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 习近平主持会议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2021-01-21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就中老抗疫合作同老挝人革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互致问候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6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中老抗疫合作向老挝人革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致口信。 习近平表示,很高兴收到总书记同志热情友好的来信。得知中国对老挝抗疫援助发挥了积极作用,我深感欣慰。在此,我代表中国党、政府、人民,对老方在以总书记同志为首的老挝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疫情防控工作阶段性胜利表示衷心祝贺。中方愿同老方加强抗疫合作,相信在中老双方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取得这场抗疫斗争的最终胜利。 我高度重视发展中老两党两国关系,愿同你一道努力,推动落实好双方重要共识,稳步推进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此前,本扬就中国支持老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向习近平总书记致感谢信。本扬表示,应老方请求,中国党和政府遵照总书记同志的指示精神,迅速派出抗疫医疗专家组来到老挝,并提供大量防疫物资和救治药物,帮助老挝开展疫情防控和病患救治工作。中国对老抗疫援助,充分体现了老中两党、两国、两国人民之间源远流长的亲密友好情谊和兄弟同志般的合作互助关系,生动诠释了老中命运共同体精神,为老挝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谨代表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老挝政府和各族人民并以我个人名义,向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同志,并通过您向长期重视、关心和支持老挝党、政府和各族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政府和兄弟的中国人民,致以诚挚感谢和崇高敬意。 祝兄弟的中国人民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祝老中传统友谊、长期稳定的老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老中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巩固发展、开花结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 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安排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强调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 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
新华社银川6月10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全国“两会”工作部署,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考察。这个社区常住居民13000多人,其中近一半是少数民族群众。社区广场上,习近平同居民们亲切交流。他说,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各族群众携手并进,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体现了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和政府持续不断努力,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不懈奋斗,今后的日子一定会更好更幸福。(文字记者:张晓松 朱基钗 摄影记者: 鞠鹏 谢环驰 燕雁)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 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成熟一项推出一项,行稳致远,久久为功。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全党要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闭幕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2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公布这部法律。大会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总书记的12个字 布局一盘大棋
习近平总书记24日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的基本方针。疫情防控中暴露的“短板、漏洞、弱项”,到底该怎么补、怎么堵、怎么强?这12个字中,蕴含了深刻思考。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栗战书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民营企业要在不断破解难题中前进
刷新重试诊断code:vid:uuid:requestId:播放时间:00:00 / 00:00确认取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3日上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联组会上,刘永好委员围绕民营企业化危为机作了发言。习近平在听取发言后说:“民营企业在中国这个希望的田野上,开始确实是一片荒芜。但是到今天,民营企业发展到如此之规模,起到当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此之贡献,确实是很了不起的。我们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斗,不断地去克服困难。”监制丨申勇记者丨史伟 王鹏飞 邢彬 李炜 彭汉明摄像丨李铮 石伟明 王哈男 张晓鹏 段德文 杨立峰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讲了一个“金扁担”故事
会场上,听到刘永好委员在发言中表示,今年新希望集团将新增两万人就业,习近平总书记插话问道。 “养猪、食品加工和物流。今年5月以前新招了一万人,打算再招一万人。” 疫情之下,民营企业遭遇一场大考。刘永好做了一份调研。民营企业的产销、投资、就业……一项项、一桩桩,从工厂车间带到了两会会场。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在主席台就座 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栗战书主持大会 听取关于民法典草案的说明、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习近平步入会场。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气氛庄重,主席台帷幕正中的国徽在鲜艳的红旗映衬下熠熠生辉。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栗战书主持大会。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王晨、曹建明、张春贤、沈跃跃、吉炳轩、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陈竺、王东明、白玛赤林、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武维华、杨振武在主席台执行主席席就座。 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栗战书主持大会。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应出席代表2956人。22日上午的会议,出席2897人,缺席59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上午9时,栗战书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场全体起立,高唱国歌。 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栗战书主持大会。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栗战书在主持会议时说,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中,一批医务人员、干部职工、社区工作者等因公殉职,许多患者不幸罹难。我们对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表示深切悼念。 随后,全体与会人员向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 根据会议议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八个部分:一、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二、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三、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四、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五、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六、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七、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八、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 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李克强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卓绝努力并付出牺牲,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当前,疫情尚未结束,发展任务异常艰巨。要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李克强对2019年和今年以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民生进一步改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疫情防控中,我们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 李克强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努力改进工作,切实履行职责,尽心竭力,不辜负人民的期待。 李克强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但我们有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经济基础、巨大市场潜力,亿万人民勤劳智慧。只要直面挑战,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 李克强说,综合研判形势,我们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重大金融风险有效防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李克强说,“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今年已过去近5个月,下一阶段要毫不放松常态化疫情防控,抓紧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出台的政策既保持力度又考虑可持续性,根据形势变化还可完善,我们有决心有能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李克强还就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国防和军队建设,香港、澳门发展和两岸关系,以及我国外交政策作了阐述。 根据会议议程,大会审查国务院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作关于民法典草案的说明。说明指出,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说明介绍了编纂民法典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说明指出,编纂民法典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有关中央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结实践经验,适应时代要求,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完备的民事法治保障。 根据说明,草案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说明还介绍了草案的主要内容。 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王晨作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说明指出,香港回归以来,国家坚定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同时,“一国两制”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新的风险和挑战。当前,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国家安全风险日益凸显。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香港目前形势下,必须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改变国家安全领域长期“不设防”状况,在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轨道上推进维护国家安全制度建设,加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确保香港“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 说明指出,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把维护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维护国家安全制度建设和执法工作,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必须遵循和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决维护国家安全,二是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三是坚持依法治港,四是坚决反对外来干涉,五是切实保障香港居民合法权益。 说明介绍,决定草案分为导语和正文两部分,导语部分扼要说明作出这一决定的起因、目的和依据,决定草案正文部分共有7条。说明还对决定草案的具体内容作了介绍。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丁薛祥、刘鹤、许其亮、孙春兰、李希、李强、李鸿忠、杨洁篪、杨晓渡、张又侠、陈希、陈全国、陈敏尔、胡春华、郭声琨、黄坤明、蔡奇、尤权、魏凤和、王勇、王毅、肖捷、赵克志、周强、张军、张庆黎、刘奇葆、帕巴拉·格列朗杰、董建华、万钢、何厚铧、卢展工、王正伟、马飚、陈晓光、梁振英、夏宝龙、杨传堂、李斌、巴特尔、汪永清、何立峰、苏辉、郑建邦、辜胜阻、刘新成、何维、邵鸿、高云龙,以及中央军委委员李作成、苗华、张升民等。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列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列席大会。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解放军有关单位、各人民团体有关负责人列席或旁听了大会。 外国驻华使节旁听了大会。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京开幕,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到会祝贺,汪洋作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张庆黎主持,郑建邦作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2021-01-22 09:00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