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沂蒙精神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走在蒙山沂水间,脑海中总会响起那些熟悉的旋律。这片土地上,有讲不完、写不尽的壮阔景象和动人故事。
2021-06-02 15:36 -
政治教育者走好群众路线,使教育有温度有实感
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群众路线,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实效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和感召力,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走好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推动教育模式变革,使教育更有温度、更有实感。
2021-05-27 17:11 -
感受红色之都 新时代教育新气象
近日,由重庆市军地组织的“爱我国防”大学生主题演讲大赛暨国防教育优秀教员比武竞赛落下帷幕。记者在赛场内外采访,一路感受红色之都在新时代的国防教育新气象,探寻青少年国防教育的创新之路。
2019-02-25 17:38 -
习近平:万众一心开拓进取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原题:习近平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强调 万众一心开拓进取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2021-02-24 09:00互联网 -
新时代接续唱响“学习雷锋好榜样”
雷锋原名雷正兴,湖南长沙人,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15日,雷锋殉职,年仅22岁。
2021-02-16 09:00中国妇女报 -
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编者的话:雷锋具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
2021-02-16 09:00互联网 -
用浙江精神凝聚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浙江精神是浙江的“根”和“魂”,是推动浙江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柱”,蕴含着浙江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初心愿望。秉持浙江精神,是全体浙江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命;传承好浙江精神,浙江就能始终以领跑者的姿态奋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
2021-02-15 09:00浙江日报 -
铭记抗洪精神,打造百里长江“最美岸线”
抗洪纪念馆内封堵决口情景模拟。 抗洪纪念馆内展示的九江人民泪别子弟兵旧照。刘旭/摄 / 背景介绍 / 1998年夏,我国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及北方局部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在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斗争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作为抗洪精神重要诞生地,当年在江西省九江市,广大军民以超人的勇气和惊人的毅力,堵住了长江干堤的决口,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防洪史上的奇迹。 / 对 话 / 抗洪精神给九江人提供了不竭动力 ——对话九八抗洪亲历者,九江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冯健 记者:作为亲历者,当年抗洪中哪些是让您印象深刻的? 冯健:参战抗洪抢险的官兵始终奋战在高温酷暑下,不少官兵在抗洪中受了不同程度的伤病,但他们一直带病顽强拼搏,有人被送进医院,抢救醒来后又拔掉针管上堤战斗。 记者:当年您是如何带领师生做好驻校官兵的后勤保障工作的? 冯健:当时我是九江学院前身之一——九江财经高等专科学校经管系主任。九八抗洪时有近万名解放军驻扎在学校。在那些日子里,我带领师生晚上守护着驻校部队的营房,值班、巡逻;白天给抗洪部队做后勤保障工作,如运送食物、打扫卫生等。 记者:作为九江人,您如何看待抗洪精神? 冯健:抗洪精神给九江人提供了不竭动力,是九江人民永远值得珍惜的精神财富。我们应继续弘扬抗洪精神,积极工作,开拓前进。 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市区有一条抗洪大道,大道一头通向朝气蓬勃的九江八里湖新区,另一头则是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九江决堤的旧址。如今,旧址早已建成为抗洪广场,伫立在广场上的高19.98米的抗洪纪念碑上,四面镂刻着的数字“1998”仍在提醒今天的人们要铭记当年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铭记那惊心动魄、催人奋进的历史一幕。 这条抗洪大道,还连接着九江的过去和现在。过去水患成灾,如今已被列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首批创建城市的九江,正在打造水美、岸美、产业美、环境美的百里长江“最美岸线”。 军民一心,铸就伟大抗洪精神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这首脍炙人口、至今传唱率都很高的歌曲《为了谁》诞生于1998年,是为了纪念当年在特大洪水中奋不顾身抗洪抢险的人民子弟兵而作,歌颂了军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 1998年是中国历史上遭受洪涝灾害十分罕见的一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当年夏天,长江、松花江、珠江流域持续强降雨,全国多地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位于长江沿线的江西省九江市这一年更是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其来势之猛、水位之高、范围之广、时间之长均为历史罕见。 当年的8月7日13时40分,长江九江城防大堤第4至第5号闸口之间出现泡泉,继而江水奔涌致使混凝土防浪墙倒塌,一时间湍急的江水似瀑布倾泻而下倒灌城区。 彼时的九江城面临着灭顶之灾。危急关头,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与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展开了一场气吞山河的抗洪抢险斗争。当年抗洪中著名的“九江保卫战”就此打响。 邱在文现在是浙江省委宣传部的一名处长,九江抗洪时任陆一军一师二团“坚守英雄连”指导员,他还是当年参与封堵九江决口的“十八勇士”之一。回忆当时抗洪救灾时的情景,那一番生死较量,仍然让他印象深刻。 “所谓勇士,就是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当时牺牲的话有三种可能:要么被倒下的钢管砸死,要么被水冲到对面水泥墙撞死,要么被水卷走淹死。”多年后,邱在文的讲述仍然让听者感受到现场的惊险与残酷。 正是依靠像邱在文一样不怕牺牲的数万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以及广大抗洪干部群众的努力,决口终于被堵住,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防洪史上的一个奇迹。在那场彪炳史册的抗洪斗争中,诞生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军民一家,鱼水深情谱新篇 军队打胜仗,人民群众是靠山。洪水中的九江,到处是绿色的军车和穿绿军装的士兵。九江人民以各种方式表达对子弟兵的关心和热爱:小孩子拿出压岁钱,退休工人拿出养老金,下岗工人拿出生活费,纷纷给部队官兵买慰问品;出租车司机喊出“军人乘车一律免费”;个体户杀了6头猪,把猪肉送到了军营;不计其数的妇女群众为战士洗衣、补衣;老妈妈们熬绿豆汤、送西瓜、送茶叶蛋……他们把一腔感激之情献给人民子弟兵。 在抢险最紧张的日子里,九江市的多家饭店热情地为抢险部队做饭做菜。部队负责军需供应的同志和饭店老板商议价格时,却遭到了他们的反对:“这时候还讲价钱,还有没有良心?”“解放军不来,我们饭店早淹了!” 当年,这样体现军民一家亲的故事数不胜数。 1998年9月15日,抗洪官兵凯旋。为了不打扰九江人民,部队特意要求官兵悄悄上车,并选择在清晨出发,但部队撤离的消息仍然不胫而走。这天,数十万九江市民自发聚集在大堤、车站和街道两旁,挥泪送别亲人子弟兵。乡亲们送了一程又一程,无数群众高喊着“共产党最好、解放军最亲”“向解放军学习、向解放军致敬”的口号……那些真情流露,那些难分难舍,即使如今再看到当时的老照片,许多人仍会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感恩奋进的九江人民从没忘记当年的抗洪斗争,从没忘记那些舍生忘死的抗洪将士,他们早已把抗洪精神当作一笔宝贵财富,融入血脉。2018年适逢抗洪胜利20周年,这年8月28日,在提升改造后,九江市在抗洪纪念广场举行了“九江抗洪纪念馆”揭牌仪式。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抗洪警示教育基地,纪念馆内以影像资料、图文记载、历史文物、情景模拟等形式再现了当年史诗般的抗洪斗争。 倾力打造百里长江“最美岸线” 巍峨挺立的抗洪纪念碑时刻鼓舞着这里的人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而抗洪大道通向的八里湖新区正是九江这座城市嬗变的最佳注脚。 国庆期间,九江八里湖新区满目葱茏,绿树、鲜花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入夜,整个新区更是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经过连续建设和发展,八里湖新区已成为九江市最富活力、最有魅力、最具潜力的城市板块。 今天的九江,已被列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首批创建城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为此九江市委、市政府出台决定,誓要把境内152公里的长江岸线打造成水美、岸美、产业美、环境美的百里长江“最美岸线”。 为了让水更美,九江市实施“四水共治”,其中治污水就是从源头上防控河湖污染。防洪水则是狠抓沿江险工险段、江湖圩堤、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排灌设施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全面防范大江大湖洪水、城市内涝和山洪地质灾害。为了让岸更美,九江市坚持水岸同治,集约利用岸线资源。建设滨江生态绿线,推进沿岸全面绿化,整个沿江面貌明显改善。为了让产业更美,九江市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了让环境更美,九江市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重点围绕城市、农村、园区,扎实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努力让天空更湛蓝、山林更翠绿、河水更清澈、空气更清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下,一幅青山绿水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画,正在九江全市徐徐铺展。 记者手记 这是一次震撼心灵的回访,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多年,但当年抗洪中一桩桩、一件件感天动地的事迹仍让记者多次模糊了双眼。 在与洪魔的搏斗中,许多十八九岁的少年瞬间长成了铮铮铁汉,用自己年轻稚嫩的臂膀,为人民筑起了一道道钢筋铁墙。感恩的九江人民也用他们最无私的爱回馈着子弟兵。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深的画面在抗洪斗争中以一种特殊的形式不断上演。 伟大的抗洪精神能够引起巨大冲击,还因其是最美好最高贵思想品格的集成。这是一个由多种精神品格重新构筑的精神共同体,具有不同寻常的高度、广度和力度,大大强化和提升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 一个民族有了这种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艰险不能战胜?(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刘旭)
2021-02-13 09:00中国妇女报 -
从唐山抗震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考察时指出:“我们今天要继续弘扬抗震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中,唐山抗震精神以其独特内涵和意蕴,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战胜风险挑战的强大精神力量。
2021-02-08 09:00光明日报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进军营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编辑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
2021-02-03 09:00互联网 -
弘扬张思德精神 践行党的宗旨
张思德是卫戍警卫部队前身中央警备团的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深山执行烧炭任务时光荣牺牲。毛主席亲自参加张思德追悼会并发表《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对张思德精神作了最深刻、最本质的概括,为我们树立起一个模范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实践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
2021-02-06 09:00网络 -
王杰精神的内涵与传承
王杰,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个让共和国无法忘却的名字。毛泽东主席为这名平凡而又崇高的战士题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52年前,伴随着他在即将爆炸的炸药包前的纵身一跃,王杰的英雄事迹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成为那个年代人们心中一座永恒的丰碑。
2021-02-03 09:00互联网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隆重开幕 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
新华社武汉10月18日电 创军人荣耀,筑世界和平。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18日晚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
2021-01-28 09:00互联网 -
南京路上好八连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院里,驻扎着一支连队。44年前,它曾因一部家喻户晓的《霓虹灯下的哨兵》而名满大江南北。
2021-01-14 09:00互联网 -
永远经受住历史的检验
一个连队连着一座城市,一座城市传承一种精神。习主席在一个重要场合明确指出,“‘南京路上好八连’可是我军的一面旗帜啊!”
2021-01-14 09:00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