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南政法大学4家科研机构入选重庆市首批新型智库
近日,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公布了首批入选重庆市新型智库名单。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入选新型重点智库名单,“中国特色金融法治智库”入选新型培育智库名单。
2021-01-13 00:00 -
河北石家庄:党员干部下沉社区防控一线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河北石家庄市委市直工委积极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防控一线,全力维护保障人民群众居家生活秩序,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在从严从实从快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中走在前、作表率。(石家庄市委市直工委供图)
2021-01-12 00:00石家庄日报 -
民法典宣讲团联合“金开名家讲坛”共庆民法典正式实施
为庆祝民法典正式实施,1月8日晚,西南政法大学民法典宣讲团联合金开名家讲坛倾力举办的“金开名家讲坛之迎接民法典时代特别篇”专题讲座在毓才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
2021-01-13 00:00 -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大力弘扬中国精神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论述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强调要把中国精神作为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弘扬西迁精神、抗战精神、抗疫精神、特区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伟大精神,大大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精神谱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开辟光明美好未来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2020-12-20 00:00中国纪检监察 -
中国精神的新时代意蕴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中国精神生长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进步的历程中,早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性格特质和意志本色。习近平总书记曾用“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阐释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这一科学论述是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继承升华,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努力探索的实践总结,照亮了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道路。
2020-12-20 00:00新华日报 -
国际抗疫彰显中国精神
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中国精神是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蕴于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一种具有很强的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主要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是一部发展史,不断传承、不断发展,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有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改革开放后有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汶川抗震救灾精神,新时代铸就抗疫精神,它们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表达,构筑起新的中国精神。
2020-12-20 00:00湖南日报 -
疫情防控斗争彰显伟大中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中国力量提升中国效率,中国效率展示中国形象。这次疫情防控斗争所彰显的伟大中国精神,已成为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2020-12-20 09:00河北日报 -
坚定文化自信 提振伟大中国精神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躬身践行,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巨大优势。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全方位体现文化自信。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自信与中国精神从形式到内容都互相作用、密不可分。文化自信提振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支撑文化自信,两者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新时代,特别需要用文化自信提振伟大中国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2020-12-20 09:00中国纪检监察 -
用中国精神打赢中国战“疫”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问浩瀚苍穹、万里江山,什么亘古不老、巍然屹立?答案,清晰地写在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深深镌刻在党政军民勠力同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中国精神!
2020-12-20 09:00解放军报 -
用中国精神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集中精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科学部署下,中国人民上下同心、团结协作、顽强斗争,充分发扬伟大的中国精神,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
2020-12-20 09:00求是网 -
中国精神的涵养与话语体系建构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中国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是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于深入把握和研究阐释中国精神,对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2020-12-20 09:00前线 -
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 书写新时代的史诗传奇
70年前,面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毛泽东同志这样说:“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70年后,面对盛世的人民共和国,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指出:“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回望走过的路,展望前行的路,我们倍感自豪,也倍加珍惜。70年的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由中国人民创造的。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也一定会在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实现。
2020-12-20 09:00成都日报 -
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深刻理解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对于深刻把握中国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对于更好传承和传播中国精神,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020-12-20 09:00成都日报 -
“中国精神”辉耀征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满怀激情地建设新社会的精神文明,人民精神面貌为之一新、社会风尚为之一新。清新质朴、昂扬向上、团结奋进、无私奉献……当家作主的中国人民展现出令世界为之震撼的精神风貌。
2020-12-20 09:00人民日报 -
中国精神激励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回首七十年,我们为中国人民创造的不朽伟业而自豪,更为建设、改革实践中所体现出的中国精神而感动。
2020-12-20 09:00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