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态治理,中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中国遏住了荒漠!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分布在中国西北、华北以及东北西部,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的万里风沙带。上世纪,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一度扩张,甚至出现“风沙逼近北京城”的情形。
2020-07-08 00:00人民日报海外版 -
三大主体形成合力,巴渝乡村气象一新——“三社”融合发展的重庆实践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然而,一季度全市农业(种植业)产值同比增长5.8%,农业生产有序推进,春耕春播稳定向好。这其中,全市供销合作系统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充分发挥“市级龙头企业+区县+乡镇+村”四级网络体系优势,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疫情期间春耕农资供应,还在农产品流通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解决的是事关民生的急事大事。
2020-07-07 00:00重庆日报 -
1811家民营企业精准帮扶1079个贫困村——看重庆“万企帮万村”系列行动的“扶贫答卷”
1811家民营企业参与,投入24.19亿元资金,帮扶1664个村,其中贫困村1079个。这是从2016年开始至今年6月,重庆“万企帮万村”系列行动交出的“扶贫答卷”。
2020-07-04 00:00重庆日报 -
坚持一体化规划组团式发展,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7月2日至3日,市委书记陈敏尔前往万州区、开州区、云阳县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坚持一体化规划、组团式发展、协同性建设,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
2020-07-04 00:00重庆日报 -
决战脱贫攻坚:扶贫车间是怎样建成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兴办扶贫车间目的是扶贫,要坚持扶贫性质,向困难群众倾斜,多招收困难群众就业。扶贫车间建好了,可以让贫困户在家门口打工,有一份稳定收入,从而实现脱贫。建设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如何解决?让我们一起走进重庆市涪陵区蔺市镇大桥社区,看看这里的扶贫车间是怎样建成的。
2020-07-02 00:00人民网 -
初心与传承——发生在重庆最早的中共党组织诞生地的故事
风景优美的渝中区马鞍山历史风貌区。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环境整治后的人和街社区张家花园192号。记者 汤艳娟 摄/视觉重庆位于渝中区大溪沟街道的棫園旧址。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位于渝中区大溪沟街道的枣二巷步道,居民在此休闲乘凉,身
2020-07-01 00:00重庆日报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
■ 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
2020-07-01 00:00人民日报 -
农业农村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乡村产业发展工作
6月29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会议强调,要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发展,把产业振兴摆上突出位置,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多措并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新兴产业,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2020-06-30 00:00农业农村部网站 -
支撑“六稳”助力“六保”,重庆怎么干——市财政局负责人解读我市如何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政策调节尤为关键。如何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6月27日,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封毅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形势下,将咬紧牙关、惠企利民,加大逆周期调节,把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坚实支撑。
2020-06-29 00:00重庆日报 -
农业农村部部署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工作
6月23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各地要深刻认识今年丰收节的特殊重要性,精心谋划、周密安排,广泛发动、下沉基层,使其成为“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充分展示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整体消灭绝对贫困的制度优势、中华农耕文明传承的无限活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光明前景。
2020-06-25 00:00农业农村部网站 -
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我国加强耕地保护推进“藏粮于地”
6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联组会上指出,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
2020-06-24 00:00新华网 -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发布通知进一步规范林权类不动产登记
日前,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做好林权登记与林业管理衔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坚持问题导向、物权法定、“不变不换”、便民利民原则,从规范登记业务受理、依法明确登记权利类型、创新方式开展林权地籍调查、积极稳妥解决难点问题、加快数据资料整合移交、加强林权登记和林业管理工作衔接等6个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进一步规范林权登记,全面履行不动产登记职责,适应林业发展改革需要。
2020-06-22 00:00自然资源部网站 -
校领导与药学院本科生交流学习《习近平在宁德》
6月16日下午,在药学院庄瑾楼520会议室,副校长周大旺参加所联系的药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固定党日+”活动,和支部党员一起交流学习《习近平在宁德》。校党委第二巡察组组长侯利标、成员刘建敏,药学院党委书记陈怀锋,党委副书记丁昌利等和药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党员一起参加了活动。部分同志通过视频同步参加了会议。
2020-06-22 14:56厦门大学 -
扶贫产业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 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增加了难度,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挑战更为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如何巩固和拓展产业就业扶
2020-06-22 00:00人民日报 -
毛泽东为何不惜笔墨三写井冈山
在毛泽东一生的诗词创作中,以井冈山为题的有三首,分别是写于1928年秋的《西江月•井冈山》和写于1965年5月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井冈山,是毛泽东诗人生涯中唯一三次以之为创作主题的一个地方。如果仅仅以毛泽东曾在井冈山领兵作战并于38年后再次登临,借以记录和咏怀来解释这一现象,可能过于简单和浅显。与瑞金、延安等地方相比,井冈山并不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生活战斗时间最长、战绩最为辉煌之地;与杭州、武汉等地相比,井冈山也并不是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后到过次数最多的地方。显然,井冈山在毛泽东的心目中具有一个特殊的地位,并且成为他诗词创作中的一个独特的意象,被赋予了重要的象征意义。我们或可结合毛泽东的政治实践和思想发展,尝试着做一些分析解释。
2020-06-22 10:11井冈山青年干部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