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施洋:心系劳苦大众的“劳工律师”
施洋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中国首位“劳工律师”,曾领导了汉阳钢铁厂工人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个地方总工会——武汉工团联合会的主要发起人与实际组织者,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被北洋军阀逮捕杀害,牺
1970-01-01 08:00学习时报 -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读书与追求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读书与追求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非常重视读“有字之书”;二是非常重视读“天下国家万事万物”的“无字之书”,即包括“天下国家万事万物”在内的社会与自然界的实际。既重视读书本上的“有字之书”,又重视密切联系实际读“天下国家万
1970-01-01 08:00人民出版社 -
朱德:“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我唯一的出路”
朱德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中的杰出代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朱德是如何从一名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问题就是非得救国不可”1886年,朱德出生于四川
1970-01-01 08:00人民出版社 -
朱德读的三种书
朱老总的一生可谓戎马倥偬,为党和军队建设费尽心血。然而,不论早年求学时期,还是到了耄耋之年,他都非常重视读书生活。如今,四川南充二中(早年朱德求学的顺庆府新学堂)还留有“朱德读书室”。那么朱老总有什么样的读书生活呢?读经典书,汲取历史智慧朱
1970-01-01 08:00人民出版社 -
第一本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原来是这样出版的
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有一件镇馆之宝:《共党产宣言》。你心中一定疑惑,不是《共产党宣言》么?是不是搞错了?其实,这是印错书名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它的诞生几经波折,历尽艰辛。
1970-01-01 08:00中国文明网 -
“活到老,学到老”——与书为伴的毛泽东
毛主席的书房:与书为伴 孜孜不倦中南海丰泽园里的菊香书屋,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小四合院。1949年3月至1966年8月,毛泽东大多时间居住在这里。这里既没有富丽堂皇的宫殿,也没有名贵的古玩字画,除了简朴实用的生活设施和用品之外,到处摆满了书籍—
1970-01-01 08:00秘书工作 -
刘少奇与初心使命
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出生在湖南宁乡花明楼炭子冲的一户农家。他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一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内忧外患、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黑暗深渊中苦苦挣扎。刘少奇和同时代的
1970-01-01 08:00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