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 。

  “吕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过程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中华民族精神的其他组成部分一脉相承。

  概念

  “吕梁精神”孕育于革命战争年代,是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浇灌而成的,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吕梁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吕梁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吕梁面临的任务更艰巨、考验更严峻,特别是山西处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吕梁精神”是激励吕梁乃至山西全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建设新吕梁和新山西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培育和弘扬“吕梁精神”是历史的需要,时代的需要。各级领导对“吕梁精神”在历史上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从不同视角对“吕梁精神”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任时,提出“艰苦奋斗、振兴吕梁”;温家宝总理认为“吕梁精神”是“英雄主义精神”。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把“不畏艰难、勇于奋斗”总结为“吕梁精神”的核心,并强调指出:山西要走转型发展之路,实现经济跨越的伟大目标,需要把包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太旧精神“、”西沟精神“等在内的山西精神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撑。历届吕梁市委对吕梁精神的研究也很重视,并且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新一届吕梁市委高度关注吕梁精神的研究,成立了专门的“吕梁精神”课题组,多次组织专家、学者等认真研讨,在省城太原举办由省委领导和专家、学者参与的“吕梁精神”论证会。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大大加快了“吕梁精神”的研究进程,最终形成了“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基本内涵。

  伟大的事业孕育出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着伟大的事业。“吕梁精神”是在吕梁山脉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孕育而成的精神财富,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精神风貌,是吕梁人民革命和建设制胜的法宝。

  基本概括

  “吕梁精神”总体概括为“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其中艰苦奋斗是基石,顾全大局是核心,自强不息是精髓,勇于创新是灵魂。

  一、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是“吕梁精神”的基石。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弘扬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更是吕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精神动力。艰苦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吕梁人特有的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关的奋斗精神,体现为“不畏艰难、自力更生、迎难而上、勇于胜利”的精神本质。在战争年代,依靠吕梁山这一天然屏障,在艰苦的环境下,以吕梁为核心地带的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成为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的坚固屏障和后勤保障基地,是延安通往各解放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党中央战略转移的重要依托地。在思想开放、理念更新、生活多样化的今天,“艰苦奋斗”精神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上升为一种政治本色,意味着要保持一种艰苦创业、勇于献身、昂扬向上的生活准则,一种工作作风,一种利益观念,一种精神状态,乃至追求高尚的奋斗目标和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攻坚克难、艰苦创业的精神力量。“艰苦奋斗”体现了革命老区精神的共同特质。

  二、顾全大局

  “顾全大局”是“吕梁精神”的核心。顾全大局就是要增强全局意识,坚持以大局为重,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顾全大局是集体主义思想的核心表现,需要甘于奉献和勇于牺牲自我的精神。不论是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波澜壮阔的祖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吕梁人民始终表现出“甘于奉献、无私无畏、勇于牺牲、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革命战争年代,吕梁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养兵十万,牺牲一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涌现出了贺昌、刘胡兰、刘少白等无数仁人志士,他们将个人的生命和财产置之度外,为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吕梁人民更是识大体,顾大局,为全国人民“奉献资源”。这种精神充分体现出吕梁人民甘于奉献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高度统一的崇高人生价值观。“顾全大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价值追求。

  三、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吕梁精神”的精髓。《周易》记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吕梁儿女汲取了数千年形成的中华主流文化——黄河文化融汇百川而成其大的不断进取的文化乳汁,形成了生生不息、不断进取的精神特质,同时,又依靠吕梁山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坚毅果敢、艰苦创业的优良品格,一代又一代的吕梁英雄儿女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英勇顽强、锲而不舍、团结拼搏、奋发有为”,反映了吕梁人民永无止境的人生追求和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当中华民族面临外族入侵、民族危亡的时候,吕梁人民义无反顾、前仆后继、矢志不渝,靠的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自强不息的内容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也赋予了吕梁人民新的追求。一方面,它要求强化追求意识,摈弃“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安于现状的思想,要有敢于追求美好生活的进取意识;另一方面,要强化穷则思变、尊重规律、艰苦创业的意识,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奋发图强,实现吕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气质。

  四、勇于创新

  “勇于创新”是“吕梁精神”的灵魂。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创新是发展的表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吕梁要在艰苦、落后的客观条件下实现奋力赶超,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必须走超常规的创新之路。吕梁的历史因素和自然环境赋予吕梁人民善于创新和勇于创新的特质,表现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勇攀高峰”的气质,也就是要“敢当弄潮儿,敢为天下先”。吕梁是贫困地区,实现赶超必须走跨越发展的非常规的创新之路,要以勇于创新的勇气和敢于胜利的魄力不断开拓新局面。革命战争时期,吕梁兴县蔡家崖是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吕梁诞生了山西第一支工农武装、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1937年共产党人刘少白创办的兴县农民银行是抗战时期我党创办的第一家银行,也是山西境内革命根据地最早的银行。改革开放时期,离石率先搞起了包产到户的实践,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了开拓性探索。1992年,吕梁率先在全国进行了拍卖“四荒”,开了山区小流域治理的先河。1994年吕梁土地流转制度的探索成为全国农村改革的一条大政策写进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进入新世纪以来,吕梁更是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吕梁速度”,成为山西发展最快的地区。如今在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吕梁更要抓住国务院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个重要的机遇期,结合吕梁实际,继续深化改革,全面实施市委提出的“五三发展战略”,不断创新,为实现吕梁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目标而奋斗。“勇于创新”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生生活力。

  因此,“吕梁精神”形成的内涵,从纵向看,涵盖了各个时期吕梁精神的不同特点;从横向看,它同其它革命老区精神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体现了共性,又体现了个性;既体现了传统特色,又体现了时代特色;既体现了文化特征,又体现了地域特征,是对吕梁精神的高度提炼和全面概括。

  吕梁精神作为山西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吕梁人民在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定的历史条件和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孕育形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吕梁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的体现。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吕梁精神都发挥着独特而巨大的作用。今天,弘扬吕梁精神,既有文化创新的理论意义,也有指导社会的实践意义;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有当前的现实需求。

  意义

  一、吕梁精神具有文化创新的理论意义

  文化是精神之根基,精神是文化之灵魂。吕梁精神基本内涵的形成过程也是文化创新的过程,是对吕梁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基础上,整合、提炼、概括出其基石、核心、精髓、灵魂。吕梁精神体现的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二、吕梁精神具有指导现实的实践意义

  指导实践是理论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吕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吕梁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尊重吕梁优秀的历史文化和吕梁人民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是吕梁人民乃至山西人民在社会实践中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智慧结晶。

  三、吕梁精神具有传承文化的历史意义

  吕梁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吕梁精神深深植根于有数千年历史的黄河文化。四)吕梁精神具有凝心聚力的时代意义。精神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但一种真正的科学的精神往往能超越其所产生的时代,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吕梁精神是在事关革命全局、民族大义、国家前途、人民根本利益等重大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坚定意志、民族气节、革命情操和革命原则,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持久的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