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村,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位于浦江镇中部东侧,村域面积2.29平方千米。

  革新村阡陌纵横、水网密集,村域内农田、林木与古镇村落交相呼应,名宅故居、传统街巷、古桥和河道保存较为完好,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特征。革新村内的召稼楼古镇是上海最早垦荒种地的地区,堪称上海农耕文化的发祥地,201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革新村历史文化遗产丰富,主要历史建筑有梅园、奚氏宁俭堂宅院、赵元昌商号宅院等。

  2012年12月17日,革新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2020年11月,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

  村落历史

  北宋末年,中原地区的农民、士人、官员纷纷南下,部分定居在今十三组(召稼楼)所在的区域,在谈德中的召集下开始垦荒种田,逐渐成为浦东垦荒中心。

  元代初期,革新村一带逐步形成村落。

  明代,徐家汇的先民逐步迁入今二组、三组所在的区域,建造三个绞圈房子,东绞圈、西绞圈和南绞圈三角鼎立,统称三徐家宅。祖籍安徽的胡姓族人则从黄浦江两岸迁入今十二组所在的区域,也就是胡家宅。二组、三组和十三组、十二组形成两个发展中心,周边人口向其中不断积聚。

  明末清初,革新村已发展成为农垦文明和市井文明互相融合的繁华都会,王家浜(现称姚家浜)两岸更是楼台林立,商贾云集。

  清代,革新村村落已经连绵成片。沈家渐为地方大族,在大沈家宅(五组)的地方购田筑园造屋,一路向西、向南扩张,德滋堂、日新堂等宅第越造越多,一直与召稼楼(十三组)接壤。另一部分族人迁往豆腐店宅(一组),繁衍生息。奚仰怀的后人也在今十三组、十四组所在的区域购置大片田产,临河而建商用街楼,择地而建园林宅第。同时,南汇周边区域的村民逐渐迁入,使得小召稼楼(十一组)、陈家宅、顾家宅(四组)等形成了连片的建成区。

  民国时期,村落开始逐步向北发展。

  民国八年(1919年),属南汇县西联乡,后改为下沙区召南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江苏省上海县杜行区召稼乡。

  1958年前小社成立时,转上海市上海县杜行乡努力社。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努力社改为革新大队。

  1959年至1962年期间,召楼镇南至谈弄村12组方圆300余亩建立召楼农场,革新村12组与14组(原统一归12组)重新归入革新大队。

  1984年撤乡建镇,成立闵行区浦江镇革新村。

  2010年,召稼楼古镇一期工程修复历史建筑近4万平米,完成了对上海城隍“秦裕伯纪念馆”、明代水利专家“叶宗行纪念馆”、4条古镇沿河街道、10座跨河连街桥梁等设施的修复,古镇老街风貌初露。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革新村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中部东侧,西邻浦江镇胜利、群益、联胜三村,北依沈庄塘,南及东比邻浦东新区,村域面积2.29平方千米。

  气候特点

  革新村属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足,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多东南风,暖热湿润;春秋是季风的转变期,多低温阴雨天气。主要气象灾害有高温、干旱、低温阴雨、台风、暴雨、雷暴、冰雹、大风、寒潮、低温等。

  水文条件

  革新村内河流纵横、水网密布,姚家浜河、复兴河呈丁字形交汇,主要河道为东西向,南北向的次要河道众多。

  村落特色

  选址理念

  革新村选址的主要特征为依水而建,规模越大的村落依靠较高等级的河道或者河道交汇处。较大规模的村落位于村域西部,面积5~15公顷,依托姚家浜、复兴港、东小港等主次河道。便捷的水路交通使村落逐步由农业生产向贸易、综合职能演变,使得村落规模逐步扩大,而对农业生产所依赖的田地逐渐下降,所以其外围田地规模较小。

  空间布局

  革新村聚落形态的演变体现了依水而建的传统水乡格局特点。

  初始阶段:村落规模很小(小于1公顷),成多个小组团遥相呼应,与河道、农田联系紧密。功能单一,相关要素主要为住宅建筑与道路。住宅建筑排列整齐,加以南北向河道的切割,形成了“F”型或“丰”字型的行列式基本组团格局,一般东西向宽度80米,南北向长度则差异较大。

  发展阶段:村落规模中等(1~5公顷),沿主要河道发展集聚,外围有大片田地以供生产。村落结构及功能主要为居住。村落顺应河道网络,以若干个基本组团拼合而成,主要有长条型、“L”型与团型。此阶段村落空间尺度与初始阶段相近,较为开敞。公共性建筑或者宅院所面向的街道成为主要的街巷。

  相对完善阶段:村落规模较大(5~15公顷),因主要河道运输、生产功能而发展集聚,格局与水网融合生长,人工景观与外部自然景观对比鲜明,召楼区域已出现镇村风貌并存的现象。召楼老街依托姚家浜、刘家河形成了一横一纵两条主要商业街道,构成了村落的基本骨架,呈现为“丁”字型。现存的大型宅院多依附于此,形成了村落的基本格局,并由主要街道向外蔓延出呈现网格状的次级街巷系统,组织起各个基本组团。此阶段的村落建筑与开敞空间类型多样,有戏台、沿街商铺、大型宅院、住宅等,空间类型有各级街巷、桥头空间、园林等,形成了整体风貌由内部紧凑向外逐渐变为开敞的变化。

  经济社会

  人口

  截至2019年6月,革新村共有2124人,其中19~60周岁劳动适龄人口占到56%,为1366人。

  据2020年3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革新村主要民族为汉族,户籍人口为2396人,常住人口为4246人。

  经济

  革新村主要产业为第三产业,村内1280亩农田已全部流转承包给合作社种植草莓、葡萄、火龙果、猕猴桃等经济作物。

  据2020年3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革新村村集体年收入为329.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为17000元。

  主要景点

  综述

  据2020年3月上海文化遗产保护网显示,革新村有文物保护单位及登记的文物保护单位10处,总建筑面积达8862平方米。核心保护区域内历史建筑数量达到30余处。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梅园”、“奚氏宁俭堂宅院”、“赵元昌商号宅院”、“礼耕堂”、“奚家恭寿堂宅院”、“召楼沈家住宅”等历史建筑。

  梅园

  梅园是一座规模较大、具有典型江南建筑风貌的大宅院,占地面积约323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2057平方米。整个宅院坐北面南,砖木结构,青瓦硬山顶,平行三进、横排三套院;厅堂均为七架梁、木梁雕花,有厢房、天井、长廊等,围以白粉高墙,气势壮观。

  2003年12月3日,梅园被闵行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奚氏宁俭堂

  奚氏宁俭堂是近代诗人奚燕子的故居,建于晚清,宅院建筑体量较大,虽然建筑局部稍有改建、破损,仪门门楣雕饰略有缺损,但主体结构及外形至今仍保存完整,木雕精美,周边环境留有历史旧貌。

  奚氏宁俭堂是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宅院,2009年8月被公布为闵行区文物保护单位。

  赵元昌商号宅院

  赵元昌商号宅院(赵元昌故居)位于道南街,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江南乡村集镇中少见的典型石库门房子,至今保存完好,已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

  宅院分二进,均是二层楼房。一进为七开间街面楼房,作为店铺;二进为生活起居室,一、二进之间以围墙分割,为前店后屋的设置。

  益民桥

  益民桥是一座单跨三拼石板桥,南北向跨不知名小河,西侧桥额刻有“益民桥”三字,分别在圆框和六边形框内。

  益民桥曾于1964年重建,2010年被公布为闵行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历史文化

  历史人物

  秦裕伯(1296~1373),上海县人,原籍淮扬(今江苏扬州),人称秦景容。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元至正四年(1344年)中进士,明洪武六年(1373年)追封显佑伯,后又追赠护海公,后人称他秦显佑、显佑公。

  奚燕子,能画,工词章,为南社社员。家道素丰,称“浦左首富”,早年生活优裕,纵情诗酒。晚年潦倒不堪,常无钱解瘾。抗日战争爆发,居上海租界,大节不逾,常驰心乡国,晚年之诗沉雄悲壮,不作拈花摘叶,又作《孤岛忆梅图》广征题咏以寄意。著有《燕子吟》诗抄、《江湖技击传》等10余种。

  叶宗行,名宗人,明代华亭县叶家行(今闵行区浦江镇正义村)人。明永乐元年(1403年),叶宗行以生员身份上书在江南治水的户部尚书夏原吉,并建议:放弃吴淞江下游一段淤塞的河道(一说为今虬江路);加深拓宽黄浦(相当于今闵行区浦江镇闸港以北的黄浦江);疏浚上海浦北边的范家浜(相当于现外滩至复兴岛附近),使范家浜上接上海浦、黄浦、泖湖,下和吴淞江合流后,从南跄浦口入海,使黄浦江成为上海主要入海河道。叶宗行治水有功,被提拔为钱塘县知县,因为官廉洁正直,被人称为“钱塘一叶清”。

  沈维四,本名沈贵,字公常,号嗣宗,担任过元末丞相脱脱的行军参谋(计14年)。据史料记载,浦东沈氏始迁祖为沈揆,沈维四是其六世孙,当初从浙江嘉兴迁徙到浦东拨赐庄。沈维四在拨赐庄建宅定居,耕作养家,还率领众疏浚河道,以利灌溉,乡人称为“沈公浜”。今革新村境内的三个沈家宅均为沈维四后裔。

  非遗项目

  沪谚

  沪谚中心流行区是上海的陈行(2000年10月划归闵行区浦江镇),故又称为“陈行谚语”,内容涉及时政、修养、事理、社交、生活、乡土、生产、自然等大类,充满历代当地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陈行谚语来自百姓生活,以朴实又充满机趣的言语,浓缩当地风土人情,评论世态善恶美丑,反映各自喜怒哀乐,调节周边人际关系,既富有口头文学的独特魅力,又凸显了当地百姓的智慧和美德。

  2007年6月,陈行谣谚被列为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6月,谚语(沪谚)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沪剧

  沪剧是上海的代表性剧种,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沪剧音乐委婉柔和,曲调优美动听,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其唱腔音乐来源于田头山歌,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的曲调和独特的风格。沪剧唱腔既善于叙事,又长于抒情,其曲调主要分为板腔体和曲牌体两大类。

  1950年,召稼楼镇上青年自筹资金组建业余沪剧团,在礼耕堂先后排演《白毛女》《翠岗红旗》《大雷雨》等剧目。后来,随着农村合作化运动深入开展,农事繁忙,沪剧团活动逐年减少。

  2006年5月,沪剧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节庆活动

  召稼楼庙会为十月初七至初九,俗称“十月节”。庙会期间,在北街口和南街口各搭起一座戏台,北戏台唱滩簧(沪剧),南戏台念宣卷,形成“对台戏”,场面热闹。另有卖芝麻糖、卖梨膏糖者,说说唱唱,引人关注,看戏观众纷纷过来“扎闹猛”,以至“看戏看卖芝麻糖”。

  文艺作品

  《梦回召稼楼》 是由上海戏剧学院和浦江镇政府共同出品的一部园林景观剧,该剧于2013年9月27日在上海市浦江镇召稼楼礼园首演。

  《梦回召稼楼》并没有采用大场面大制作手法,而是另辟了“小而美”的蹊径,体现出了园林的唯美与老上海的风情。

  特产美食

  特产

  革新村有名的四大特产为东乡老布、谈笺、竹编和豆腐。

  (1)土地所产土布,俗称老布,具有纱支匀细,布身坚密等优点,结实耐穿。分为扣布,俗称小布,又名中机;标布,俗称大布,比扣布略阔;希布,比标布阔三四寸。品种有白布、雪青布、条纹布,也有红绿相间的条布、花布,有用双色双线作纬纱的拌纱布等。用微带黄色的紫花棉织成的紫花布,经久耐用,成为地方特产。

  (2)谈笺:明代中国纸张生产技艺又有发展,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工部右侍郎谈伦回乡时,从皇宫内府带回宫笺制作的秘法,悄悄传授给嗣子谈田、谈寿及孙子谈梧亭,仅家制自用。谈伦有裔孙谈尚都(字仲和),从谈梧亭处得知制笺秘法,并不断研制,终于创制出独特的谈笺,后专营此,“谈仲和笺”闻名沪上,现已失传。

  (3)竹编:农家屋后大多辟有竹园,家中备有硬木墩、劈刀、锯子、竹尺、作裙和垫布等编制竹器用的工具,一旦农闲时便动手锯竹劈蔑,自制竹器用品。所制竹器花式繁多,有大小四角篮、牛草篮、收花篮、淘麦篮、洗菜篮、淘米篮、饭篮、提篮、草篮等,送礼用的红漆圆篮、方篮、盘格篮、竹筛等,还有畚箕、鱼篓、栈条、箬垫、毛竹扁担等竹制品。

  (4)东乡豆腐:自元代起,当地官府收赋时可以豆麦而不以米为税粮,因此乡人广种豆麦。黄豆的用处除制成食油、豆腐之外,可以喂马、溉田,制成豆饼可肥棉田,所以乡人称“一熟豆,一熟麦,吃到头发白”。明代,沈家宅(今革新村一组南宅)开设了多家豆腐作坊,生意兴隆,因此那里被统称为豆腐店宅。

  美食

  革新村最具特色的美食要数浦东家宴“老八样”,是明清时代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传统佳肴,婚丧喜事总要待客品尝,整个上海地区的老八样菜肴品种略有差异。

  革新村一带“老八样”的八样主菜为:扣蹄肉、扣蛋卷、扣三丝(肉丝、火腿丝、茭白丝)、小葱肉皮汤、红烧河鲫鱼、扣鸡块、咸肉扣水笋、重油桂花肉。还有八宝饭,什锦拼盘中含有海蜇、白斩鸡、猪肝、猪肚片、油爆花生、肉松、皮蛋、油爆河虾等。

  此外,革新村还有“召楼三宝”:召楼大曲、召楼羊肉、召楼拆蹄(手撕走油红烧蹄膀)。

  旅游信息

  交通路线

  到达召稼楼古镇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公交路线

  1、可乘坐上海公交175路 、上海公交浦江8路 、上海公交闵行10路到达。

  (二)地铁路线

  2、可乘坐上海地铁8号线到航天博物馆站(终点站)转乘公交车到达。

  (三)自驾路线:三纵一横道(南北纵道:浦星路、三鲁路、沪南公路;东西一横道:沈杜公路)

  1、走浦星路或三鲁路到联航路交汇后,沿联航路朝东,与万芳路交汇后,沿万芳路向南,与沈杜公路交汇后,左拐朝东即到。

  2、走沪南路到沈杜路交汇后,沿沈杜路朝西即到。

  3、走沪高速S32,从林海公路出口,往西拐到沈杜路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