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与起因

  街道社区是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心,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是党在城市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

  徐汇区康健街道坐落于上海市徐汇区西南部,辖区面积4.07平方公里,以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建的居民住宅区为主,有自然小区63个,居民区党组织24个。近年来,街道党工委聚焦基层基础,以治理为根本、以项目为手段、以服务为纽带,致力于在平台搭建、载体拓展和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各居民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的实践中,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变化,不断创新组织动员方式,探索服务凝聚机制,把各方资源整合起来,把各种力量发动起来,把各类群体凝聚起来,努力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

  二、做法与成效

  康健街道党工委通过聚焦邻里汇、楼组、业委会、文体团队等社区活动载体和治理领域,形成了“邻里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

  (一)打造邻里汇公共客厅,建设开放式党建平台

  自2017年以来,康健街道通过资源盘整,先后建设了寿昌坊和丁香园两个邻里汇,并因地制宜地建设了若干邻小汇,把“邻里汇”打造成党建引领下的综合服务平台、居民共享客厅和自治共治品牌项目。一是在运作理念上,实现了由封闭向共享的转变。突出党建引领作用,以邻里汇为自治共治平台,在功能培植、拓展中,推进传统社区党建与驻区单位党建、新兴领域党建融合发展,提升了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统筹和社会服务能力、党员的社区参与和作用发挥能力、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培育发展能力、居民群众的自治和议事能力。二是在运行机制上,实现了由单管向共治的转变。探索理事会决策机制,由居民区书记担任理事长,周边辖区单位、专业机构以及社会组织代表和居民骨干代表组成理事会,共同对接服务需求,把关服务项目,跟踪服务过程,评估服务质量。在理事会决策机制基础上,邻里汇以普通居民为参与和评判主体,将邻里汇的各项事务予以落实和执行。三是在服务对象上,实现了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平台共建共享的功能优势,康复、助餐等公共服务,烘焙、插花等居民团队志愿活动逐步引入邻里汇。理念上破除了保守,行动上打破了自我封闭,邻里汇不仅服务老年人,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儿童参与其中,成为深受居民欢迎的社区“大客厅”。

  (二)营造楼组微自治空间,织密矩阵式党建网络

  康健街道通过汇编《楼组自治实践》和《楼组微自治导则》,组织开展楼组自治营造活动,为居民区楼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案例借鉴。同时通过微信平台开展“最美楼组及楼组长”线上评选,多途径多方位展示居民区楼组建设成果,让居民看到家门口实实在在的变化。一是以“小空间”映射“大治理”。将“三公一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平安和社区党建)嵌入楼组、发动“三驾马车”(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保障楼组、鼓励“三社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渗入楼组,创新活动方式,使楼道成为连接家庭与社区的桥梁,凝聚邻里情感和交流的平台。如党校小区党支部通过挖掘楼内党员代表人物,共同精心打造“书香楼道”,还发动居民自己动手扮靓楼道空间,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到楼道整治和小微治理中来。二是以“小协商”构建“大格局”。在楼组培育组建“楼委会”“楼组议事会”等基层议事平台,形成有事好商量,众人事众人商量的良好氛围。如长青坊居民区党总支将分布在三个自然小区的104名党员分片划组,在49个有条件的楼组内建起党小组,形成党员带动楼组建设的规模效应。三是以“小团队”营造“大氛围”。康健街道长虹坊居民区11号楼党员周阿姨担任楼组长已20多年,在她的带领下,楼组居民亲似一家人,邻里互帮互助蔚然成风,还定期自发组织居民到家中小聚共庆佳节。今年重阳节楼组活动中,周阿姨为新任楼组长朱老师亲手系上了代表楼组睦邻、敬老、互助精神的蓝丝带,实现了薪火传承。

  (三)聚焦业委会党的建设,构筑治理式党建架构

  康健街道积极探索加强住宅小区业委会中党的建设。一是把好业委会人选关。居民区党组织负责人牵头组建换届筹备小组。在居民区党组织领导下,鼓励业主党员和本小区内居委会成员自荐或推选。通过法定程序,积极引导有管理经验、热心公益事业、公正廉洁、遵守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和管理规约、模范履行业主义务的党员成为业委会候选人。二是积极推行交叉任职。通过法定程序把符合条件的居委会党员成员、党员业主选入业委会,把业委会党员成员选入居民区党组织班子中,从而使居民区党组织在业委会组成人员中更具有代表性、影响力,确保党的主张通过合法途径得到贯彻落实。三是探索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在业主委员会中的作用,在有三名及以上党员的业委会中建立党的工作小组。业委会中党的工作小组在居民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成员列席居民区党组织相关会议。对涉及小区重大利益事项的讨论决定,在召开业委会会议或业主大会前,通过居民区党组织提议、业委会党员先议等方式,做好议事事项、环节、程序和质量的把关。四是完善议事协商机制。在居民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协调好小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这“三驾马车”之间的关系,康健街道24个居民区党组织均定期议事协商沟通制度。

  (四)擦亮群团党员形象,厚值浸润式党建基因

  在康健街道24个居民区里,活跃着193个各类文体团队,参加者4183人,其中党员1254人,占总人数的29.99%。康健街道通过“党建+精细服务”“党建+项目化活动”“党建+实践化培育”模式,把项目、服务和活动做大做实。一是以项目为枢纽,扩大党建品牌优势。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先后培育形成了青少年模拟法庭、康健音悦会、科学么么哒、周五亲子夜读巴士、非遗传习基地等深受社区居民欢迎的党建品牌群文活动项目,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实效。二是以服务促凝聚,拓展团队功能内涵。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让各个团队在为小区居民共同的服务中找到共同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从团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着手,注重在团队建设中加强培训交流、骨干培育和团队激励,在无形中把党建引领渗透到团队的活动和发展中。三是以党员树标杆,引领团队健康发展。康健街道居民区193个团队中,党员担任负责人的有103个,占比53.38%,党员成为团队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上师大新村居民区常青藤合唱队有成员55人,团队负责人和联络人都是老党员,在她们的带领下,团队自定章程,定期活动,还成立了8人核心小组加强自我管理和服务。

  三、经验与启示

  社会治理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根子在基层党建工作。社会治理不是简单的维护社会秩序,而是把党的领导植根于基层,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在党组织领导下,组织群众依法管理基层社会事务,实现党领导社会治理、依靠群众加强社会治理。康健街道围绕社区的热点、重点和难点,紧紧抓住“新”“小”“微”这些空间、阵地和载体,积极探索创新邻里党建,在实践基础上加强机制建设,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

  (一)党建引领汇聚公共资源

  党建引领的成效要体现在服务凝聚上,康健街道力推邻里党建,就是要提升党在社区治理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让社区居民实实在在地有获得感和归属感。一是通过小需求吸引大参与。社区居民的需求多种多样,了解需求是访民情、知民意的过程,对接需求则是整合社区资源、发动社区力量的过程,如何从小的需求中挖掘社区自治、社区参与的切入点和契合点,实际上是对党的组织力的考验和检验。康健街道充分发挥邻里汇、邻里小汇等小微空间、阵地和载体作用,立足“邻里”党建功效的开发,发挥党建资源汇聚功能,打破了居民区资源有限、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治能力。二是通过小邻里促进大融合。邻里汇、楼组、业委会、文体团队,这些都是居民感受社区、参与社区的空间和载体。每一个“小邻里”都是社区治理的重要阵地和平台,康健街道以小区自治增进邻里感情,以区域共治提升共建共享,有效推动了从“小邻里”的和谐到“大邻里”的融合。三是通过小空间搭建大舞台。社区单位资源丰富,社区居民藏龙卧虎,街道社区要把这些资源在社区各类平台载体上有效利用。康健街道坚持从身边事做起,发挥区域共建单位和社区党员在楼组中、在文体团队中、在业委会建设中的作用,以小见大,树立了党员的示范标杆作用,延伸了区域化党建的共建触角。

  (二)党建引领树立公共意识

  社区不仅是共享服务的地方,也是重塑社区规则的地方。在社区治理实践中,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居民对现代社区的公共意识不强,需要加强对居民社区规则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引导培育。合理的规则让居民接受并获益,居民的公共意识才能逐步树立。一是注重培育规则意识。康健街道注重打造邻里党建,就是要发挥党建在社区事务中的引领作用,在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和管理中形成社区居民公约,把居民的自发行为变为自觉行为。二是注重培育参与意识。区域单位和社区居民骨干参与社区、在社区发挥作用,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好的平台。康健街道通过在邻里汇、楼组、业委会、文体团队等建设推进中搭建平台,拓展了社区参与的渠道,扩大了社区参与的选择性和吸引力,使区域单位和社区居民在社区参与中强化了参与意识,提升了参与能力。

  (三)党建引领培育群众领袖

  社区治理成效如何,人是决定性因素。一是要做实“领头雁”工程。居民区党组织作用发挥如何与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素质能力密切相关。康健街道注重与上海市市委党校、上海师范大学、徐汇区委党校等区域单位形成人才共建共育合力,加大居民区“领头雁”和“蓄水池”建设力度,加强对居民区党组织负责人和社区工作者后备干部的培育和培养,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要培育团队带头人。在职党员联络站站长、楼组长、业委会主任、文体团队负责人等这些居民骨干在社区承载和发挥了重要作用。康健街道多年来一直注重培养和挖掘社区工作中的群众领袖,通过树立康乐之星、党员风采展示、最美楼组长评选等方式加大对居民志愿者骨干的宣传,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