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习近平2月19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月19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1-02-22 15:14 -
“燃灯者”邹碧华
与世界不分离,把生命置于阳光之中,一生就不会一事无成。不管处在何种境地,遇到何种不幸或失望,我的所有努力便是重新去寻找与阳光的接触。
2021-02-21 09:00互联网 -
“铁人”故事恒久远,“铁人精神”永流传
翻开厚重的历史,50多年前那场艰苦卓绝的大庆石油会战中,“铁人”王进喜和战友们的事迹历历在目。在温饱不愁的今天,年轻的我们早已无法亲身体验先辈们当年为开采石油走过的“头顶青天,脚踏荒原”、“野菜包子黄花汤”的奋斗岁月,也许无法想象“铁人”发出口号“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辛,甚至难以理解老英雄“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决心。接下来让我们走近“铁人”,重温他当年的故事,感悟那股“铁人精神”。
2021-02-20 09:00互联网 -
弘扬新时代“两弹一星”精神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在那遥远的地方”——美丽的金银滩草原上,诞生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它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2021-02-19 09:00青海日报 -
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干训网深耕干部教育培训14年,为全国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干部培训师资、红色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党政干部培训课程等,咨询电话:400-6007-016
2021-02-19 09:00互联网 -
为志愿服务注入时代精神
12月5日,第34个国际志愿者日正式到来。数年来,在我国广大志愿者的孜孜努力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人人参与、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日渐浓厚。截至2019年10月底,我国实名注册的志愿者总数为1.35亿人,服务总时间达16.7亿小时。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已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的重要力量。
2021-02-18 09:00广州日报 -
雷锋精神在全民战“疫” 中的五大体现和四大功能
3月19日,向来“眼睛向上从贵”的美国三大畅销杂志之一——《时代周刊》,破天荒地“眼睛向下”:北京外卖小哥、一个普通的志愿者高治晓,作为唯一的华人面孔、一位拥有“非凡的使命感”的抗疫新星,上了该刊封面。
2021-02-16 09:00学习强国 -
共青团:将学习雷锋进行到底的不懈助推者
用自己的津贴为丢了车票和钱的大嫂买车票,雨中送大嫂和小孩回家,春节期间到附近车站帮忙打扫候车室、给旅客倒水……就连出趟差,他也没闲着,给旅客让座、帮乘务员工作,时间久了,就有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美传。
2021-02-16 09:00中国青年报 -
杨善洲精神的历史解读和精神探源
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用一生唱响了共产党人的正气歌,他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和优秀,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2021-02-16 09:00人民网 -
用浙江精神凝聚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浙江精神是浙江的“根”和“魂”,是推动浙江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柱”,蕴含着浙江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初心愿望。
2021-02-15 09:00今日浙江 -
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中国人民同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斗争,表现出了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现在,这场斗争已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业绩。
2021-02-13 09:00互联网 -
论九八抗洪精神
抗洪抢险斗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这场威武雄壮气壮山河的斗争所产生的影响和深远意义,将随着时间推移充分显示出来。但是,围绕着这场斗争所焕发的伟大抗洪精神,全国上下所呈现的精神风貌,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史上的奇观,引起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2021-02-13 09:00互联网 -
不老的玉兰精神
玉兰精神是吕玉兰忠诚党、忠诚人民、忠诚祖国的思想与行动的集中体现,与焦裕禄精神一脉相承。焦裕禄、吕玉兰都是好党员、好干部。所以,习近平同志才提出学习焦裕禄、学习吕玉兰。
2021-02-12 09:00互联网 -
深入理解特区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推动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深入理解特区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大力弘扬特区精神,推动特区精神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和中国经济社会再创辉煌的强大精神动力。
2021-02-10 09:00羊城晚报 -
抗大精神永远是致远之源
从黄土高原到黄河岸边,从太行山到华北平原,炎炎暑假,国防大学60名“新苗”培育对象、博士后等中青年教研骨干,奔赴陕晋冀地区11个市县,沿途参观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办学旧址,探寻艰苦卓绝的抗大岁月,历经一次崇高精神历程的跋涉。
2021-02-09 09:00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