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宣示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为全党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直抵灵魂的党课。总书记在瞻仰红船时指出,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2020-12-20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作出这样的战略判断,有着深刻的依据。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
2021-01-13 00:00学习强国 -
鲜活而充盈的中国精神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民族无精神不兴。像中华民族这样历史悠久、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卓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然有其深层的文化密码和强大的精神动因。
2020-12-20 00:00中国纪检监察报 -
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 书写新时代的史诗传奇
70年前,面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毛泽东同志这样说:“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70年后,面对盛世的人民共和国,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指出:“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回望走过的路,展望前行的路,我们倍感自豪,也倍加珍惜。70年的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由中国人民创造的。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也一定会在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实现。
2020-12-20 09:00成都日报 -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干训网深耕干部教育培训14年,为全国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干部培训师资、红色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党政干部培训课程等,咨询电话:400-6007-016
2020-12-20 09:00互联网 -
新时代红旗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红旗渠精神是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人类精神高地,已成为我们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成为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2020-11-16 09:00“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
红旗渠•太行山•中国梦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向全党郑重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政治号召。这意味深长的嘱托,让每一名共产党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回望我们党走过的漫漫征程,无论是跨过道道沟坎、战胜千难万险,还是凝聚万众意志、挥洒锦绣蓝图,都始终贯穿着我们党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2021-01-07 10:00学习时报 -
西柏坡精神永载史册
在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旧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医院12名援鄂抗疫新党员与老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新华社发
2020-12-20 09:00光明日报 -
弘扬西柏坡精神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再访西柏坡时指出,西柏坡“是立规矩的地方”,“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020-12-20 09:00光明日报 -
西柏坡精神与中国梦的实现
【内容摘要】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革命胜利的动力源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2020-12-20 09:00互联网 -
深刻理解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
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要把延安精神同新时代、新思想、新做法、新要求贯通起来,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干部教育的教材,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0-12-20 09:00延安日报 -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第六次会员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不仅成就了我们党的伟大事业,也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2020-12-20 09:00学习时报 -
把延安精神作为共产党员的精神底色
延安是屹立在黄土地上的历史丰碑,被誉为中国革命的圣地。这里孕育的延安精神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源远流长。“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
2020-12-20 09:00陕西日报 -
用延安精神筑牢党性修养根基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新生成的一整套无产阶级价值观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在延安精神的滋养和淬炼下,中国共产党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战胜的困难,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
2020-12-20 09:00学习时报 -
坚持党的领导 弘扬延安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创造出许多影响深远的精神力量,这些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就是其中的瑰宝。伟大的延安精神体现了我们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体现了我们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坚持不懈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延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面伟大旗帜,“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开辟了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新纪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时代课题艰辛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高高举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近年来,我们坚持每年举办全市领导干部读书班,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建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回头看”工作机制,坚持编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延安实践案例》,开展“学用新思想、奋进新时代”主题竞赛等,全市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情感自觉、行动自觉不断增强。 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确立和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无产阶级政党如果没有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的领袖,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凡是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得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延安时期,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党的七大在组织和思想上完全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有了这个成熟稳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们党是一个有着9191万多名党员、468万多个基层党组织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世界第一大党,我们党团结带领14亿多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治国理政任务和自身建设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情况之复杂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政党都无法比拟的。没有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就没有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就会导致各自为阵、各自为政,那就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当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践行“两个维护”,不是一句口号,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我们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提出的“五个扎实”和五项要求作为新时代追赶超越的行动纲领,持续做好“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篇文章,真抓实干、积极作为,能源产业占GDP比重由2014年的62.2%调整到2019年的49.6%;地方财政收入对石油工业的依赖度由60%下降到46.1%;三产服务业由21.9%上升为30.9%,累计退耕还林1077万亩,山川大地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变化,转型发展、追赶超越迈出坚实步伐。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延安时期,党的七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立党的根本宗旨写入党章,系统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工作方法,从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极大支持,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历史担当,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特别是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2012年以来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了坚实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得到人民信赖和拥护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党带领亿万人民不断创造奇迹的成功秘诀。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要站稳群众立场、践行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2015年以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尽锐出战、精准发力,贫困人口由2014年年底的7.62万户、20.52万人下降到2019年年底的5062户、8745人,贫困发生率由13.2%下降到0.57%,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 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持续推进自我革命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延安时期,在错综复杂的革命斗争中,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成为党的事业的大敌。经过充分准备,我们党开展了整风运动,提出厉行廉洁政治的主张,严肃查处了违法违纪分子,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良好社会氛围,“延安作风”和“西安作风”的巨大反差让许多民主人士感叹:“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要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坚决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现象作斗争。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作风建设必须打持久战,坚持集中整治与常抓不懈相结合,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入推进,久久为功。这几年,我们坚持用延安精神净化政治生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伟大的延安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以求真务实作风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从而为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2020-12-20 09:00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