡家堡,驻扎下来。
1970-01-01 08:00中国军网 -
朱德:“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我唯一的出路”
朱德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中的杰出代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朱德是如何从一名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问题就是非得救国不可”1886年,朱德出生于四川
1970-01-01 08:00人民出版社 -
苏北“小延安”:红色故事代代传
在革命老区涟水的腹地,有一个地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苏北“小延安”——江苏省涟水县成集朱南荡一带,联结六个乡镇,是一个东西约18华里、南北约20华里的封闭芦苇荡地区。这里水网密布,河滩众多,密布的芦苇织就了天然屏障,是建立抗日根据地的理想之地。
1970-01-01 08:00学习强国 -
秦邦礼:革命需要什么,就经营什么
秦邦礼,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博古(秦邦宪)的胞弟。相较于哥哥秦邦宪,秦邦礼没有完整的求学经历,早年间他甚至不能“光明正大”地为党做事,包括后来他所走的也绝非一条常规的红色之路。他默默无闻为党的事业作了很多贡献,而有些事情是鲜为人知的。弃学
1970-01-01 08:00学习时报 -
刘鼎:我党隐蔽战线的统战功臣
刘鼎是我国军工事业的奠基者,担任过八路军总部军工部部长、陕甘宁军工局副局长等职务。20世纪30年代,他曾在中共中央特科工作。后奉命到西安直接负责东北军和中共中央的电讯联系工作。西安事变后成为中共代表团的“大管家”,是在隐蔽战线立下了功勋的统
1970-01-01 08:00学习时报 -
杨延修: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杨延修,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担任上海享有盛誉的广大华行副总经理,同时又是党的秘密工作战士。1980年热播的电影《与魔鬼打交道的人》男主人公张公甫,与国民党中统、军统斗智斗勇,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张公甫就是以杨延修和他的领导卢绪章为原型塑造
1970-01-01 08:00学习时报 -
飘动的篝火
1935年11月,红2、红6军团为争取主动,从湖南桑植的刘家坪出发,开始战略转移,1936年7月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于甘孜,随后与红32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会同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至8月上旬,他们克服重重困难,通过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到达班佑
1970-01-01 08:00中国军网 -
秘密大转移
1942年秋天,日军加紧了对华北地区的进攻、蚕食,集结重兵再次向山西沁源扑来。沁源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誓死抵抗,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转移。“娘,我们去哪里?”“深山!”“深山在哪里?”本就是山里的人们,要去往更深的山里。“一九四二年,正
1970-01-01 08:00中国军网 -
朱德读的三种书
朱老总的一生可谓戎马倥偬,为党和军队建设费尽心血。然而,不论早年求学时期,还是到了耄耋之年,他都非常重视读书生活。如今,四川南充二中(早年朱德求学的顺庆府新学堂)还留有“朱德读书室”。那么朱老总有什么样的读书生活呢?读经典书,汲取历史智慧朱
1970-01-01 08:00人民出版社 -
第一本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原来是这样出版的
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有一件镇馆之宝:《共党产宣言》。你心中一定疑惑,不是《共产党宣言》么?是不是搞错了?其实,这是印错书名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它的诞生几经波折,历尽艰辛。
1970-01-01 08:00中国文明网 -
“活到老,学到老”——与书为伴的毛泽东
毛主席的书房:与书为伴 孜孜不倦中南海丰泽园里的菊香书屋,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小四合院。1949年3月至1966年8月,毛泽东大多时间居住在这里。这里既没有富丽堂皇的宫殿,也没有名贵的古玩字画,除了简朴实用的生活设施和用品之外,到处摆满了书籍—
1970-01-01 08:00秘书工作 -
林祥谦:我党工运事业的先驱
从福建省福州市区沿着福厦公路南下,过了乌龙江大桥就进入祥谦镇地界,再行车几分钟就到了林祥谦陵园。凡是参观祥谦陵园、深入了解林祥谦的人都无不为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与高尚人格所感动。生性豪爽,乐于助人林祥谦1892年出生于福建闽侯尚干一个农民家庭
1970-01-01 08:00学习时报 -
刘少奇与初心使命
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出生在湖南宁乡花明楼炭子冲的一户农家。他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一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内忧外患、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黑暗深渊中苦苦挣扎。刘少奇和同时代的
1970-01-01 08:00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