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修养是由刘少奇同志1938年在渑池县八路军兵站举办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修班中首次提出的,后来经整理、完善,系统地阐述在刘少奇的文章“共产党员修养”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党性”思想与中国传统的“修养”文化巧妙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党性”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鲜明体现。

  

  (一)党性的内涵

  

  党性通俗理解实际上就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某种或某种性质和特征。这种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这个政党是这个党而不是那个政党,它的外部特征是它与其他政党的区别。很明显,了解党性首先要了解政党。我们都知道,政党是指由一定阶级的先进分子或精英分子在共同的政治纲领指导下,为夺取或巩固政权而组成的政治团体或政治组织。作为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其政党党性有三个具有鲜明特征的基本方面:

  

  (1)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在工人和资本家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其党性的最根本的方面就是它鲜明的阶级性。这个观点,在我们党的领袖文献中是很有证据的。从刘少奇《人的阶级性》一文中可以看出:共产党的党性,是无产者阶级性的最高而集中的表现”,上述所强调的无一不是明显的阶级性。

  

  时至今日,共产党人对自己阶级基础的认识仍然十分清楚。《党章》中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有很权威的表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两个先锋队”“一个核心”“三个代表”。在强调党的工人阶级属性的同时,也要强调党的人民立场、国家立场。“两个先锋队”理论的提出,实质上是把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和人民性统一于党章。

  

  (2)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回顾列宁建党原则形成的历史,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作为一个政治集团,一个政治组织,组织性和纪律性是其党性诞生的两大基石。那一年,列宁曾说过:“马克思主义政党除了组织和纪律之外,没有别的东西,要有两个:一个是组织,一个是纪律。”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在这方面用过党性这个词。而邓小平则把党的纪律和无组织纪律的派性直接对立起来,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应该讲党性,不能搞派性。”党性讲的是组织性,纪律性,强调组织性,强调集体意识,强调团结一致。

  

  (3)一定程度的先进性。回顾列宁建党原则形成的历史,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作为一个政治集团,一个政治组织,组织性和纪律性是其党性诞生的两大基石。那一年,列宁曾说过:“马克思主义政党除了组织和纪律之外,没有别的东西,要有两个:一个是组织,一个是纪律。”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在这方面用过党性这个词。而邓小平则把党的纪律和无组织纪律的派性直接对立起来,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应该讲党性,不能搞派性。”党性讲的是组织性,纪律性,强调组织性,强调集体意识,强调团结一致。

  

  (二)党性修养的内涵

  

  假如党性是世界无产阶级政党普遍运用的话语体系,“修养”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传承,而“党性”与“修养”相结合的“修养”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概念。由第一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共产党人的党性,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各种途径,使党员个人认识和遵循政党的人民性、组织性、先进性。

  

  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认同和遵循呢?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外部党组织的党性教育;二是内部党员的个人党性修养。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实际上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从内到外,由内到外,自觉主动地用党章党规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言行,克服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用一生的时间来改造主观世界,并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对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组织性、规律性、先进性的自觉遵循和不断靠拢,使我们的能力、素质和境界不断提高,使我们的“为自己”“为自己”“为自己”,倾其一生向内求,向内强,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改造,最终达到使人们听其言谈,看其行动,感受其精神,从而体会其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