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政·理论】“川农大精神”若干“硬核”
思忖“川农大精神”内涵,追溯其源,挖掘其实,今概其若干“硬核”,以为探讨和纪念。
2021-02-25 14:23 -
新时代更需大力弘扬“川农大精神”
“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是学校传承百年优良传统与顺应时代发展相结合的必然结果。
2021-02-25 11:45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1-02-24 10:31 -
北京大学召开2021年专家学者新春座谈会
2月3日,北京大学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召开2021年新春座谈会。
2021-02-21 17:35 -
抗大精神永放光辉
今年6月1日,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建校五十周年。回顾抗大对中国革命事业的贡献,宣扬抗大正确的方针和办学经验,宣扬抗大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对于发扬抗大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1-02-09 09:00互联网 -
弘扬抗大光荣传统 忠实履行新的使命
举世闻名的抗大,是国防大学的前身。这面在抗日烽火中猎猎飘扬的光辉旗帜,为中华民族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邓小平同志早在1941年就指出:“抗大成为建设抗日军队的火车头”。今天,重温抗大的峥嵘岁月,弘扬抗大光荣传统,对于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肩负的神圣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1-02-09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
新华社长沙9月18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2021-02-02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习近平:创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 17日下午,正在湖南长沙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察看生产线和产品展示,了解技术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经营情况。听说企业成功研发200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装备产品,习近平高兴地对企业员工说:“今天天气虽冷,但我心里是热乎的,你们的创新精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创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也是今后我们爬坡过坎必须要做到的。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制造业也一定要抓在我们自己手里。”习近平希望湖南制造业抓住机遇,实现更好发展,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谈文创产业:守正创新,坚持正确导向 17日下午,正在湖南长沙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察看文创产品展示,并同青年从业人员亲切交流。习近平说,湖南文创很有特色。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现在文化和技术深入结合,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从业人员也在不断增长,这既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也是一个巨大的人才蓄水池,必须格外重视。他指出,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市场属性,但意识形态属性是本质属性。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守正创新,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勉励青年学子: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调研。离开校园时,师生们闻讯赶来,高声向总书记问好。面对热情洋溢的青年学子,习近平说:“见到你们很高兴,让我想起岳麓书院的两句话:‘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真是人才济济啊!”他表示,“于斯为盛”首先指的是湖湘大地代有人才出,涌现出许多报效祖国的栋梁之材。新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青年人正逢其时。习近平希望同学们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珍惜时光好好学习,掌握知识本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 (文字:杜尚泽 摄影:新华社 李学仁 谢环驰 岳月伟)
2021-02-02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勉励青年学子: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调研。离开校园时,师生们闻讯赶来,高声向总书记问好。面对热情洋溢的青年学子,习近平说:“见到你们很高兴,让我想起岳麓书院的两句话:‘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真是人才济济啊!”他表示,“于斯为盛”首先指的是湖湘大地代有人才出,涌现出许多报效祖国的栋梁之材。新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青年人正逢其时。习近平希望同学们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珍惜时光好好学习,掌握知识本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文字记者张晓松、朱基钗 摄影记者李学仁、谢环驰、岳月伟)
2021-02-02 09:00互联网 -
罗俊校长出席物理与天文学院天琴中心教工党支部党员大会
1月22日下午,物理与天文学院天琴中心教工党支部在天琴中心1416会议室召开党员大会,讨论梅健伟同志转正事宜。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罗俊同志,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洁予同志,物理与天文学院党委书记郝雅娟同志及部分教师代表列席会议。
2021-01-27 09:41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放射医学研究所教职工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共同聆听专题党课
1月24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大信息”十四五规划研讨会在闵行校区新行政楼A307会议室召开。
2021-01-26 17:06 -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一行访问南开大学
1月19日,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一行访问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在八里台校区会见了客人。天津市外办副主任于梅、南开大学副校长王磊陪同会见。
2021-01-25 16:01 -
习近平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勉励他们继续讲好关于理想信念的故事,并对全国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提出殷切期望。
2021-01-21 09:00互联网 -
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相通相连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陕西时提到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他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诞生于不同时代,分属不同文化范畴,但都属于中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在价值追求上相通相连。
2021-01-14 09:00中国纪检监察报 -
弘扬“西迁精神” 助力西部大开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吹响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号角。
2021-01-14 09:00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