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金融科技指数发布四川居全国第六
11月24日,以“科技延展边界,金融重塑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金融科技发展峰会在四川成都天府国际基金小镇隆重举行。来自全球金融科技前沿的政府代表、学界专家和业界新锐齐聚蓉城,围绕金融科技发展态势、监管经验、应用场景等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度对话。
2019-11-25 00:00四川大学 -
【学习贯彻四中全会】习近平: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全文如下。
2019-12-04 00:00电子科技大学 -
多地降雪量突破历史极值,暴雪预警升级为黄色
人民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刘毅)1月6日,中央气象台将暴雪蓝色预警升级为黄色预警。预计1月7日以后,入冬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影响最大的这次雨雪天气过程将趋于结束。
2020-01-07 10:14人民网 -
李乐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导师,男,浙江吴兴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电讯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
2020-01-07 09:28 -
我校多项作品获国家级建筑设计大奖
日前,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2009-2019)获奖名单公布,我校建筑学院魏春雨团队主持设计的“中国书院博物馆”、“湖南大学研究生楼、理工楼、游泳馆建筑群”、“谢子龙影像艺术馆”等3项作品获奖,全国仅100项。
2020-01-04 00:00湖南大学 -
杜善义
辽宁省大连市人。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院长。
2020-01-06 16:53 -
林尚扬
林尚扬,福建厦门人,1932年3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我国著名焊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导师;哈尔滨焊接研究所研究员、技术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第四届秘书长兼IIW中国委员会主席,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0-01-06 16:49 -
谢礼立
谢礼立,男,汉族,1939年3月生于上海,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地震工程联合会会长,国际地震工程协会名誉理事等。
2020-01-06 16:48 -
张文显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法学评审组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法学学部召集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
2020-01-06 16:20 -
徐如人
1952年毕业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同年分配来吉林大学化学系任教,1979年晋升教授。曾任吉林大学化学系系主任、合成与催化研究所所长;现任国家教委无机水热合成开放实验室主任。1993年当选为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2020-01-06 16:19 -
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论坛会议在肥召开
2019年12月26日,中国(合肥)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论坛——合创汇系列活动的区块链主题活动在合肥高新区举办。
2019-12-27 00:00人民网 -
中科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2018年12月26日,中科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中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召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苏州大学时玉舫教授、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孙兵教授、清华大学吴励教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范祖森研究员、中国科大吴缅教授,特邀专家香港中文大学于君教授、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刘连新教授、山东大学高成江教授、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王红艳研究员、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马瑜婷研究员,中国科大科研部朱霁平副部长、中国科大生医部常务副书记魏海明教授、重点实验室主任田志刚院士和实验室部分成员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时玉舫教授主持。
2020-01-06 14:3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特色文化创意产业体系构建培训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促进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促进各类文化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培育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消费模式,用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当前,文化产业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在文化、科技等产业融合趋势突出的新时期,文化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升级,文化消费模式和需求发生变化,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也面临新的挑战。
2020-01-06 14:22 -
“四大空天工程”圆满收官
大块头儿有大智慧,大身板儿有大担当。中国科技工作者志存高远,怀揣推进科技创新、发展高技术产业、造福民众的梦想,致力于建造中国人自己的“大块头儿”和“大身板儿”。由大火箭、大客机、大运输机、大水陆两栖飞机等组成的“四大空天工程”无疑是其中最“硬核”的代表。几代中国科技工作者矢志不渝、努力奋斗,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将这些大梦想化为现实,书写了中华民族创新的豪迈史诗。
2020-01-06 00:00人民网 -
2019年汽车业国企改革苦辣酸甜故事多
四次流拍、跨界卖身、忍痛割肉、负债剥离、售壳退市、联手破局……回望2019年,汽车业国企改革故事里的事,既有说不完的悲欢离合,也有道不尽的苦辣酸甜。
2020-01-06 00:00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