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巴西利亚宣言(全文)
新华社巴西利亚11月14日电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巴西利亚宣言全文如下:
2021-01-25 09:00互联网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栗战书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和湖北的故事
2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 荆楚大地,有着总书记深深的牵挂。 他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战“疫”,日夜惦念着湖北和武汉人民安危;他数次赴湖北考察调研,心系湖北发展…… 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全市景观照明开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一份日与夜的牵挂:“可以打电话直接和我说”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湖北和武汉,是这次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也是习近平最深切的牵挂。 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南海怀仁堂。习近平和其他6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坐在一起。“本来想是让大家过个好年。现在疫情形势紧急,不得不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来研究部署这个问题。”习近平表情凝重地说,“大年三十我夜不能寐。” 当天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决定,党中央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防控一线工作。 “指导组有什么情况、有任何需要,可以打电话直接和我说。”习近平日夜牵挂湖北、武汉的疫情,对中央指导组先后作出上百次重要指示,为有效指导疫情防控提供了根本遵循。 这是习近平在东湖新城社区考察时,向在家隔离居住的居民挥手致意、表示慰问。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一声诚挚的礼赞:“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 “我是来看望慰问湖北人民和武汉人民的!” 3月10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盛赞武汉和武汉人民:“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为你们而感动、而赞叹!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 人民,在习近平心中重千钧。一声声感谢,道出了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在武汉,习近平与患者视频连线,鼓励他们战胜病魔。他多次强调,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在习近平心中,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要求。 习近平还实地察看社区卫生防疫、社区服务、群众生活保障等情况,特意叮嘱“武汉人喜欢吃活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多组织供应”。 这是习近平在东湖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同社区工作者、基层民警、卫生服务站医生、下沉干部、志愿者等亲切交流。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一封特殊时刻的回信:“你们好,来信收悉” 4月8日,武汉重启。 这一天,习近平回了一封特殊的信。 “你们好,来信收悉”,在回给武汉东湖新城社区全体社区工作者的信中,习近平再次肯定城乡广大社区工作者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斗争中,全国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坚守一线,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回信中,习近平说:“我从武汉回来后,一直牵挂着武汉广大干部群众,包括你们社区在内的武汉各社区生活正在逐步恢复正常,我感到很高兴。” 之前,习近平曾在武汉市东湖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同社区工作者、基层民警、卫生服务站医生、下沉干部、志愿者等亲切交流。 在武汉重启时,习近平在回信中勉励广大社区工作者,为彻底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再立新功。 2018年4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座谈会前,习近平于24日下午在三峡大坝坝顶察看三峡工程和坝区周边生态环境。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一次为母亲河做“体检”的座谈会:“既治已病,也治未病”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长江经济带集聚的人口和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均占全国40%以上,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在习近平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的第二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武汉举行。在座谈会上,习近平生动讲述了正确把握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五组关系。 “治好长江之病还是用老中医的办法,追根溯源、分类施策。开展生态大普查,系统梳理隐患和风险,对母亲河做一个大体检。” “祛风驱寒、舒筋活血、通络经脉,既治已病,也治未病,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 快与慢、加与减、破与立、当下与长远,习近平妙用比喻,讲述深入浅出。 2018年4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三峡大坝,详细了解三峡工程建设、发电、水利、通航、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情况。这是习近平视察左岸发电厂中央控制室。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一番关于“大国重器”的感慨:“化缘是化不来的” 三峡工程举世闻名,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电工程。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来到三峡坝区,察看三峡工程和坝区周边生态环境。顶着如织细雨,习近平看得细、问得细。 在大坝左岸电站,习近平同技术人员、劳动模范、工作人员代表亲切交流。望着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庞,望着载入史册的伟大工程,此情此景,总书记充满了感情: “我感到很激动,信心倍增。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复兴,必须靠我们自己砥砺奋进、不懈奋斗。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通过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试想当年建设三峡工程,如果都是靠引进,靠别人给予,我们哪会有今天的引领能力呢!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会是欢欢喜喜、热热闹闹、敲锣打鼓那么轻而易举就实现的。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2013年7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北调研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和当前经济运行情况。21日上午,习近平冒雨来到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考察。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一张考察照片:风雨中那从容的步履 2013年7月,习近平来到武汉考察,一下飞机就冒雨来到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 习近平卷起裤腿,打着雨伞,向工作人员了解物流等情况。谈了10多分钟,雨水打湿了他的衬衫。这张冒雨调研的照片,顿时成为刷屏照。 正是在这次考察期间,习近平首次提出正确处理改革的“五大关系”问题——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动员令。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在干事创业中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 弘扬“老西藏精神”
“老西藏精神”是指自1950年初和平解放西藏以来,驻藏部队、地方赴藏干部与西藏各族人民群众一道,在和平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伟大历程中,逐步形成、锤炼并传承至今的,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为主要内容的一种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是党的初心和使命在西藏工作中的集中体现。
2021-01-14 09:00机关党建研究 -
中共二大:惊心动魄的八天,创造了多个“第一”
翻开旧报纸,兵变,匪乱,交战,饿殍,诸种“不幸之事”,几乎每天如影随形。1922年7月16日这一天的《申报》上还说:北京,“黎大总统”痛感“政令不行”,准备辞职;上海,外商纱厂集会讨论,停止晚上开工;一批清华学生的留念合影,出现在这天的
2021-01-19 15:47中国文明网 -
习近平论爱国主义——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
干训网深耕干部教育培训14年,为全国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干部培训师资、红色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党政干部培训课程等,咨询电话:400-6007-016
2021-01-16 08:06《党建》 -
深刻把握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回顾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强调“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回顾长征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征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入研究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与实践价值,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2020-12-20 09:00光明日报 -
新时代更需要弘扬红旗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50年前,林县县委带领林县人民靠着一锤一钎一手,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修建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更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孕育出了“自力
2021-01-07 10:00河南日报 -
长征中的朱德
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而采取的战略转移——长征,在中共党史和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在历时两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的长征中, 中国共产党突破了国民党的封锁,保存了革命力量,纠正了以博古、李德为代表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继而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正了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错误,维护了党的高度统一。这一时期,中共坚持宣传抗日并派遣抗日先遣队北上,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抗日力量。
2020-11-02 00:00遵义会议纪念馆 -
郑州大学召开第三届第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
7月10日,郑州大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第三届第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主会场设在主校区综合管理中心第一报告厅举行,分会场分别设在南校区、北校区、医学院校区和4个附属医院。校领导宋争辉、刘炯天、李兴成、张倩红、关绍康、韩国河、吴宏阳、赵明皞、董子钢出席会议。大会代表,省级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内各民主党派及统战团体负责人参加会议,各基层单位党政工主要负责同志列席线上会议。开幕式由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谷振清主持。
2020-07-13 16:48郑州大学 -
校党委召开三届二次全会
7月7日下午,中共郑州大学第三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主校区综合管理中心第五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委员参加会议,校党委书记宋争辉主持会议。会议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讨论决定了《挺起脊梁求是担当——在郑州大学第三届第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研究通过了《中共郑州大学第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决议》。
2020-07-09 10:49郑州大学 -
国科大党委中心组举行2020年第二次集体学习研讨
6月1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通过网络会议平台举行2020年度第二次集体学习研讨,专题学习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精神。
2020-07-06 16:37中国科学院大学 -
自然灾害防治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开
7月3日,自然灾害防治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听取各牵头部门关于自然灾害防治9项重点工程实施进展情况的汇报,研究分析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黄明主持会议并讲话,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0-07-03 00:00人民网 -
共青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
6月24日上午,共青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国际学术报告厅召开。大会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回顾了自第二次团代会以来医院共青团工作的各项工作和基本经验,分析了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今后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
2020-07-02 11:26中南大学 -
毛泽东为何不惜笔墨三写井冈山
在毛泽东一生的诗词创作中,以井冈山为题的有三首,分别是写于1928年秋的《西江月•井冈山》和写于1965年5月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井冈山,是毛泽东诗人生涯中唯一三次以之为创作主题的一个地方。如果仅仅以毛泽东曾在井冈山领兵作战并于38年后再次登临,借以记录和咏怀来解释这一现象,可能过于简单和浅显。与瑞金、延安等地方相比,井冈山并不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生活战斗时间最长、战绩最为辉煌之地;与杭州、武汉等地相比,井冈山也并不是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后到过次数最多的地方。显然,井冈山在毛泽东的心目中具有一个特殊的地位,并且成为他诗词创作中的一个独特的意象,被赋予了重要的象征意义。我们或可结合毛泽东的政治实践和思想发展,尝试着做一些分析解释。
2020-06-22 10:11井冈山青年干部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