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提出,实施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工程,强化青少年红色文化宣传教育。2011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对苏区精神进行了精炼概括:“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局部执政中逐渐形成的,浓缩了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价值追求,塑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崇高形象,是中国共产党人卓越精神境界的生动写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的苏区精神,激励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行列,用伟大的苏区精神铸魂育人,让伟大的苏区精神代代相传。

  准确把握苏区精神的内涵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精神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井冈山精神的坚持和弘扬,是长征精神的直接源头。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苏区精神“既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显示了苏区时期的特色和个性,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也是今天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苏区精神的深刻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由于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苏区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创建是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信仰坚定是苏区精神的政治底色。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针对“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以无产阶级伟大革命家的气魄充满乐观地预言:“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后来革命形势的发展,完全印证了毛泽东同志预言的正确性。

  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最为鲜明的特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在要求。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之所以能够打破规模空前的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能够进行治国理政的生动首演,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一心为民的人民情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写着,“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全部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体现了中央苏区政府鲜明的人民属性。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工农民主政权,不仅是广大工农劳苦群众实现当家作主的机关,而且真正意义上代表了广大工农劳苦大众的根本利益,践行了一心为民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局部执政的创造性探索与创新性实践,得到广大民众的衷心拥护。苏区革命根据地日益扩大,政权日益巩固,军事上捷报频传,各项事业得以蓬勃发展,所有这些喜人成绩,归结到一点,就是因为同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形成了“真正的铜墙铁壁”。

  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历史经验表明,一个政府是否廉洁关系到民心向背,一个政权的覆亡也往往都是从执政者贪腐开始的。执政者的贪腐行为不仅败坏社会风气,而且还会造成离心离德,最终导致政权垮台。中央苏区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建立起来的人民政权。在中央苏区那段异常艰苦的岁月里,为了巩固和发展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确保中央苏区各项建设事业和军事斗争的顺利开展,党和苏维埃中央政府时时处处严格要求党员干部,要求他们养成清廉从政的良好工作作风,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赢得了广大苏区民众的高度赞誉。

  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苏区时期,由于国民党军事上的铁桶“围剿”和经济上的残酷封锁,中央苏区物资供应异常紧张,军民的日常生活相当艰难。但是,上至中央领导,下至普通党员,都自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厉行节约,省吃俭用,全力以赴支持在前线作战的红军官兵,强调要“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体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价值追求。

  争创一流的崇高追求。争创一流,创造第一等的工作,既是共产党人在苏区时期精神世界的反映,也是广大干部群众对待工作的一种基本态度。苏区一些县、乡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非常好,被树为模范,这些县乡培养了大批党员干部的先进典型。“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值得我们称赞他们为模范工作者”“赣东北的同志们也有很好的创造,他们同样是模范工作者”。广大苏区民众发扬争创一流的精神,大力发展生产,积极支援前线和参加扩红运动,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打开了苏区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创造了苏区党建工作、经济工作、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军事工作等各个方面的“第一等的工作”,体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境界。

  无私奉献的忘我境界。中央苏区时期,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克己奉公、无私奉献,彰显了“一切为了苏维埃”的革命热情。苏区党员干部不领薪饷,“自带干粮去办公”;广大苏区群众勇往直前、不遗余力地支援革命事业、支援前线战争,最后一碗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子送到战场上,为中央苏区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

  用苏区精神铸魂育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用伟大的苏区精神铸魂育人,就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要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积极投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的接续奋斗者。

  要培养广大青年学生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培育和发展起来的,艰苦奋斗和勇于斗争是其深厚的底蕴。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今天的中国,正在进行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场斗争面临的形势异常错综复杂,各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交织在一起,因此,既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又要掌握过硬的斗争本领。新时代,广大青年学生要大力坚持和发扬苏区时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定斗争意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魄奋勇搏击、迎难而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要培养广大青年学生开拓创新的素养和能力。苏区精神中的争创一流,就是开拓创新的生动写照。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后,我们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新发展阶段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道路的现代化。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广大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不懂就学,不会就练,没有条件就努力创造条件。”“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作者系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