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悠悠万事 兹事体大
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内容。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深刻阐明和回答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要求、基本内容、教育对象、实践载体、氛围营造、组织领导等,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守正创新、凝心铸魂,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20-01-13 09:00党建网 -
汇聚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
“2019年,最难忘的是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为共和国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被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震撼……”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里,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回味了激动人心的时刻,指出“爱国主义情感让我们热泪盈眶,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这一切,汇聚成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前进洪流,给我们增添了无穷力量”。
2020-01-09 09:00央视网 -
激扬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
“2019年,最难忘的是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为共和国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被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震撼。”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与我们重温气势恢宏的国之大典,激荡起亿万人民的爱国情怀。
2020-01-03 09:00新华网 -
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宗教界与全体中华儿女一道砥砺奋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2019-12-31 09:00人民日报 -
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教育全过程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这一重要精神对我们通过教育在学子们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基本遵循。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如何在青年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是当前高等学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具体来看,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动相关工作: 第一,要构建高等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 一是加强学校党委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党委必须加强领导和系统规划,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把爱国主义教育摆上重要日程,对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方式方法以及内容进行规划和部署,并督促各个部门持续推进。 二是切实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高等学校的思政课覆盖到所有学生,需在思政课的教学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深入开展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广泛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与此同时,要让所有的课程都具备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因”,引导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三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涵养家国情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促进青年学生把爱国主义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融会贯通。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学校培养人才的各项社会实践工作中,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要统筹好党组织、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各类实践平台、阵地,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中;要开展各种走出校园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他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与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注重运用艺术化的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涵养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要注重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多组织青年学生参观纪念馆、展览馆等,宣传榜样的爱国事迹,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第二,要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 一是要采取新的教育方法。教育好新一代青年学生,既要做好正面的宣传教育,也要注重利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特别是要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同时,也要更好发挥青年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是要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新一代青年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思维逻辑、沟通方式、情感表达无不与互联网的发展紧密相关。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充分考虑这一现实情况,注重网上与网下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类新技术让爱国主义教育生动起来。 三是高度重视大型活动的教育功能。大型活动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好如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大型活动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服务大型活动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国家的情感认同。要注重加强党的领导,在大型活动中切实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要注重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学生共同参加活动,更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要注重宣传,活动结束后可通过座谈会、宣讲会、总结会、党团日活动等,把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的理性认识、情感体验传播出去。 第三,要确保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 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深沉的爱国情怀与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青年学生才能把爱国之情更好地转化为报国行动。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结合起来。青年学生要有报国的一身本领,不能空谈爱国情怀。对此,要切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学生学好专业知识,逐步成长为各自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切实做到既有远大理想又能脚踏实地。 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报国结合起来。爱国主义教育成效如何,归根结底要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实践中,关键在于能否引导青年学生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行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对此,要注重引导青年学生把爱国之情和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好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矢志奋斗。 (作者系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9-12-25 09:00经济日报 -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爱国主义的坚定弘扬者和实践者,同违背爱国主义的言行作坚决斗争。
2019-12-25 09:00人民日报 -
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厚植爱国情怀
红色基因根植于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熔铸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之中,是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精神支柱,成为共产党人的遗传因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传承红色基因与厚植爱国情怀具有内在契合性。传承好红色基因,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2019-12-24 09:00广西日报 -
以世界胸怀和国际眼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新时代,应该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和胸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明确指示:“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我们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具有国际胸怀,是与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与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与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的。
2019-12-24 09:00广西日报 -
高校思政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四重路径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要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019-12-20 09:00重庆日报 -
强化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2019-12-18 09:00红旗文稿 -
牢牢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激励全体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意义十分重大。
2019-12-10 09:00黑龙江日报 -
用心守护新时代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是凝聚全体中国人民、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舆论场上仍对爱国主义存在一些片面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准确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特质基础上,澄清理论误解,以爱国情感的理性表达,守护好新时代爱国主义。
2019-12-10 09:00前线 -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行动指南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回答了爱国主义教育教什么、教育谁、怎么教等基本问题,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行动指南。
2019-12-05 09:00江西日报 -
牢牢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激励全体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意义十分重大。
2019-11-29 09:00黑龙江日报 -
以爱国主义凝聚复兴力量
有一种信念,可以统一意志,凝聚力量;有一种追求,可以锤炼筋骨,塑造灵魂。这种信念和追求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路径选择。
2019-11-28 09:00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