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7日,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开宣布,要出兵朝鲜、中国台湾,并援助在越南的法军,从三个方向对中国形成威胁。面对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威胁新生政权安全的行径,刚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奋起抗击以保家卫国。

出兵朝鲜是一项伟大的战略决策

面对美国从朝鲜、中国台湾、越南以“三把刀”插向中国,中共中央从1950年7月便开始研究进行较量的战场。由于当时中国没有可使用的海、空军,没有能力在台海同美军作战,毛泽东同志确定了“三有利”的朝鲜战场——最有利于发挥我陆军优势、最有利于后勤供应、最有利于得到苏联支援。

朝鲜战争开始时,是其本国的内战,因美国入侵才变成国际战争。毛泽东同志认为美国占领朝鲜,会严重威胁我国工业中心东北,并将控制南满电力,国内反动势力也会乘机响应,恢复经济和进行建设就都很难展开。中国若在这场斗争中表现出忍让退缩,势必会使美国更为嚣张,严重影响到刚刚宣布“站起来了”的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自1950年10月1日起,中共中央在中南海毛泽东同志住所连续举行会议,政治局成员和有关方面的领导人陆续到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否出兵朝鲜作战”。10月2日,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致斯大林的电报中表示,我们决定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援助朝鲜同志”,这一电报写好后,据查并未发出。此后,中共中央还在争取最后一线希望来避免中美双方交战。

由于当时中美两国实力相差极为悬殊,美国军政首脑对新中国的力量,持傲慢的轻视态度。美国发现苏联毫无出兵干涉的迹象后,杜鲁门向麦克阿瑟发出指示称:“今后中国共产党要是不事先声明就在朝鲜任何地方公开或隐蔽地使用大量的部队,你应该根据自己的判断,只要在你控制下的部队有可能获得胜利,你就继续行动。”

面对严峻形势,出于对国家负责的态度,中共中央的领导成员对出兵的利弊充分阐述了自己的意见,毛泽东同志从他非凡的胆略出发,在让到会同志充分摆出不利条件后,仍从两分法来看待出兵问题,认为美国也有致命的弱点。美国驻军欧洲、亚洲许多国家,历史上还没有过这样长的战线,其战略重点又在欧洲,主要对手是苏联,投入朝鲜的力量有限。同时,美国军队进行的是不义之战,士气不高。我们有广大人民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朝鲜又临近我国,便于发挥我军的长处。

1950年10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统一”朝鲜的决议;次日,毛泽东同志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速向朝鲜境内出动。”毛泽东同志下定出兵决心后,因苏联不履行为中国入朝部队提供空中掩护的承诺,入朝行动曾两度推迟。1950年10月18日,毛泽东同志主持中央会议再度研究出兵问题,当日最后下定决心,会议确定入朝部队于次日出动。

历史雄辩地证明,毛泽东同志决定出兵朝鲜,将革命胆略和科学态度相结合,既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同时也充分显示出爱国主义精神指导下的保卫祖国的气魄。毫不夸张地说,抗美援朝战争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历史复兴的重要心理支撑点。这一伟大战略决策的功绩,将永垂于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