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气质与风貌,是由实干定义的。回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波澜壮阔的不凡征程,我们之所以能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依靠的是实干。

  一所高校的成果与业绩,也是用实干创造的。回眸交通大学124年滋兰树惠的沧桑历程,我们之所以能经得起迁校后“一穷二白”的考验、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除了实干别无他途。

  业绩为王,实干为先。“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这是被大量事实和历史经验证明了的道理。正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

  今天,我们为什么反复强调业绩为王?“业绩”一词首先出现在经济学的销售行业,每当我们问起衡量一个员工是否优秀的标准时,大家都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业绩”,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考核的原因。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只有员工为企业带来更多效益和利润,才能促进企业的向前发展,进而提高员工的福利和收入,为国家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有了业绩才能生存,没有业绩只能被淘汰”。放眼望去,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都讲究业绩,企业的进步需要经营者的业绩,地方的发展需要为官者的“业绩”,高校的未来也需要各位师生的“业绩”。无论你身处何地,都离不开“业绩”的一搏。

  今天,我们为什么一再呼唤实干为先?因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方法更关键的是实干”。“实干不实干,业绩说的算”,实干与业绩,犹如一对孪生兄弟。离开实干,再漂亮的口号也是空中楼阁,再有分量的担当也难以落地生根。为官避事平生耻,要实干就要担当,敢于接“烫手山芋”,敢于钻“矛盾窝”。庸碌无为、得过且过,乃是实干的天敌;打通梗阻、破解难题,贵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那些崇尚奋斗、苦干实干者,也必将练就担当的宽肩膀,不断提升个人的视野、能力与境界。

  今天,我们为什么在交大倡导实干与业绩?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有一则“公堂木偶”趣事: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都不喝,岂不更清廉?在其位不谋其事,在其位不尽其责,形同“公堂木偶”,要你何用?在今日之交大,特别是在创新港建设发展中,我们不要做“公堂木偶”,更不要当“四类先生”:

  一是“两不先生”,对于上级作出的战略部署,制定的政策措施,表面上做出一些姿态,但是不用心、不紧跟、心不诚,认为“不干事就不会出事”。

  二是“南郭先生”,不懂不会还要充“行家里手”,占着位子却滥竽充数,从来没有“能力危机”,没有“本领恐慌”,心存侥幸指望一套“老把式”混到底。

  三是“撞钟先生”,懒政、惰政、怠政,得过且过,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遇事拈轻怕重,怕苦怕累,多做一点就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便满腹牢骚。

  四是“好好先生”,推崇“你好我好大家好”,看起来是与人为善,什么都好,实际上是不敢担当,不敢得罪人,没有原则立场,不履行职责。

  归根到底,这“四类先生”都是“藏着小九九用权,捂着乌纱帽做官”,骨子里缺乏实干精神,于是慢慢失去了“想干事”的意识、“会干事”的能力和“干成事”的效率。他们忘记了当初进入交大的初心,忘记了交大人背后国家的使命和社会的需要,更忘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否定了之前的付出和努力。长此以往,小到危害自身、信誉受损,大到耽搁一方发展、错失历史机遇。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深情感佩“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感召全党全国在新的一年“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总书记铿锵的话语、豪迈的宣示、殷切的关怀、深情的祝福,激发中华儿女前行的动力,点燃亿万人民奋斗的激情。

  当前,交大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越是在这样的时期,越需要以新担当、新作为打开工作局面,越需要树立以实干和业绩论英雄的“风向标”。实干,就是要以系统思维、全局意识的理念去深化改革,用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方法去推进工作;实干,就是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对定下的目标千方百计确保实现。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交大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没有什么捷径可循,没有什么窍门可找,关键就在实干。即将到来的“科创月”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越到最后关头,越要解放思维、追赶进度,千方百计营造以实干和业绩论英雄的浓厚氛围,延续“干疯了”的状态,形成交大人一心一意干事业的强大气场,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干出实实在在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