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终于等到这一天!中国全面禁食野生动物!
消除引发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巨大隐患,我国进入全面禁食野生动物时代 最近一个多月的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暴露出滥食野生动物而引发人类疾病和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巨大隐患。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0-03-04 15:15新华网 -
人人建立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就是在为战“疫”做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居家防疫、自我保护已成为很多民众的思想自觉和一致行动。在疫情防控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的阶段性成果里,有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和贡献。有必要强调的是,做好垃圾分类和居家防疫一样,也是疫情防控链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2020-03-01 15:17 -
干训网分享:战“疫”有我!北师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工作
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社区是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
2020-02-20 00:00北京师范大学 -
专家呼吁出台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和生态产业协调发展政策
黄土高原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20 年来,植被覆盖度已由原来的31.6%提高到63.6%,有力地推进了这一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修复。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山仑团队在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黄土高原典型地区退耕还林(草)成效、问题及对策”支持下,在《水土保持通报》上刊发研究论文指出,根据多年研究结果,结合近期调研和相关资料,归纳新时期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过程的同时,也面临若干值得密切关注和亟需解决的问题,旨在为新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山仑等指出,土高原的主体位于半干旱地区。作为一种特定的生态类型和重要的农业区域,与国外半干旱地区相比,该区具有坡地比例高,土壤肥力低,人口密度大等不足,但也有光热条件好,土层深厚,地形地貌多样等有利因素,因此更适宜于综合发展和实行多种经营,即区域发展具有多向性。他们认为当前需要重点考虑四个问题。 一是退耕还草如何加速。按有关统计数据,退耕还林(草)过程中,还草面积约占10%,但实际稳定下来的仅占1%。发达国家半干旱地区的人工草地面积一般占到农田的1/4,农牧业产值约各占1/2。 据调查,陕西省榆林市牧业发展较好,2018年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2%,延安市占11%,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则占28%。 导致人工种草面积容易反弹和成效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三个方面:科技因素是未将将种草纳入正式的农作制度之中和草种单一;政策因素是国家给予种草的现行补助标准比造林补助标准低;自然因素是由于黄土高原地形地貌复杂,立地类型多样,降雨总体偏少且分布不均等特征对人工种草的时间和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显著影响草种植后的长期适应性。 二是实行严格的轮封轮牧还是永久禁牧。在实施退耕还林(草)过程中,黄土高原地区对占有约1/3面积的荒山(荒坡)有效地实施了全面封禁,推动了地表植被的快速恢复。关于该区今后是永久禁牧还是实行科学的轮封轮牧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依据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云雾山的长期观测结果和国际、国内的实践经验表明,在保证水土保持效益的前提下,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开展适度放牧利用先行试点,对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以及退耕还草后续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如何处理好发展生态林和经济林的关系。按照最初的退耕条例,退耕过程中,生态林与经济林的比例应维持在8∶2左右,经济林不应超过20%,而实施过程中多地有所突破。进入第二轮退耕时,有的地区则强调退耕地应主要发展经济林,主管部门也未加表态。有研究表明,经济林兼具生态保护和民生保障价值。经济林地如能得到规范管理,如间套绿肥等同样可起到保水保土的良好效果,同时发展特种经济林产业也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如国家退耕还林(草)重点区域的延安市安塞区,“安塞山地苹果”已成功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此,应研究统筹发展生态林和经济林,调整生态林和经济林的比例,实现生态建设和生态产业的协调发展等问题,应及时出台新的相关政策。 四是如何持续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水平。退耕还林(草)工程总体上未对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造成明显影响,这与该区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水平的逐步提高有着密切关系。当前,一些地方采取的“全膜覆盖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粮食产量,但能否长期应用和广泛推广尚需进一步研究与实践。为了持续提高作物产量,今后要同时重视改造环境以适应作物需求和改造作物本身性状以适应环境两类技术。过去多以前者为主,今后则应两者并重。另外,评价所采取技术措施的效果,不仅要看当年产量提高多少,同时要看对环境的影响及对提升土壤基础肥力的效果。为此,除亟需建立可持续的耕作制度外,今后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与应用:培育抗旱节水作物品种新类型和发展以少量水精确补灌为特征的半旱地农业。而且前者更具发展潜力,后者则更为现实可行。
2020-01-21 00: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其他同志调研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其他同志调研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纪实
2019-09-24 00:00西柏坡新闻网 -
史金波
史金波,1962年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毕业,196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夏文专业研究生毕业。
2020-01-12 17:56 -
青岛大学举行办学110周年“文化·发展”主题论坛系列活动
10月25日上午,青岛大学办学110周年“文化·发展”主题论坛开幕式暨校史展开展仪式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博学厅举行。仪式首播了青岛大学办学110周年宣传片,举行了青岛大学科技研发中心启用仪式、全球青大人“向母校报到,点亮校友地图”活动启动仪式、青岛大学校史展开展仪式。
2019-10-25 00:00青岛大学 -
唐丽霞
贫困与农村发展;农村发展政策分析;国际发展援助;国际农业发展
2020-01-08 14:39 -
叶敬忠
叶敬忠,1967年生于江苏省沭阳县,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发展历史与发展批判、发展干预与社会转型、农村社会与农政变迁、劳动力流动与留守人口、小农农业与土地政治、农村教育与社会问题等。研究主要采用人类学的方法和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和后结构主义的学科分析视角。发表中英文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编著、译著三十余部。
2020-01-08 14:34 -
齐顾波
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农业发展中的技术与制度创新;国际发展合作
2020-01-08 14:33 -
丁宏
198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199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并留校任教1995-1998年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1998-1999年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大学作访问学者2006-2007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作访问学者
2020-01-08 11:03 -
【资环学院】“夏能公司科技育人奖学金”颁发
1月3日,资环学院“夏能公司科技育人”奖学金颁发。
2020-01-06 00: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闻资讯 -
厦门扶贫干部:吹响冲锋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
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强调,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去年,我市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等脱贫攻坚任务上取得扎实成效,新年伊始,我市在甘肃、宁夏、西藏等地的扶贫干部继续奋战,大家表示,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01-02 00:00厦门广电网 -
黄河奔流,激荡古今文化大气象
位于秦晋大峡谷的黄河壶口瀑布,冬日水量虽然有所减少,但涛声依旧惊天动地,周围石壁上的冰挂与河中的浪涛构成一幅独特的北国风光图,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新华社发
2019-12-31 00:00兰州大学 -
让减税降费政策“大红包”真正落地
“税务干部主动联系我们提供上门辅导,教大家学懂弄通加计抵减政策,让我们企业的税负由增到降,真正让税收红利落了地,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12月20日,京能电力后勤服务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牛永红说。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企业减负的一个侧面。
2019-12-23 00:00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