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助力更多渝企“上云上平台”,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联合创新中心成立
5月22日,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海尔数字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川崎(重庆)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川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及企业共同发起的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联合创新中心(以下称创新中心)在我市挂牌成立,助力更多渝企“上云上平台”。
2020-05-25 00:00重庆日报 -
川渝扶贫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就业、消费、乡村旅游等将成合作重点领域
四川省扶贫开发局与重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日前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在“云端”签署《川渝扶贫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将聚焦就业、消费、产业、乡村旅游、健康、教育等方面,通过川渝扶贫工作互促共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高扶贫质量,提升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2020-05-25 00:00重庆日报 -
让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重庆加快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
长安汽车两江基地乘用车工厂焊接车间,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正在作业。(摄于二○二○年三月二十日)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5月24日,参加重庆代表团“云”记者会的4位全国人大代表,围绕“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讲思路、谈打算。大家表示,将坚
2020-05-25 00:00重庆日报 -
重庆中德未来工厂研究中心将落户科学城
5月25日,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原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虚拟工程和VR沉浸项目领域展开合作,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建成重庆中德未来工厂研究中心。该校还将进一步加大与以色列等国家的国际合作,助力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建设。
2020-05-26 00:00重庆日报 -
重庆新成立6家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近500家企业、高校和院所
5月25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我市6家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批成立,将充分发挥联盟作用,加快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助推创新资源聚集和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2020-05-26 00:00重庆日报 -
公共卫生体系短板怎么补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战略成果。这次应对疫情,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卫生应
2020-05-26 00:00重庆日报 -
重庆代表团举行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陈敏尔何毅亭唐良智张轩参加
5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重庆代表团举行小组会议,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
2020-05-26 00:00重庆日报 -
农业农村部:确保农业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
据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消息,5月25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调研汇报会。会议强调,要围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各地推动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情况、新问题,拿出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为中央制定完善“三农”政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2020-05-26 00:00人民网 -
减税降费是中小企业及时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放水养鱼,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
2020-05-25 00:00经济参考报 -
中小学教育专题培训
中小学教师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助推社会发展、传播文明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要完善教师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中小学教师奉献教育事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更要引导教师根据“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对标对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教育情怀,加强自主学习,躬身教育实践,增强教师职业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幸福感。本专题培训旨在提升当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培训对象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为培训对象成为高素质、高水平,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作用的学科带头人和教育教学专家创造条件。使他们形成学科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在教育教学工作发挥示范、指导作用。
2020-05-25 14:25 -
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习近平提这“八字”期许
5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在联组会上,习近平就经济发展提出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八字期许。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用全面
2020-05-24 00:00人民网 -
高校教育专题培训
高校是意识形态的主战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任务。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立德树人的直接实践者,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因此需要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和完善知识机构体系,以此来提高科研创造水平和能力。
2020-05-25 11:20 -
面对世界经济复杂局面,习近平提出三个“新”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全面分析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提出“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
2020-05-24 00:00人民网 -
习近平谈“新就业形态”:顺势而为、补齐短板
23日上午,在全国政协经济界联组会上,听完有关委员关于“新就业形态”的发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新就业形态”也是脱颖而出。要顺势而为。当然这个领域也存在法律法规一时跟不上的问题,当前最突出的就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保障问题、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等。要及时跟上研究,把法律短板及时补齐,在变化中不断完善。
2020-05-25 00:00人民日报客户端 -
教育部启动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工作
近日,教育部发布《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聚焦未来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人才需求,推动整体实力强、专业学科综合优势明显的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供优质资源和营造良好创新氛围为抓手,以改进体制机制为保障,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把握新工科“新的工科专业、工科的新要求”建设内涵,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推动“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2020-05-23 00:00教育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