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认识和识别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国家。在中国,秦汉以前,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大夫的封地称为“家”,而天子的统治区域则是“天下”。秦统一中国以后,“国家”遂与“天下”通用。但当时还不知道天下到底有多大,更不知道天下其实是由许许多多国家组成的。

从文字来说,在汉语中,“国”字经历了长期的演化过程。最初是“或”,即“域”的古字。到了周代晚期的金文,外面加了个“囗”,成“國”,表示地域疆土的范围。后汉出现简化的“囯”字,“囗”里一个“王”,突出了王权色彩。魏晋六朝时代,在镜铭刻文里又出现了“囻”字,“囗”里一个“民”,体现了以民为国的思想。近代的“太平天国”,虽是造反,但依然追求王权,所以曾大量使用“囯”字。

20世纪50年代中期汉字简化时,统计“国”的异体字有40多种,怎样规范和简化,成为一个需要确定的问题。“囯”历史悠久,容易书写,太平天国曾经使用,但其义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相悖。“囻”体现国以民本的理念,也曾在民国时期用过,但过于生僻。于是郭沫若提议,在“囯”里面再加一个点,成为“国”,即“囗”里为“玉”,意即“祖国美好如玉”。从此以后,简化汉字通用的就是“国”字了。

“国”字形意,长短皆有。“囗”里含“玉”,表达了赞颂之意。但如果解释为王者腰上携了颗印玺,也未尝不可,依然有王权痕迹。

而繁体的“國”字,则有着丰富的内涵,更体现着国家本义。其中的“或”字,左侧底部一提,原先是一横,指土地;横上为“口”,即为人口、居民;旁边的“戈”,是兵器,指用武力保卫;框起的“囗”,即为边界。这些寓意,恰好构成了现代国家的基本要素。

而且,原先的“戈”,曾经在“囗”外,后来被框进了“囗”,这也正符合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只能用于保卫国土,而不能越出疆界对外扩张的国际法原则。

到了近现代,人们对国家的认识愈益完整和深刻了。在现代国际舞台上,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国家,有四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固定的领土,二是定居的居民,三是合法的政府,四是完整的主权。所谓国家,就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包含这四大要素的人类社会共同体。

固定的领土,是国家的基本要素。最初主要指居住的土地, 但现代,包含领土、领海、领空三大方面。或者说,领土本身就包含土地、水域、空域三大方面。

定居的居民,是一个国家政治权力合法性的唯一来源。在确认国籍的情况下,定居的居民即为“公民”。公民不是王权的奴隶,而是国家的主人。

合法的政府,即得到居民认可、合法地掌握着政治权力的国家统治和管理体系。

完整的主权,就是国家独立处理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主权具有明确的排他性,是由建立在人民授权基础上的政府组织行使和代表的。

这样的国家,多数是当地居民的祖居地,所以,这种国家也经常被当成祖国,并时常与祖国通用或混淆。这种作为一定人们的祖居地和现代国际法主体的国家,内涵比较完整,界定比较清楚,使用比较规范。

过去在政治学里,通常称国家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工具”。这里的国家,实际上指的是国家的政权体系,而不是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也不是通常所说的“祖国”意义上的人类社会共同体。

人类学意义上的国家,是一定人们的祖居地和生活共同体。

政治学意义上的国家,则是一个政权体系。这两种含义有联系,也有差别。既不能分割,也不能混淆。

多年来,我们常常使用1949年“建国以来”的表述。这种表述,习惯使然,有其缘由,但没有辨识清楚国家的上述三种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一种新的国家政权体系,是1949年建立的;但作为祖居地和国际法主体意义上的“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不能说1949年才建立。所以,2017年,党的十九大修改党章时,将原来的“建国以来”,全部改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这一修改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但非常重要。政治学意义上的国家政权体系,还有管理形式和结构形式的划分。管理形式即指以何种形式实行统治和管理。就此,世界上大致有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总统制、内阁制、委员会制等。这些制度形式,可划分为民主与专制两大基本类型。而结构形式,则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如单一制国家或如邦联、联邦制国家等。

国家政权体系通常由一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确认,受到国家强制力的维护。各国的历史条件、传统习惯、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不同,政权体系也纷繁多样,即使本质相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国家形式。

截至2017年,世界上有198个国家被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其中193个为联合国会员国。

(本文摘编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共和国识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