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崭新意蕴与当代价值
劳动模范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楷模,他们身上承载和彰显的劳模精神一直发挥着引领作用,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精神内涵,充分展现了我国新时代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高度自信,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深刻把握劳模精神的崭新意蕴与当代价值,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良好风尚。
2020-04-28 09:00红旗文稿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获评2020年度优秀法治研究基地
12月28日,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印发《关于表扬2020年度优秀法治研究基地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表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等3家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
2021-01-18 00:00 -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凝聚新时代爱国奋斗强大力量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广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纲要》部署要求,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开创新局面,为广东努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凝聚磅礴力量、鼓舞强大斗志。
2020-07-23 09:00人民日报 -
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每当中华民族面临危机危难,总有一股绵延不绝的爱国主义精神力量在推动着我们民族奋勇向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和人民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凝聚全民族力量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
2020-05-22 09:00中国社会科学报 -
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
2020-03-24 09:00光明日报 -
弘扬大别山精神 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河南省信阳市是大别山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铸就了“28年红旗不倒”的历史丰碑,锻造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信阳,提出了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论断,作出了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重要指示,为老区信阳加快振兴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信阳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统筹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硬仗”,奋力夺取“双胜利”提供了强大动力。
2021-01-14 09:00光明日报 -
弘扬“红船精神” 脚踏实地加油干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深情回顾了我们党百年奋斗史,强调我们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豪情满怀的宣示、语重心长的嘱托,鼓舞人们弘扬“红船精神”、脚踏实地加油干,激励着中华儿女斗志昂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0-12-20 09:00吉林日报 -
红船精神: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发表《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的署名文章,将“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2020-12-20 09:00人民论坛网 -
立足新时代把握“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观察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99年的光辉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一个引领时代精神并不断开创时代新局面的政党,“走在时代前列”,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概括和阐述“红船精神”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走在时代前列”的“引领”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新时代视野深入理解和把握“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是我们体会中国共产党引领新时代、走在时代前列的一个基本视角。
2020-12-20 09:00光明日报 -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五位专家获中国医师协会“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系列大奖
1月10日,由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社主办的第六届医学家峰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了“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系列奖项,附属同济医院五位专家获奖。 同济医院肿瘤科主任袁响林教授荣获“十大医学先锋专家”
2021-01-14 00:00 -
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发挥法学研究“国家队”优势获中国法学会表扬
12月28日中国法学会发布《关于表扬2020年度优秀法治研究基地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包含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在内的三家2020年度优秀法治研究基地进行了表扬。
2021-01-13 00:00 -
河北石家庄:党员干部下沉社区防控一线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河北石家庄市委市直工委积极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防控一线,全力维护保障人民群众居家生活秩序,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在从严从实从快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中走在前、作表率。(石家庄市委市直工委供图)
2021-01-12 00:00石家庄日报 -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大力弘扬中国精神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论述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强调要把中国精神作为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弘扬西迁精神、抗战精神、抗疫精神、特区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伟大精神,大大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精神谱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开辟光明美好未来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2020-12-20 00:00中国纪检监察 -
在抗击疫情中淬炼中国精神
中华民族具有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品格。在任何磨难面前,中国人民都不会畏惧退缩,而是能迸发出惊人的精神力量,负重前行,攻坚克难,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今年以来,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国精神为抗击疫情注入强大动力,抗击疫情的斗争再一次淬炼中国精神。
2020-12-20 00:00人民日报 -
中国精神的新时代意蕴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中国精神生长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进步的历程中,早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性格特质和意志本色。习近平总书记曾用“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阐释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这一科学论述是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继承升华,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努力探索的实践总结,照亮了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道路。
2020-12-20 00:00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