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渡街道是上海市浦东新区的老城区,以纯居民区为主,辖区内老旧小区多,基础设施陈旧,居民和党员老龄化程度高,困难及特殊群体数量大。长期以来,社区党建基础较弱、活力不足、温度不高,社区治理面临服务资源少、热点矛盾多、自治参与率低等困境。为破解这个双重难题,周家渡街道以深化“家门口”服务为契机,在楼组邻里开展“家庭小党校”建设。

  “家庭小党校”牵动社区治理大格局

  1. 组织设置注重接地气

  制定《“家庭小党校”建设标准》,明确了功能导向,规范了建设要件,保证“家庭小党校”能够接地气、进家庭。一是功能设计的复合性。按照“以人为本”理念,使“家庭小党校”成为思想上释疑解惑的微课堂、生活上排忧解难的睦邻点、行动上议事协商的小平台、组织上锤炼党性的“小熔炉”。二是场所设置的前沿性。按照“下沉到底”要求,把“家庭小党校”设置在党员骨干的家庭中或家门口的邻里集聚点,使其活跃在楼组和邻里间。三是参与人群的开放性。按照“党群一体”原则,明确“家庭小党校”参加者不局限于社区在册党员,社区“双报到”党员、睦邻单位党员、居民群众都可参加。四是党员作用的主体性。按照“知行合一”原则,把一块党员责任区、一支志愿服务队、一批关爱对象作为“家庭小党校”的必备要件。

  2. 资源配置注重聚和气

  不需增加新的资源投入,而是着力激活、汇集现有服务资源,将其整合到“家庭小党校“这个终端上。一是下沉纵向资源。推动街道党建服务中心、社区党校等资源进一步下沉,以居民区党建服务站(“家门口”服务站)为枢纽向“家庭小党校”延伸。二是整合横向资源。在网格片区内,推动党小组、党建服务点、居民睦邻点等资源向“家庭小党校”聚焦。三是动员居民资源。调动“家庭小党校”参加者及邻近居民中的内生资源,包括社群骨干、志愿者和零散资金等。四是导入社会资源。利用网格睦邻机制,链接“双报到”党员和社区单位,为“家庭小党校”开展活动提供支持。

  3. 内容安排注重增热气

  不断丰富“家庭小党校”的内涵,增加活动内容的温度和吸引力。一是“党课会”。以“议”为主,明确每个“家庭小党校”每月至少举办一次,内容包含“三部曲”,即重温入党誓词、共讲党的故事、共议“家长里短”。二是睦邻项目。以“事”为主,把党课会上达成共识又能自治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转化成睦邻项目,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实施。三是睦邻团队。以“人”为主,在学习讨论中发现、培育和动员骨干积极分子,组建睦邻志愿服务队。四是提案建议。以“诉”为主,把讨论中发现的突出矛盾,或者有共识但不能自治解决的事项,以提案建议的形式把诉求提交给社区乃至街道党组织。

  4. 运作机制注重树正气

  出台了《“家庭小党校”活动制度》等配套制度,形成了六大机制。一是多元开放的志愿参与机制,由党员和邻近楼组居民根据地缘、业缘、志缘、趣缘等纽带自主汇集,保证参与有动力。二是自上而下的学习引导机制,由社区学校和居民区党建服务站出“菜单”,小党校自主“点单”或“设单”,片区党支部“核单”,保证组织引领有抓手。三是自下而上的议题和项目形成机制,保证党员和居民关心的痛点、难点、矛盾能够进入议程。四是民主有序的议事协商机制,保证讨论既民主又文明。五是志愿服务的项目实施机制,用党员联户结对等方式帮扶,形成睦邻项目,片区党支部支持、督导。六是上下畅通的民意收集反馈机制,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5. 队伍保障注重强生气

  为保证“家庭小党校”有组织有活力,街道建立了结构化的队伍保障。一是明确领导责任。依托居民区党建服务站设立“家庭小党校”校务管理办公室。二是选好用好召集人队伍。各“家庭小党校”的召集人(宣讲人)通过党员选、自己荐、组织聘等方式,从社区选择党性强、素质高、口碑好、有一定专长的党员担任。三是组建骨干队伍和志愿者团队,稳定“家庭小党校”的核心成员。四是居民区社工提供专业指导,保障“家庭小党校”的活动水准和团队成长。

  取得成效

  1. 有效提升了社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经过近两年发展,周家渡街道的“家庭小党校”基本实现了对所有楼组的全覆盖。用“小而活”的形式,克服了楼组层面场地缺少、党员老化等难题;用“小而实”的内容,凝聚了分散在楼组中的党员,激活了党小组。动员和组织了群众,通过向群众开放,教育了群众,拉近了党组织和居民、居民和居民的距离,在网格片区内初步形成了以党小组为核心的邻里生活共同体。

  2. 有效激发了社区事务中的居民自治力

  “家庭小党校”正确处理了政治要求和居民需求的关系,使党员和居民在活动中感悟到了国家大事、社区中事、个人小事之间的实质关联。由此,激发了参与自治的活力,使党员和居民把“党的要求”变成了“我的追求”,把“社区的事”变成了“我们的事”。发现和培养了自治骨干,涌现了大批社区“能人”“达人”。

  3. 有效汇集了居民家门口的生活服务力

  周家渡街道的“家庭小党校”既是“党校”,又是解决社区服务“最后50米”的多功能平台。把思想教育化为精神关怀,形成了楼道里的精神生活中心,使高龄老党员和困难居民得到了情感慰藉。把党性修养化为关爱行动,使党员和居民的生活困难能在邻里中得到及时发现、应帮尽帮。由交流议事到协力自治,提升了楼组居民自我服务能力。由汇集民情到资源链接,充当了“家门口”服务的传送器,提高了解决居民痛点的精准度。

  4. 有效提升了党和政府的社会感召力

  “家庭小党校”让党组织感知民情更灵敏,让政府服务民生更精准,让党员居民体现价值更充分,大大增强了党员和居民的获得感。“家庭小党校”有系统的功能设计,有配套的制度安排,基本实现了组织全覆盖、活动常态化。通过这个广覆盖、多功能的小平台,社区日常生活中实现了政治学习、协商议事、互助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