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董必武:站在统一战线前卫地位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的一生,同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紧密相连,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董必武非常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独创性
1970-01-01 08:00学习强国 -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读书与追求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读书与追求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非常重视读“有字之书”;二是非常重视读“天下国家万事万物”的“无字之书”,即包括“天下国家万事万物”在内的社会与自然界的实际。既重视读书本上的“有字之书”,又重视密切联系实际读“天下国家万
1970-01-01 08:00人民出版社 -
项与年:装扮成叫花子的情报官
1934年10月的一天,在赣南山区浓荫蔽日的山路上有一名衣衫褴褛的乞丐。他肩挎一个破布褡裢,手拄一根脏污的木拐,脚上趿拉着一双沾满泥污的破鞋,正一步两歇地向前挪动着。不远处,布满铁丝网的岗哨前,一队国民党士兵正在查验往来的民众。当这个蓬头垢
1970-01-01 08:00学习时报 -
阻击在湘江之滨
1934年11月下旬,国民党军调集重兵,在飞机火力的支援下,向湘江两岸的红军阵地发起疯狂进攻,企图将红军歼灭于湘江两岸。红军在湘江两岸与国民党军展开殊死激战,终于阻住了优势之敌的进攻,以极大牺牲掩护了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直属机关于12月1日
1970-01-01 08:00解放军报 -
毛泽东香山时期发布电报手稿专题展开幕 202封红色电报展现领袖风范
播放出错啦,请尝试退出重试或刷新刷新重试诊断code:4400vid:uuid:DA0FB72B-B63E-4D42-89C1-255AF6F76710requestId:10582DB7-C924-429F-9531-1F753E4B8
1970-01-01 08:00北京晚报 -
张闻天:真理在谁手里,就跟谁走
张闻天一生执着于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青年学生时期即投身五四爱国民主运动,加入党组织后被送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打下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在革命职业生涯中,他以求实的精神、优良的作风和实际的行动,展示了一名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者的光辉形象
1970-01-01 08:00学习时报 -
毛泽东指导苏区人民开办托儿所
“劳动妇女真热心,拿起锄头去春耕,儿女送给托儿所,集中力量为了革命战争。托儿所,革命的家庭,在这里,创造着新生的人类,在这里,养育着将来的主人。从集体的生活中锻炼红色的童婴,为了新的文化新的世界而斗争!”这首苏区歌谣中所提到的托儿所,就是在
1970-01-01 08:00学习强国 -
陆仁生:阳澄湖畔走出的战地摄影记者
陆仁生少年学徒,苦学摄影技术陆仁生(1919—1980),原名陆福元,又名郝宁。出生于江苏省昆山县(现昆山市)巴城镇。1924年3月,在巴城镇小学读书,1930年9月,在昆山县立初级中学读书,其间,父亲病故,读了一学期便辍学在家,失学后陆仁
1970-01-01 08:00江苏省昆山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员会 -
朱德:“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我唯一的出路”
朱德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中的杰出代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朱德是如何从一名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问题就是非得救国不可”1886年,朱德出生于四川
1970-01-01 08:00人民出版社 -
苏北“小延安”:红色故事代代传
在革命老区涟水的腹地,有一个地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苏北“小延安”——江苏省涟水县成集朱南荡一带,联结六个乡镇,是一个东西约18华里、南北约20华里的封闭芦苇荡地区。这里水网密布,河滩众多,密布的芦苇织就了天然屏障,是建立抗日根据地的理想之地。
1970-01-01 08:00学习强国 -
秦邦礼:革命需要什么,就经营什么
秦邦礼,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博古(秦邦宪)的胞弟。相较于哥哥秦邦宪,秦邦礼没有完整的求学经历,早年间他甚至不能“光明正大”地为党做事,包括后来他所走的也绝非一条常规的红色之路。他默默无闻为党的事业作了很多贡献,而有些事情是鲜为人知的。弃学
1970-01-01 08:00学习时报 -
刘鼎:我党隐蔽战线的统战功臣
刘鼎是我国军工事业的奠基者,担任过八路军总部军工部部长、陕甘宁军工局副局长等职务。20世纪30年代,他曾在中共中央特科工作。后奉命到西安直接负责东北军和中共中央的电讯联系工作。西安事变后成为中共代表团的“大管家”,是在隐蔽战线立下了功勋的统
1970-01-01 08:00学习时报 -
杨延修: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杨延修,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担任上海享有盛誉的广大华行副总经理,同时又是党的秘密工作战士。1980年热播的电影《与魔鬼打交道的人》男主人公张公甫,与国民党中统、军统斗智斗勇,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张公甫就是以杨延修和他的领导卢绪章为原型塑造
1970-01-01 08:00学习时报 -
遵义会议前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贵州遵义,北倚娄山,南濒乌江,罗山带水,形势险峻,为黔北重镇。战国时属夜郎国、鳖国,汉时设县,唐初称播州,贞观十六年改名遵义县。虽然城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遵义之所以成为无数国人向往的圣地,是因为中共中央于长征途中在这里召开了政
1970-01-01 08:00学习强国 -
飘动的篝火
1935年11月,红2、红6军团为争取主动,从湖南桑植的刘家坪出发,开始战略转移,1936年7月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于甘孜,随后与红32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会同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至8月上旬,他们克服重重困难,通过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到达班佑
1970-01-01 08:00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