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弘扬焦裕禄精神,凝聚新时代中国力量
习近平始终强调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他曾动情地说,我们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禄同志事迹教育成长起来的,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考察时指出,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
2021-02-17 09:00光明网 -
雷锋精神在全民战“疫” 中的五大体现和四大功能
3月19日,向来“眼睛向上从贵”的美国三大畅销杂志之一——《时代周刊》,破天荒地“眼睛向下”:北京外卖小哥、一个普通的志愿者高治晓,作为唯一的华人面孔、一位拥有“非凡的使命感”的抗疫新星,上了该刊封面。
2021-02-16 09:00学习强国 -
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
习近平同志指出,焦裕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要求我们自觉把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
2021-02-16 09:00互联网 -
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编者的话:雷锋具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
2021-02-16 09:00互联网 -
杨善洲精神的历史解读和精神探源
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用一生唱响了共产党人的正气歌,他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和优秀,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2021-02-16 09:00人民网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精神”的重要论述
浙江老百姓聪明,干部精明,出的招数很高明。其背后是浙江的人文优势,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浙江精神”在起作用。早在10万年前,浙江大地就有原始人类活动的足迹。
2021-02-15 09:00学习强国 -
习近平: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
浙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浙江精神世代传衍,历久弥新,始终激励着浙江人民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2021-02-15 09:00浙江日报 -
用浙江精神凝聚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浙江精神是浙江的“根”和“魂”,是推动浙江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柱”,蕴含着浙江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初心愿望。秉持浙江精神,是全体浙江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命;传承好浙江精神,浙江就能始终以领跑者的姿态奋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
2021-02-15 09:00浙江日报 -
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中国人民同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斗争,表现出了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现在,这场斗争已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业绩。
2021-02-13 09:00互联网 -
新时代中国女排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时刻,中国女排以11战全胜的骄人战绩获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代表体育战线全体工作者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其英勇形象更是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
2021-02-13 09:00中国体育报 -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10月19日上午,当依旧身穿中国女排红色队服的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走进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笃志会堂时,会场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激动的欢呼声。虽然距离中国女排以11场全胜豪取第十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已过去20天整,但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的出现,还是迅速点燃起人们的热情。
2021-02-13 09:00中国妇女报 -
“中国女排”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融入中国人血液
原题: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 1981年11月16日,郎平(上左)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对阵日本队的比赛中扣球。 新华社发 黎启榕/摄 2019年8月4日,中国队获得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图为中国队球员在获胜后庆祝。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 背景介绍 / 中国女排,是中国各体育团队中成绩突出的体育团队之一。曾在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1982年和1986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五连冠”,又在2003年世界杯、2004年奥运会、2015年世界杯、2016年奥运会四度夺冠,共九度成为世界冠军。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总概括。其具体表现为: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她们在世界排球赛中,凭着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为国争光、为人民建功。 跨越大海,中国女排又一次踏上了世界大赛征程—— 9月14日至29日,女排世界杯在日本举行。中国女排包括朱婷、袁心玥等奥运冠军在内的16名队员随队出征,开启卫冕之旅。 中国女排的精神,就蕴含在一场场世界大赛、一次次巅峰对决中。 2019年6月6日,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香港站,中国女排在0比2落后意大利女排的情况下,一路逆转,最终3比2夺冠; 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逆转战胜塞尔维亚女排,拿到里约奥运会金牌; 2004年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不利情况下,奇迹般地连扳三局逆转战胜俄罗斯,第二次在奥运会女排比赛中摘得金牌; …… 从世界杯冠军到世锦赛冠军、从奥运冠军到亚锦赛冠军……中国女排以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创造奇迹、铭刻历史。 一个体育比赛项目,一种历久弥新的精神,留下了时代拼搏的印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团结战斗、永不言弃。 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说。 高高跃起、奋力扣杀,打出的球像重炮一样疾速凌厉,为球队拿下一个个关键得分点……这是20世纪80年代,郎平和中国女排给全世界观众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 在这之前的1978年的曼谷亚运会上,当教练决定让郎平担任主攻手时,引发了争议和担忧——名不见经传的郎平刚从业余体校被选进北京青年队时,身材瘦长,各项素质较差。 但郎平没有让人失望,经历了一年超乎寻常的极限训练后,在曼谷亚运会上几场关键比赛中,她的表现博得了满堂喝彩。 这样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中接续传承。 1981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折桂,这是她们拿到的第一个世界冠军;第二年,她们又在世锦赛夺冠。但在体育赛场上,挫折和考验如影随形。 1984年的洛杉矶,是郎平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在小组赛,她们1比3输给了东道主美国队。输球后郎平特别自责,之后她冷静思考分析,找出了发挥失常的原因。 决赛中,郎平和队友们再次与美国队相遇。有首战胜利余威,再加上主场之利,美国女排的姑娘们在赛前就异常活跃,俨然已是胜利者。在全世界瞩目下,郎平和女排姑娘们用一场漂亮的3比0,硬是把“挂在别人脖子上”的金牌摘了下来。 1981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上完成了5连冠,成为世界排坛第一支连续5次夺魁的队伍。在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中国女排成为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更是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腾飞的象征。 传承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精神 三个月前,女排的一场大逆转再次惊艳世界。 6月6日晚,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香港站结束了最后一场比赛,国际排坛的两支顶级强队中国女排和意大利女排狭路相逢。 开局连续失利,丢掉了前两局后,郎平临场指挥,中国女排的姑娘们重燃斗志,绝处逢生,最终3比2夺冠。 “真正让我们为女排骄傲的,不是一直胜利,而是从不放弃。”一位网友在赛后感动地写道。 从不放弃,始终贯穿着中国女排的过去和现在。 2004年,雅典奥运会。成为夺冠热门的中国女排面临重重困难:为中国女排夺得2003年世界杯的主力功臣赵蕊蕊受伤缺阵,中国女排亦在较早前的世界女排大奖赛宣告卫冕失败。 不过,中国女排在比赛中越战越勇,最后杀入决赛。面对强大的俄罗斯队,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最终以3比2逆转击败对手,时隔20年再次获得奥运会的金牌。 “每当我心情低落时,我都会找出女排在里约奥运会时的三场录像看看,八强斩落巴西,半决赛淘汰荷兰,决赛力克塞尔维亚登顶,每次看完我就热血澎湃,重新有了斗志。哪怕生活再艰难,我都要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谈及女排精神对自己的影响,一位女排球迷的话引发很多人的共鸣。 在前中国女排主教练俞觉敏看来,中国女排之所以能够获得一个又一个的好成绩,与女排精神密不可分。 “每个运动员到了这个团队后,她都会从老女排队员那里学到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传承下来后,自然会变成队员们前行的动力。这种精神说起来虽然似乎很空洞,但其实都是积累在每一堂训练课、每一次的大赛里。”俞觉敏说。 新一代中国女排延续梦想 和队友一起完成“五连冠”的壮举之后,郎平从运动场上退役,但她没有离开排球,开始了海外的学习和执教生涯。 1995年,当时的中国女排落到世界第八,郎平毅然答应从美国回国执教中国女排。这一年,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上获得亚军。 2013年,再度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郎平,面临的是比上次更困难的局面:女排在伦敦奥运会未能跻身四强,队伍人才断档、后备薄弱,甚至连基本功、心理素质都不过关,想出成绩难度极大。但郎平又一次证明了她“铁榔头”的坚决:“接!为何不接!30年前我可以,30年后依然没问题!” 有心如此,然而现实残酷。2013年9月,郎平重新执教不到100天时,中国女排在亚锦赛上先输泰国又输韩国,只拿到第四名,是30多年来的最差战绩。最困难的时候,郎平言传身教,以女排精神鼓励弟子们扛过去,并带给她们真正的竞技水平成长。 历史惊人地相似,奥运会再次成为郎平的“逆袭之战”。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小组赛败给荷兰、塞尔维亚、美国,仅以小组排名第四进入八强。然而,接下来女排姑娘们不仅力克东道主、上届冠军巴西队,还拿下荷兰,战胜塞尔维亚,夺得了那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枚金牌。 许多人与30多年前一样,再次因中国女排而感动落泪。 “我觉得我心中拥有梦想,有目标和追求。选择了排球的职业道路,能取得成绩,是对自己辛苦付出的回报,我们会尽我们的力量去争取每一场球的胜利,争取最好的成绩。”在排球生涯取得诸多成绩和荣誉后,当今的中国女排队长朱婷多了几分深刻体会,“在中国女排这个集体里,女排精神的传承是激励我取得进步的原因。” / 记者手记 / 我们赞美女排精神、追随女排精神,其实也是在追寻自己不忘初心、奋斗到底的人生价值。观看比赛时,我们欢欣鼓舞、感动振奋,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是自己的观众,一样需要面对竞争,为了更好的未来奋斗。 “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女排精神连着时代发展,反映着时代精神。从起点到低谷,从低谷到高峰,中国女排有自己不变的底色,有接续传承的精神。女排精神对我们每个人最深刻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永远斗志满满,从不轻言放弃。(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韩亚聪)
2021-02-13 09:00中国妇女报 -
女排精神:推动民族复兴的英雄基因
在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以出色的表现,生动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为祖国争了光,为民族争了气,为奥运增了辉,为人生添了彩,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全世界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自信心。特别令人振奋的是,中国女排以荡气回肠的完美逆袭,为祖国赢得一枚弥足珍贵的金牌。
2021-02-13 09:00互联网 -
传承航天精神,建设航天强国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98年来,我们党始终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阶段,传承红色基因,汇聚磅礴力量,取得了辉煌成就,开创了伟大事业。无论是革命精神,还是航天精神,都是中国精神与红色基因的时代表达,都在相应的伟大斗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实现航天强国梦想,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必须把这些“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2021-02-12 09:00光明网 -
载人航天精神是托起中国梦的强劲之翼
作为中国古代艺术杰出代表的敦煌莫高窟壁画飞天,记载着中华民族探索宇宙的千年梦想。今天,经历岁月沧桑的中华民族,正在使祖先的飞天梦想在现实中精彩绽放——中国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地与天宫一号实现交会对接和组合体飞行,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梦想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021-02-12 09:00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