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习近平和湖北的故事
2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 荆楚大地,有着总书记深深的牵挂。 他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战“疫”,日夜惦念着湖北和武汉人民安危;他数次赴湖北考察调研,心系湖北发展…… 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全市景观照明开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一份日与夜的牵挂:“可以打电话直接和我说”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湖北和武汉,是这次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也是习近平最深切的牵挂。 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南海怀仁堂。习近平和其他6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坐在一起。“本来想是让大家过个好年。现在疫情形势紧急,不得不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来研究部署这个问题。”习近平表情凝重地说,“大年三十我夜不能寐。” 当天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决定,党中央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防控一线工作。 “指导组有什么情况、有任何需要,可以打电话直接和我说。”习近平日夜牵挂湖北、武汉的疫情,对中央指导组先后作出上百次重要指示,为有效指导疫情防控提供了根本遵循。 这是习近平在东湖新城社区考察时,向在家隔离居住的居民挥手致意、表示慰问。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一声诚挚的礼赞:“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 “我是来看望慰问湖北人民和武汉人民的!” 3月10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盛赞武汉和武汉人民:“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为你们而感动、而赞叹!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 人民,在习近平心中重千钧。一声声感谢,道出了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在武汉,习近平与患者视频连线,鼓励他们战胜病魔。他多次强调,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在习近平心中,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要求。 习近平还实地察看社区卫生防疫、社区服务、群众生活保障等情况,特意叮嘱“武汉人喜欢吃活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多组织供应”。 这是习近平在东湖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同社区工作者、基层民警、卫生服务站医生、下沉干部、志愿者等亲切交流。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一封特殊时刻的回信:“你们好,来信收悉” 4月8日,武汉重启。 这一天,习近平回了一封特殊的信。 “你们好,来信收悉”,在回给武汉东湖新城社区全体社区工作者的信中,习近平再次肯定城乡广大社区工作者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斗争中,全国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坚守一线,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回信中,习近平说:“我从武汉回来后,一直牵挂着武汉广大干部群众,包括你们社区在内的武汉各社区生活正在逐步恢复正常,我感到很高兴。” 之前,习近平曾在武汉市东湖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同社区工作者、基层民警、卫生服务站医生、下沉干部、志愿者等亲切交流。 在武汉重启时,习近平在回信中勉励广大社区工作者,为彻底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再立新功。 2018年4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座谈会前,习近平于24日下午在三峡大坝坝顶察看三峡工程和坝区周边生态环境。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一次为母亲河做“体检”的座谈会:“既治已病,也治未病”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长江经济带集聚的人口和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均占全国40%以上,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在习近平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的第二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武汉举行。在座谈会上,习近平生动讲述了正确把握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五组关系。 “治好长江之病还是用老中医的办法,追根溯源、分类施策。开展生态大普查,系统梳理隐患和风险,对母亲河做一个大体检。” “祛风驱寒、舒筋活血、通络经脉,既治已病,也治未病,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 快与慢、加与减、破与立、当下与长远,习近平妙用比喻,讲述深入浅出。 2018年4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三峡大坝,详细了解三峡工程建设、发电、水利、通航、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情况。这是习近平视察左岸发电厂中央控制室。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一番关于“大国重器”的感慨:“化缘是化不来的” 三峡工程举世闻名,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电工程。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来到三峡坝区,察看三峡工程和坝区周边生态环境。顶着如织细雨,习近平看得细、问得细。 在大坝左岸电站,习近平同技术人员、劳动模范、工作人员代表亲切交流。望着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庞,望着载入史册的伟大工程,此情此景,总书记充满了感情: “我感到很激动,信心倍增。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复兴,必须靠我们自己砥砺奋进、不懈奋斗。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通过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试想当年建设三峡工程,如果都是靠引进,靠别人给予,我们哪会有今天的引领能力呢!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会是欢欢喜喜、热热闹闹、敲锣打鼓那么轻而易举就实现的。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2013年7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北调研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和当前经济运行情况。21日上午,习近平冒雨来到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考察。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一张考察照片:风雨中那从容的步履 2013年7月,习近平来到武汉考察,一下飞机就冒雨来到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 习近平卷起裤腿,打着雨伞,向工作人员了解物流等情况。谈了10多分钟,雨水打湿了他的衬衫。这张冒雨调研的照片,顿时成为刷屏照。 正是在这次考察期间,习近平首次提出正确处理改革的“五大关系”问题——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动员令。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经济化危为机开出辩证之方
22日下午,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出“在应对危机中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23日上午,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又明确指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这位代表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谈人民至上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今天上午,代表通道上一位来自湖北的全国人大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让我印象深刻。”22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同大家提到这样一个细节。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京开幕,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到会祝贺,汪洋作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张庆黎主持,郑建邦作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向秀丽:舍身救火的巾帼豪杰
“向秀丽,爱集体。投身烈火,防止爆炸,救了全厂,英勇牺牲了自己……成千封信从全国各地,送来慰问你。向秀丽,你当得起这样的深情厚意。”一首《向秀丽歌》道出了人民群众对这位革命烈士的怀念之情。
2021-01-14 09:00南方杂志 -
刘胡兰: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在英烈的故乡,刘胡兰烈士的英名与事迹深深铭刻在当地干部群众心中,她信仰坚定、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了几代人,并同毛泽东主席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起,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励精图治,奋勇前进。
2021-01-14 09:00互联网 -
“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刘胡兰,一个伟大的名字,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女英雄,一位为革命事业而英勇献身的共产党员。她牺牲时年仅15岁,是已知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但她在敌人屠刀面前又是那么的坚定和从容,大义凛然,铁骨铮铮。正因为如此年轻和英勇,刘胡兰的牺牲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她为革命献身的精神更是有着跨越时代的感召力量。
2021-01-14 09:00互联网 -
刘胡兰壮烈牺牲前前后后
她——一个15岁的农村姑娘,她——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挫败了敌人的罪恶阴谋;她以自己青春的热血,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当年,在刑场上,她用怎样的行为吓破了敌人的胆,震撼了人民的心?
2021-01-14 09:00互联网 -
兵团精神:屯垦戍边铸忠诚 开拓进取谱新篇
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部队:他们不列入军队编制,不拿军饷,不穿军装,永不换防。66年来,为了国家的安宁、民族的兴旺、边疆的繁荣,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开发史上的奇迹,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建设祖国、守卫边疆的赞歌。
2021-01-14 09:00光明日报 -
在抗疫阻击战中彰显兵团精神
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代兵团人经过长期拼搏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兵团人在信念、意志、觉悟、境界、品格、作风等方面精神聚合的反映。
2021-01-14 09:00兵团日报 -
让兵团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更要在深刻理解兵团精神丰富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继续弘扬兵团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2021-01-14 09:00兵团日报 -
大力弘扬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
新疆地大物博,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必须融入新疆、了解新疆、奉献新疆,才领悟到新疆精神。同样,只有你融入兵团、了解兵团、奉献兵团,才有可能感受兵团精神。模范履行职责使命,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就要大力弘扬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
2021-01-14 09:00互联网 -
兵团精神的提出和弘扬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兴起,中央提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兵团党委提出用周恩来总理1965年给兵团的题词“高举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旗帜,备战防边,生产建设,民族团结,艰苦奋斗,努力革命,奋勇前进”作为兵团精神主要内容的初步方案。
2021-01-14 09:00互联网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人 天山南北创奇迹
曾经,在一望无际的亘古荒原上,兵团人建起一座座新城,一个个以“八一”、“七一”命名的企业在新疆现代工业史上留下辉煌篇章,一片片阡陌纵横的良田给新疆现代农业留下永不消失的绿洲。
2021-01-14 09:00互联网 -
华东政法大学年轻干部培训班结业
12月13日下午,2019年度年轻干部培训班学员论坛暨培训结业仪式在松江校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叶青出席讲话。
2021-01-22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