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党员干部加强党性教育的重要意义
党性是其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基本标志和重要特征,也是其生命所在、力量所在。我党历来重视党员党性教育。从革命战争时期起,毛泽东、刘少奇等同志先后以“反自由主义”、“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党八股”、“整顿党的作风”和“讲共产党员的修养”为主题,写出了大量的党性文章。这两部典籍,不仅是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性修养的重要教材,而且在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的历史和现实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1-03-23 15:12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汇聚起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青海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巩固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大举措。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
2021-03-19 16:33 -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学”与“做”的力量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的传家宝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十分丰富的党性修养价值。党的性质、宗旨、作风、价值取向和政治建设的党性熔铸贯穿于延安精神形成的每一个具体实践过程和环节中,支撑并塑造了党的整体精神风貌。实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对延安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是当代延安精神深化与创新的具体实践。目前我们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从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加强党性修养的优良传统中,吸取“学”、“做”的力量。
2021-03-18 17:34 -
中组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
为了全面落实干部大规模培训的战略任务,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根据《干部教育培训条例》(试行)、《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
2021-03-18 14:36 -
加强对党员干部培训,在政治上坚守不忘初心
我们在党旗下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那时起,我们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融入自己的血液。并以此为出发点,体现“为民服务”的宗旨。从血雨腥风到枪林弹雨,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经历了曲折曲折的发展道路,最终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局面。这一切成就的取得,关键在于全体共产党员能否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信念,能否牢固树立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对于社区工作人员来说,我们永远铭记,不忘初心就是要坚持将自身发展融入社区建设与发展之中。融合于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21-03-16 05:32 -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必然要求
共产党人的党性,首先表现在一种观念上,就是党性。党的建设和思想改造,主要依靠党员个人的高度自觉,但也离不开组织的党性教育、管理和监督。中共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工人阶级的组织队。
2021-03-16 05:17 -
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教育培训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以县(市)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主题教育,是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
2021-03-12 06:05 -
习近平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今年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将于3月1日上午在中央党校举行。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中央书记处书记习近平在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要不断增强意志、毅力、自控能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为实现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伟大成就而奋斗!
2021-03-12 06:02 -
党员干部培训,既是受教育者,又是决策者
反腐教育必须以党员领导为重点进行干部培训,这是由他们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对党领导干部进行反腐教育培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抓好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对于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而言,他们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其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反腐败教育必须坚持把重点放在党员领导干部身上。
2021-03-12 05:46 -
深刻体会主题教育的意义和要求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适时开展契合了当前党和国家的发展态势。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 确保党始终与人民群
2021-03-08 14:14学习强国 -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1-03-05 09:00光明日报 -
弘扬以人为本的科创精神
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实际,研判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之关键问题,为新时代科研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吹响了号角,意义非凡。
2021-03-05 09:00北京日报 -
让科学家精神照亮创新之路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科技创新被寄予厚望,而科学家精神,是引领创新的信念之光。
2021-03-05 09:00科技日报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家精神及价值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家精神,是指新中国第一批科学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研究及其相关社会实践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质、价值追求以及理想信念等精神风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组建起来的中国科学家群体,在“向科学进军”的系列科技攻关行动中,精神振奋、斗志昂扬、表现卓越,书写了一篇新中国高科技大文章,集中展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家的崇高精神风貌。
2021-03-05 09:00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基础研究 用原创性成果服务全民健康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即“科技三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与“人民生活要好”的目标和使命息息相关。
2021-03-05 09:00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