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罗盛教,差点被埋名的英雄
今年7月27日是《朝鲜停战协定》签订63周年纪念日。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赴朝参加了相关纪念活动。
2021-01-14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谈爱国主义教育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本文整理了习近平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部分重要论述,一起来学习。 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 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 ——2015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要结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2015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 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 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要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来增强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运用艺术形式和新媒体,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2015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爱国主义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不论留学人员身在何处,都要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里。 ——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在河南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时强调 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我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在河南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时强调 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2016年9月23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时指出 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 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用我们4亿多家庭、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2018年2月14日,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 ——2015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我国爱国主义始终围绕着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发展,最终汇流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 ——2015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2019-11-15 09:00党建网微平台 -
标题正在更新中
据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0日下午就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进行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
2021-01-16 08:06新华社 -
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八桂大地牢牢扎根
当前,我国进入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最后冲刺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广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汇聚磅礴力量。
2020-07-26 09:00光明日报 -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学生责任担当,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特别坚持三方面重要工作。 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要深入开展党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知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了解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知道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界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培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 要深入开展中国地理历史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培养学生了解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知道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所取得历史性成就,让学生深刻体验到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 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教育学生把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 坚持大中小学教育内容相衔接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应当由浅入深,整体规划,做到小学、中学、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相衔接。 首先,从热爱我国的政治制度来看。小学要教育学生认识、尊敬、爱护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国旗仪式要肃立敬礼;初步树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中学要教育学生热爱我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大学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的国体、政体、民主、自由、人权;自觉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其次,从热爱祖国的文化传统来看。小学生直接接触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小学应进行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的教育。中学要进行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民族英雄,培养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大学要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维,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借鉴利用西方现代文明,树立相互尊重、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 再次,从热爱祖国的自然环境来看。对小学生要从热爱家乡做起,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中学要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幅员辽阔,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志向。大学应结合所学专业,培养大学生保护、开发、利用祖国自然资源的责任担当,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坚持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知行统一原则。 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让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避免空洞讲授理论、死记硬背概念等脱离实际的倾向,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思想性、针对性、亲和力,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学习爱国知识,增进爱国情感。 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既有课堂活动,又有课外活动;既有校内活动,又有校外活动。大中小学要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党日团日队日、主题班会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这有利于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强化责任担当,熔炼爱国行动。 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校园文化创建活动,强化校园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大中小学校都应从传统美德、革命道德、先进道德中遴选爱国主义名言警句,布置到办公楼、教学楼、餐厅、宿舍、体育场、文化广场,使爱国主义教育无处不在,引导激励学生自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作者:詹万生,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
2020-01-23 09:00光明日报 -
爱国主义“硬核”力量的根源与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为共和国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被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震撼。”2020年1月18日,他给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全体官兵回信,勉励官兵把“硬骨头精神”发扬光大。“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来自何处、具有什么样的时代价值?如何按照《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培育新时代爱国主义?全体党员干部怎样发扬“硬骨头精神”,汇聚起强大的“硬核力量”?光明智库邀请几位知识界“硬核青年”,讲述自己的故事,畅谈感受与理解。
2020-01-21 09:00光明日报 -
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爱国,是人世间最自然、最朴素,也是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精神财富。
2020-01-14 09:00光明日报 -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观照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努力创造的动力源泉。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
2020-01-07 09:00党建网 -
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青少年的精神依靠
在澳门回归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观摩了一堂公开课。他表示,这堂课意义非凡、有的放矢,抓住了历史的要点和教育的要害。要打牢爱国主义的基础,就要了解历史。对当下的中国和今天的青少年而言,这是一次语重心长的即席重要讲话,里面包含着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密钥。
2019-12-26 09:00中国教育报 -
高校思政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四重路径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要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019-12-20 09:00重庆日报 -
强化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2019-12-18 09:00红旗文稿 -
用文化的力量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爱国,是人世间最自然、最朴素也是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
2019-12-06 09:00光明日报 -
奏响新时代爱国主义最强音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内外环境、形势任务发生很大变化,迫切需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战略谋划,作出全面部署。
2019-12-05 09:00新华日报 -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行动指南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回答了爱国主义教育教什么、教育谁、怎么教等基本问题,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行动指南。
2019-12-05 09:00江西日报 -
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三个维度”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鲜亮的底色。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应注重从情感认同教育、价值辨析教育和实践体验教育三个维度入手,引导青少年将爱国主义从情感认同、理性认同转化为行为认同,使爱国主义成为其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2019-11-13 09:00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