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疫情大考中锤炼伟大民族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在抗击疫情斗争中,伟大民族精神激励亿万人民无惧磨难、排除万难,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
2021-03-02 09:00红旗文稿 -
危难磨砺民族精神 大考彰显中国力量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这是当地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强烈的地震。光阴荏苒,转瞬已过去十年,回首玉树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过程,作为亲历者难忘在玉树的日日夜夜。玉树地震与这些年来我国经历的许多风险挑战一样,对我们国家,对每一个公民都是一次大考。玉树抗震救灾的胜利及其蕴含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021-03-02 09:00光明日报 -
让民族精神在抗疫中闪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2021-03-02 09:00吉林日报 -
再现伟大的民族精神
八十多年前,著名教育家、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对师生曾发过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习近平总书记对此给予充分肯定,指出爱国三问“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把这个事情做好。”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今天,在全国人民奋战抗击疫情阻击战的今天,这三问像是穿越时空隧道、言犹在耳,已成为今日之问,令人深思、催人奋进。在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我们党正带领全国人民用实际行动回答着爱国三问,书写着中华民族精神新的篇章。
2021-03-02 09:00人民网 -
伟大民族精神畅想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
2021-03-02 09:00学习强国 -
始终发扬伟大民族精神
伟大人民必定造就伟大民族精神,开创未来的时代必然呼唤伟大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热情讴歌和深刻阐述了中国人民在书写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创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进程中,培育出来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就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2021-03-02 09:00互联网 -
让民族精神大厦巍然耸立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必由之路。
2021-03-02 09:00互联网 -
民族精神及其重要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不断形成的共同的文化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种能激发民族奋发向上、顽强进取的精神动力。同时,民族精神也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内涵的与时俱进的概念,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2021-03-02 09:00互联网 -
从伟大抗疫精神中汲取不断前行的力量
伟大事业必需伟大精神支撑,伟大斗争必有伟大精神产生。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2021-02-28 09:00时事报告 -
把握伟大抗疫精神的本质内涵
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发生并向全国各地蔓延。面对这场疫情,英雄的武汉人民和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展开了艰苦卓绝、惊心动魄的伟大抗疫斗争,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以及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战略成果
2021-02-28 09:00中国社会科学报 -
大战大考铸精魂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罕见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坚决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英勇夺取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大战大考铸精魂。
2021-02-28 09:00湖北日报 -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
习主席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2021-02-28 09:00解放军报 -
伟大抗疫精神的时代内涵
灾难铸就民族风骨,苦难砥砺中国精神。回眸此次疫情“大考”,在抗疫中体现出来的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谱系中一个绚丽的崭新标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深刻理解伟大抗疫精神的时代内涵,对于推动中国精神持续不断生成、创新和转化,形成新的精神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1-02-28 09:00南方日报 -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奋力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决胜全面小康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的关键历史节点,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决胜全面小康的强大力量。 贯穿人民至上的根本理念 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们必须把人民至上的理念内化于心,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外化于行。当前,河南省还有35万贫困人口需要在年底前实现脱贫,还有52个贫困村需要在年底前退出贫困。因此需要集中力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折不扣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切实提高脱贫质量,建立巩固脱贫成效长效机制。要把乡村振兴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快补齐“三农”领域的突出短板,抓好“三农”领域的战略性任务和基础性工作,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 形成举国同心的强大合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充分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和风骨。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支持,才能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打赢这次抗疫斗争的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形成举国同心的强大合力。必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形成万众一心、勠力同心、共克时艰、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高质量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战。 保持迎难而上的坚定决心 面对疫情,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在大灾大难面前挺身而出、慷慨前行,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用自己的英雄壮举书写了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壮丽篇章,展现了中国人民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压倒的顽强意志。我们要将舍生忘死的坚定决心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转化为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韧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在全国人民奔小康的路上,我们经历了一个个阶段性步骤,脱贫攻坚到最后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定力,迎难而上、锲而不舍,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战,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坚持精准施策的科学态度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为战胜疫情提供了重要保证。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贫困问题,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中长期扶贫规划政策文件,经历了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的演变,探索出了一条尊重科学和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我们要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不断创新扶贫形式,充分借助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绿色扶贫、消费扶贫等多种扶贫方式,帮助贫困地区改善生态环境,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完善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在最后冲刺阶段,我们要持之以恒、顽强拼搏,勠力同心、久久为功,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作者单位:河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2021-02-28 09:00河南日报 -
从抗战精神到伟大抗疫精神
今年9月3日和8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发表了两篇重要讲话,一篇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总结了伟大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2021-02-28 09:00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