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发改委: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林念修在讲授党课时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科
2020-01-20 00:00光明日报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020-01-20 00:00人民网 -
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
7月12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全党结合主题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以下简称工委)把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
2020-01-20 00:00人民网 -
加强机关党建 建设模范机关
4月28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召开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工作暨纪检工作会议,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部署推进今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建重点工作。中央政法委等6个部
2020-01-20 00:00人民网 -
百舸竞进争出彩
“把营造‘三个氛围’和创建模范机关有机融合、共同推进,这是机关党建工作的一大创新。”在省直机关营造“三个氛围”创建模范机关座谈推进会上,省直单位机关党务工作者围绕模范机关创建谈体会、找差距、明方向。
2020-01-20 00:00河南日报 -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政治机关鲜明优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两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党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
2020-01-20 00:00学习时报 -
国家发改委: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制造业外迁影响总体可控”“今后将精准聚焦补短板重点领域”……7月16日,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在回应热点问题时称,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坚持高
2020-01-20 00:00光明日报 -
交通运输部、人社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奔着问题去 能改马上改
举办读书班进行集中学习研讨;组织开展“守初心担使命,人民在我心中”大讨论;学习研讨瞄准问题,调查研究聚焦问题……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2020-01-20 00:00人民网 -
永葆中央和国家机关作为政治机关的鲜明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在新时代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连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表示要
2020-01-20 00:00人民网 -
人社部:进“镇”入“寨”战贫困
自1995年由原人事部、原劳动保障部定点帮扶以来,天镇县、金寨县扶贫工作稳中求进、效果渐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社部帮助两县在脱贫攻坚战中打下了一场又一场胜仗。天镇县126个贫困村已出列59个,
2020-01-20 00:00中国组织人事报 -
大力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
干训网深耕干部教育培训14年,为全国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干部培训师资、红色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党政干部培训课程等,咨询电话:400-6007-016
2021-01-20 07:06《求是》 -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托举民族复兴之梦
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华诞,热烈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振奋九州,激荡在中华儿女心头。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感奋不已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对国家、对民族深沉的爱,始终是贯穿国人70年奋斗征程的精神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爱国主义,是激发中国人民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历史伟力。当前,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的思想观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重要内容的中国精神,不断巩固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对于推进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认知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从工人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到增加生产力的总和,到消灭阶级,再到建立自由发展的社会联合体,共产党人的纲领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作为幌子、维护自身利益的所谓“爱国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批判,但并不否认无产阶级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只不过,“本身暂时还是民族的”无产阶级,其爱国主义服从于获得解放这一目标罢了,而且在联合本国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作斗争的过程中,显现出强大的召唤力和凝聚力。 100年前,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本着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发起了五四运动。李大钊、陈独秀等五四青年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也唤醒了中国劳苦大众,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更在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参加反帝反军阀的实践斗争中不断成长起来,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准备了干部条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坚强的领导主体,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从这个角度讲,爱国主义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历史基因。 在当代中国,中国的命运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社会主义制度的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这样的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才能保持生命力、号召力,这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所在。历史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真理相结合,能够迸发出挽救民族于危亡的强大力量,在未来的征程中,也必将进一步凝聚起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动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动实践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写道:“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辩证唯物主义一方面强调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精神,另一方面又承认精神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对物质有反作用,而且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十分巨大的,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干事创业精气神足,人民群众精神振奋、发愤图强,就可以创造出很多人间奇迹。如果党员干部理想动摇、宗旨淡化,人民群众精神萎靡、贪图安逸,那往往可以干成的事情也干不成。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的推进,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体的增加、价值观的多样化、利益诉求的多元化,为社会整合增加了很大难度。然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无比艰巨,要求我们必须团结人心、凝聚力量,画好最大“同心圆”,同时发挥意识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把个人志向与祖国的需要联系起来,把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去。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唤起亿万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无疑是提高社会整合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效方式和现实途径。 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共产党宣言》中有这样一句名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中,全面呈现了未来“真正共同体”的基本样态和实现路径。建立“真正共同体”,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新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为应对全球化时代挑战,中国共产党顺时应势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在理论上与“真正共同体”相契合,在内容、目标和价值取向上则与广义的爱国主义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众所周知,爱国主义的主旨和核心即维护国家全局、长远和根本利益,然而在全球化时代,作为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我们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已经克服了地域、民族和个体的狭隘性,转而追求着眼于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更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自2013年提出后,伴随着习近平主席出访的脚步,被播撒到越来越广袤的大地上,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真正共同体”都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共同体理论,拥有相同的内涵实质和一致的发展愿景,前者是对后者的丰富发展,是后者在当前形势和现实条件下的具体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拓宽了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的视野,一方面强调要将国家发展放到人类命运的大局中思考、谋划与布局,另一方面倡导国家之间合作共赢,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实现了爱国主义的扩展、深化、重塑,推动了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言犹在耳,各地方、各行业、各岗位当行动起来,“共升一面旗,同爱我的国”,让爱国主义精神高高飘扬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高高飘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阵地上,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作者系河南日报总编室副主任)
2019-11-18 09:00河南日报 -
精神旗帜飘扬大别山巅
坚持革命斗争28年,新中国成立70年,大别山精神薪火相传,老区人民接续奋斗,传承红色,厚植绿色,永葆本色,彰显特色,“四色”协奏,谱出发展交响曲。
2021-01-14 09:00经济日报客户端 -
五四精神的时代阐释与青年人格塑造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这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广大青年建功于国家和社会的一贯期许,又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广大青年思想行为的新要求。
2021-01-14 09:00中国青年报 -
五四精神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五四运动是有着5000年灿烂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在近代发生的伟大事件。它包括以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群众性爱国运动两个内涵。前者所起的启蒙、觉醒作用,是后者的思想阶段。
2021-01-14 09:00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