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在这个特殊时期,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大“90后”青年学子,秉持着生科人特有的科研精神,积极有序开展着各项科研工作。他们有的投身于检测试剂盒研发一线,有的坚守在实验室完成课题组实验,有的为返校后课题的顺利开展做着充分准备……生动诠释了生科学子“科研战疫”的决心和强烈的社会担当。

干训网分享:同心战“疫”!这群“90后”生科学子诠释科研担当

  迎“疫”而上,科研攻关跑出战“疫”加速度

  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研制成功、疫苗研发不断加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生科学子快速响应,主动作为,以奋进的姿态跑出了“战疫”加速度。

  自疫情爆发以来,厦门大学分子诊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庆阁教授响应中央号召,勇挑重担,带领团队联合学院张永有教授一同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攻关任务中,杜琛、陈昕雯、宋甲宝、朱琳、郭柳、夏子涵等多位同学也第一时间提出申请,迅速加入新冠项目攻关研究。博士二年级学生杜琛,一直参与家乡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的疫情志愿服务活动,与身为医生的父母一起坚守在一线。返校后,他片刻不停歇地投身于科研战疫当中,桌上厚厚的配液单和密密麻麻详细的实验记录,还有他在实验室忙碌穿梭的身影,成了同学们脑海中难忘的特写。在实验室一直坚守到大年二十八才回家的2019级博士生宋甲宝,听到科研攻关急需实验人员的消息后,又订了最早的车票返回学校,第一时间对新冠序列进行分析,为后来假病毒标准品制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6级博士生陈昕雯,由于疫情交通管制影响被多次取消行程,她很着急,“时间就是生命,高灵敏的检测试剂早一点研发出来,第一时间确诊患者,疫情就能早一些被控制”。回校后,她常常在实验室工作到凌晨四五点,一边做实验,一边处理数据,用披星戴月的节奏和精准的调整优化为攻关项目注入了自己的力量。

  24小时灯火通明的还有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作为“国家队”实验室,他们一刻不停地与疫情抢时间,尽全力研制诊断试剂与疫苗。2017级博士巫洋涛在大年初一就接到了返校参与科研攻关的任务,面对疫情命令和难得的春节假期,他毅然放弃了这次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迅速回到了对抗疫情的工作岗位当中。与他一样的“逆行者”还有很多,今年读研二的宋飞波也是其中之一,他告诉我们,“深夜12点到了实验室,整栋楼依旧灯火通明,随处可见奔忙的身影和不间断运行的仪器,老师和同学们24小时轮班进行着实验。黑黑的眼圈和炯炯的眼神,直面困难的勇气和战胜疫情的决心,就是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担当与风采”。

  这样的实验室在生科院还有很多很多……在这些迎“疫”而上、科研攻坚的生科学子身上,我们看到了新一代青年心中的远大理想与肩上的时代担当。

  潜心于“研”,课题研究扎实推进不间断

  术业有专攻,由于研究方向不同,许多生科学子没能直接参与疫情科研攻关项目,但他们一直坚守在各个实验室,为课题研究与实验室运转日夜奔忙。

  2018级博士韩久盼所开展的课题是关于UV-B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机制的研究,他在实验室一待常常就是一天,除了处理自己的实验,还会定期去植物工厂给课题组的植物材料浇水,做一些基本的处理。今年读研二的林丽荣过上了“实验即生活”的日子,忙的时候经常因为实验而赶不上饭点,连续几周没有一天休息也成为了她生活的常态。由于实验室的其他同学还未能返校,她需要照看和喂养实验室所有的小鼠和按蚊,每隔三天就要上下推送鼠笼进行灭菌,“对体力也是一个考验”。

  选择全程留校的2016级博士李玉倩,寒假期间一直保持着与平日相同的作息,早上8点来到实验室,晚上10点才从实验室离开,做实验,分析数据,研究微生物对苯并[a]芘的解毒机制,为实现微生物高效、快速降解苯并[a]芘提供更多的基础。来自湖北京山的研二学生鲁丰,在寒假开始前就选择了留在学校继续做实验。在疫情发展期间,他一边密切关注着家乡的疫情动态,主动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一边不忘抓紧时间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样放弃回家团聚机会的还有今年夏天就要毕业的硕士生庞泽龙,他选择全程留在学校进一步完善实验,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同时他也负责实验室其他同学实验样本的照料工作,帮助未能按时返校的同学尽量减少因疫情耽搁造成的损失。他告诉我们,“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我们作为普通人,不能像医务工作者一样赶赴前线救死扶伤,能做到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守好自己的岗位”。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在这些坚守在实验室、奋进在科研路上的生科学子身上,我们看到了新一代青年强烈的大局意识与执着拼搏的科研精神。

  以“学”为本,扎实基础积蓄科研新能量

  “停课不停研,学习不延期”。疫情期间,更多生科学子严格遵守学校延期开学规定,利用“宅”在家中的这段时间,阅读文献、学习充电,扎实打好学术研究的基础。

  身在武汉的2018级硕士祝雅雯,给自己定下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前段时间,她主要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上学期实验数据和实验流程的整理当中,为下一次汇报实验进度做好准备,接下来,她打算继续阅读文献,提取相关知识点以便做好下一步实验计划。除此之外,英语打卡、学习强国打卡也是她每日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同样身在武汉的研二学生徐泽平说到,他每周都会在网上观看蒲慕明院士关于神经生物学方面的公开课,并辅之以一定的文献阅读,在不能返校的时间里努力为下一步的科研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身处安徽的2017级硕士程康是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吴乔教授的学生,在学校发出延期开学的通知之后,吴乔教授就针对同学们如何在家开展研究进行了细致的指导。程康说,“因为疫情影响,我不能去学校参与科研工作,但停课不停学,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也可以在家给自己充电,不仅要认真完成毕业论文,还要多阅读文献,丰富自己的知识,返校后可以更好地把所思所得分享给大家”。生物信息学方向的博三学生丁若凡家在山西,他告诉我们,疫情期间课题组照常开展一周一次的组会,大家身处各地,用zoom汇报和交流近期学习成果,“丝毫不耽误学习研究和课题进度”。

  有难不畏难,困难从来不会阻止学子求学的步伐。在这些身处各地、依然坚持学术研究的生科学子身上,我们看到了新一代青年埋头苦学的意志与扎根科研的信念。

  什么是最美的青春?“学在生科”,生科学子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属于他们的答案。最美的青春可以是战“疫”攻关一线“把一天当做48小时仍觉得不够用”的忙碌与紧迫,可以是疫情期间选择坚守在实验室照料所有样本的责任与担当,亦可以是身处各地依然一心向学潜心钻研的执着与努力……犹记得参与疫情攻关研究的博一学生夏子涵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疫情终会结束,胜利总会到来,若干年后想起这段时光,我会骄傲地对自己说:我也曾用手中的‘移液枪’护过一方人民安宁”。这,正是生科学子以科研担当向党和国家交出的最美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