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春走基层】华工团队深入乡村扎根基层,每年驻村超200天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叶红团队深入乡村,临近春节依然坚守在基层,为村民改善人居环境、打造新春美好家园,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贡献智慧力量。
2021-02-24 10:36羊城晚报•羊城派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1-02-24 10:31 -
(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2021-02-24 10:24 -
山大4基地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总数增至6个
在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印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度)名单的通知》中,山东大学经济学等4个学科基地入选。
2021-02-23 11:51 -
九届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十五届三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1月25日至26日,九届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十五届三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2021-02-21 17:55 -
“我为祖国献石油”
王进喜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左图为1960年4月10日,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作出了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决定,王进喜积极响应会战党委的号召,带领职工学习“两论”。右图是1966年国庆期间,铁人王进喜应邀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作报告时,演员李光复请他在毛主席语录扉页上写下“五讲”留言签名。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供图
2021-02-20 09:00学习强国 -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两弹一星”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他指出:“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追求卓越,扎根大漠,报效祖国和人民。
2021-02-19 09:00光明日报 -
雷锋精神在全民战“疫” 中的五大体现和四大功能
3月19日,向来“眼睛向上从贵”的美国三大畅销杂志之一——《时代周刊》,破天荒地“眼睛向下”:北京外卖小哥、一个普通的志愿者高治晓,作为唯一的华人面孔、一位拥有“非凡的使命感”的抗疫新星,上了该刊封面。
2021-02-16 09:00学习强国 -
习近平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 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2021-02-03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
今天,我们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听听大家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出席今天座谈会的,既有经济学家,也有社会学家。刚才,专家学者们做了很好的发言。大家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对“十四五”时期发展环境、思路、任务、举措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听了很受启发,参会的其他专家提交了书面发言,请有关方面研究吸收。下面,我就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讲点意见。
2021-01-29 09:00互联网 -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 发布新修订的《军队装备条例》
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命令,发布新修订的《军队装备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制度。
2021-01-30 09:00互联网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意见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李克强汪洋王沪宁韩正出席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中共中央8月25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性课题是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继续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作出的战略安排,制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建议,指导全党全国做好未来5年和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汪洋、王沪宁、韩正出席座谈会。 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无党派人士代表陶智先后发言。他们高度评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赞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考虑,并就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引领、强化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完善我国关键装备的技术研发链条,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强规划的法治管理,深化开放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首先介绍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考虑和文件起草有关情况。他指出,中共中央经过认真研究,决定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主题为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战略安排的重大任务,是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需要,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途径。制定好“十四五”规划建议,将为编制规划纲要提供依据,向社会传递未来5年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优先领域、重点任务,有利于引导全社会汇聚共识、凝聚力量,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习近平强调,制定好“十四五”规划建议,必须处理好几大关系。一是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二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我国制度优势。三是处理好开放和自主的关系,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四是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五是处理好战略和战术的关系,制定出一个高瞻远瞩、务实管用的规划建议。要总结“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就和经验,科学研判发展环境,深入研究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准确把握重大战略任务,提出深化改革开放重大举措,前瞻性谋划重大风险应对预案。 习近平指出,今年以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多种形式考察调研,形成了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为“十四五”谋篇布局作了认真准备。4月下旬,中共中央委托中央统战部专门征求了大家对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主题的意见和建议,同志们围绕“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重大战略、主要任务和改革举措等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起草建议稿提供了重要参考。刚才,大家在发言中畅所欲言,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意见和建议,听了很受启发,我们将认真研究和吸纳。 习近平希望大家继续思考研究,继续提供真知灼见。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积极主动迎接挑战,发扬斗争精神,努力化危为机,解决一系列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问题,培育强劲持续的发展新动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要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根据我国发展环境、发展阶段、发展条件的深刻变化,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习近平指出,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建议后,国务院还要根据《建议》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希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真实情况,科学研究论证,反映社会诉求,为制定好“十四五”规划贡献出宝贵智慧。 丁薛祥、王晨、刘鹤、孙春兰、胡春华、郭声琨、黄坤明、尤权、肖捷、何立峰,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出席座谈会的党外人士还有陈晓光、郑建邦、辜胜阻、刘新成、何维、邵鸿和蒋作君、李钺锋、谢经荣、樊杰等。
2021-02-07 00:00互联网 -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0月22日召开会议,听取“十三五”规划实施总结评估汇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1-01-31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在视察海军陆战队时强调 加快推进转型建设加快提升作战能力 努力锻造一支合成多能快速反应全域运用的精兵劲旅
刷新重试诊断code:vid:uuid:requestId:播放时间:00:00 / 00:00确认取消新华社潮州10月1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3日到海军陆战队视察。他强调,海军陆战队是两栖精锐作战力量,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国家海外利益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把握海军陆战队建设管理和作战运用特点规律,加快推进转型建设,加快提升作战能力,努力锻造一支合成多能、快速反应、全域运用的精兵劲旅。10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海军陆战队。这是习近平在听取汇报后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秋日的潮汕大地山水相衬,风景秀丽。上午10时40分许,习近平来到海军陆战队机关。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亲切接见海军陆战队旅以上部队主官和机关处长以上领导干部,同大家合影留念。海军陆战队是2017年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决策部署调整组建的。习近平通过展板了解海军陆战队基本情况。随后,习近平观看了反映部队建设情况的多媒体片,并通过视频察看相关任务分队专项训练情况。习近平对海军陆战队调整组建以来建设发展和完成任务情况给予充分肯定。习近平在听取汇报后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强化海军陆战队建设战略设计,同我国发展战略、安全战略、军事战略需求相适应,同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战略安排相适应,同全军联合作战体系建设和海军转型建设要求相适应,把海军陆战队建设的目标、方向、路径、重点搞清楚,明确路线图、施工图。要加强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探索走开中国特色海军陆战队建设路子。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正在加紧进行,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认真研究解决突出矛盾和现实需求,通盘谋划好海军陆战队建设。习近平指出,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备战打仗上,保持高度戒备状态。海军陆战队遂行任务多样,能力要求多元,要坚持以战领训,强化任务牵引,加强针对性、对抗性训练,从难从严摔打和锻炼部队。要推动作战理论、训练模式、任务编组等方面创新,提高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要加强所属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融合集成,加强同其他军兵种部队协同配合,理顺相关指挥关系、保障关系,深度融入联合作战体系。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狠抓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要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打造海军陆战队的特色兵种文化,培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把部队带得虎虎生威。要严格部队教育管理,保持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要创新思路举措,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锻造过硬基层。要发展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满腔热忱为官兵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把广大官兵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习近平最后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有不确定性,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多措并举推进各项工作,把部队建设不断推向前进。许其亮等参加活动。(新华社记者李宣良 黎云)
2021-02-01 09:00互联网 -
时政微视频:习近平推动厦门经济特区开发开放
播放出错啦,请尝试退出重试或刷新 刷新重试诊断 code:4400 uuid:1CA7841F-F952-4C89-A232-43B252FC5A68 requestId:E93E87F6-59BB-4F43-895D-4DBAEFBC53BC 播放时间:2021-01-19 17:42:04 今年10月7日,是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40周年纪念日。1980年的这一天,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厦门湖里区划出一块2.5平方公里的土地,设立经济特区。厦门,成为中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1985年,国务院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这一年的6月,习近平从河北正定赴厦门履新。“1985年,我来到厦门工作,当时是到这里来担任副市长,那天正好是我32岁生日。”习近平这样深情回忆往事。 作为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领导者、拓荒者、建设者,习近平推动了厦门一系列改革开放探索实践—— 领导编制地方政府中最早的纵跨十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厦门谋长远发展之道;参与厦航的组建和初创,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插上翱翔的翅膀;推动税利分流改革,令陷入发展窘境的老国企焕发新活力;大刀阔斧推行机构改革,在全国率先实行大部委制,简化企业审批、放权给企业…… “厦门,寓意‘大厦之门’,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对外开放之门,衷心希望把这个对外开放之门建设得更快些更好些。”1986年6月,习近平在一次讲话中这样说道。 2017年9月,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看到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习近平深情地说:“火红繁茂的凤凰木、一飞冲天的白鹭鸟,都是这座城市开拓进取、敢拼会赢精神的象征”,“厦门的发展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历程的一个缩影”。 中国改革开放已逾四十载,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我们要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总监制丨骆红秉 监制丨王姗姗 张鸥 张斌 制片人丨兴来 吴璇 主编丨宁黎黎 编导丨吴璇 张伟浩 剪辑丨张伟浩 资料丨厦门台 《焦点访谈》 鸣谢丨蔡松荣 吴永奇
2021-02-01 09:00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