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习近平对禁毒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持厉行禁毒方针 打好禁毒人民战争 推动禁毒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会议23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代表党中央,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禁毒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慰问。
2021-01-21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对全军战略管理集训作出重要指示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 经中央军委批准,全军战略管理集训近日通过电视会议系统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举办全军战略管理集训很有意义,要精心组织好。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着力更新管理理念、提高战略素养,着力健全完善战略管理制度机制,着力推进我军建设“十三五”规划落实和“十四五”规划编制。军委机关各部门、各大单位要搞好集训成果学习运用,努力提高战略管理水平,不断推动我军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1-01-21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 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安排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11日晚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通电话。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向全国各族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的祝贺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的祝贺!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全党要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闭幕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2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公布这部法律。大会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弘扬西迁精神 矢志爱国奋斗
百廿年来,从“兴学强国”到“西迁精神”,西安交通大学深深植下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基因,走出了一条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大学之路。爱国奋斗,是激励一代代交大人前赴后继、不懈奋斗的根本动力,是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社会和谐,勇于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
2021-01-14 09:00中国青年报 -
传承西迁精神 智慧奉献祖国
干训网深耕干部教育培训14年,为全国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干部培训师资、红色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党政干部培训课程等,咨询电话:400-6007-016
2021-01-14 09:00互联网 -
西迁精神永放光芒
干训网深耕干部教育培训14年,为全国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干部培训师资、红色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党政干部培训课程等,咨询电话:400-6007-016
2021-01-14 00:00互联网 -
弘扬西迁精神 矢志爱国奋斗
百廿年来,从“兴学强国”到“西迁精神”,西安交通大学深深植下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基因,走出了一条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大学之路。爱国奋斗,是激励一代代交大人前赴后继、不懈奋斗的根本动力,是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社会和谐,勇于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西迁精神就是爱国奋斗精神,我们要深刻领会其所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在心中高高扬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旗帜,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深刻认识爱国奋斗精神的历史逻辑 交通大学自诞生起就“为民族而生、为时代而生”。甲午战争前后,一些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开办新式学堂的设想。1896年,盛宣怀以“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主张创建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开启了中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新篇章,也奏响了爱国奋斗的序曲。 交大人爱国奋斗的精神气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得到了提升和绽放。1955年,交通大学坚决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主体内迁西安,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听党指挥跟党走”为精髓的西迁精神既崇高又平凡,既特殊又普遍,它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中国文化发展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西游”一直寄托着中华民族开拓、融通的情结。特别是在张骞出使西域后,打开了一扇如此重要的大门——丝绸之路。从此,悠长的岁月里,丝绸之路在世界几大古老文明之间,搭建起交流对话的桥梁,承担了世界文明主轴这一伟大的历史作用。 随着近代以来东南沿海工商业的繁荣,黄河中上游,西北大陆,迟滞已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要积极寻找新生命,成长新力量,培养持续和谐发展的增长极。因此,使西部与东部发生对流,力求平衡充分发展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大学,作为知识分子云集之高地,原始创新聚集之场所,青年才俊成长之起点,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全民学习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强国中理应承担重大使命。交大西迁正是新中国不断开拓发展的完美赓续。与此同时,建设和发展好西安交通大学,其当代价值愈益凸显。 深刻领会爱国奋斗精神的理论逻辑 一个大学的精神,一要溯其历史,观其由来演进;二要看其教育理想的建立和实施。在西安交通大学的教育理想中,从历史到今天,爱国奋斗毫无疑义地处于核心地位,是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凝练表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砥砺前行。 交通大学从创建南洋公学,拓荒蒙昧以造就“桢干大材”,到唐文治培养“领袖人才”“奇才异能”,以“第一等人才观”陶冶学生品行,办出“中国第一大学”的努力,再到叶恭绰、淩鸿勋、蔡元培、黎照寰等多位校长秉持“造就交通专门人才、力图高深学术之发展”的宗旨,办出一流工业大学的实践,无不体现出交大人爱国奋斗、争创一流的气魄胸襟。迁校西安后,交大人擎起“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大旗,彭康校长提出西安交大“要赶上世界最好大学”“要多培养几个钱学森”,这是交大一贯坚守的追求卓越思想的体现。交大人在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中,不断砥砺前行、奋勇拼搏,塑造出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西迁精神。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征程、新使命,交大人深刻认识到爱国奋斗是激扬新时代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必然要求,自觉将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勇于担当、奉献国家。学校进一步明确了“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定位;进一步丰富了西迁精神的新内涵,开展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旗帜的活动;倡导和做强具有时代特征和交大特色的奉献报国的使命文化、严谨精致的卓越文化、开拓进取的创新文化、团结互助的团队文化,铸就了新时代交大人的精神风骨和优秀品质。 深刻理解爱国奋斗精神的实践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应当理解为立足国家社会发展的现实,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对于西安交通大学来说,就体现在“扎根西部”的办学定位。60多年来,西安交大已经为国家培养了超过27万的各类人才,其中40%的毕业生在西部就业。“十三五”期间,学校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工程”,为国家尤其是西部输送更多更优秀人才。这所大学的专业、技术和声望,成为西北发展的引擎与基石。一所大学的兴衰变化,无不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密切。在这个意义上,定在中国的西北部建设一所“双一流”大学,是影响深远的国家战略,是对西北地区发展面貌、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脱胎换骨的全面变革。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交大人始终怀着向世界高等教育顶尖水平看齐的抱负。在全球化竞争的时代,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才能真正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2019年,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拔地而起,旨在打造“国家级学镇”推动城市群融合,打造争创“双一流”的“集团军”,发挥“一带一路”桥头堡的自身优势,探索建立校区、社区、园区“三位一体”式的21世纪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形态,努力做好西部高校向世界一流迈进的“引领者”。 新时代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实践,不仅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民族复兴大业,也在向世界不断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今天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正扬帆入海、百舸争流,努力成为中国在全球竞争中的关键引擎和动力,为世界教育和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初心引领未来,使命呼唤担当。西安交通大学将牢记总书记发扬好西迁精神的嘱托,继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把握教育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铁肩膀”“硬腰杆”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奋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大师名流荟萃、莘莘学子神往、栋梁之材辈出”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
2021-01-14 09:00中国青年报 -
传承西迁精神 智慧奉献祖国
一封汇报书信,引出一段历经60余载的精神传承;一次重要批示,掀起一股弘扬奉献报国精神的行动热潮。数九寒冬,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心中却充满了澎湃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人们关注到了一个光荣的群体——交大西迁老教授,还有他们身上迸发出的一种闪光的精神——“西迁精神”。
2021-01-14 09:00互联网 -
西迁精神永放光芒
2017年11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学15位老教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会和弘扬奉献报国精神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对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祝大家健康长寿、晚年幸福。也希望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2021-01-14 09:00互联网 -
向秀丽:舍身救火的巾帼豪杰
“向秀丽,爱集体。投身烈火,防止爆炸,救了全厂,英勇牺牲了自己……成千封信从全国各地,送来慰问你。向秀丽,你当得起这样的深情厚意。”一首《向秀丽歌》道出了人民群众对这位革命烈士的怀念之情。
2021-01-14 09:00南方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