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历史现场认识“八一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叶挺等参加南昌起义的人员在皖南合影。(图片选自《文史精华》)
2021-02-26 09:00北京日报 -
南昌起义与八一精神
今年是南昌起义爆发90周年。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领导革命的模式因此而夭折。全国革命形势陡转,中国共产党面对血腥镇压被迫走上独立领导土地革命、探索新的革命道路的艰难征程。
2021-02-26 09:00互联网 -
从历史现场认识“八一精神”:敢于斗争,救国救民
南昌起义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新时期,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南昌起义的历史与革命实践所孕育和累积的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2021-02-26 09:00互联网 -
【时政·理论】“川农大精神”若干“硬核”
思忖“川农大精神”内涵,追溯其源,挖掘其实,今概其若干“硬核”,以为探讨和纪念。
2021-02-25 14:23 -
新时代更需大力弘扬“川农大精神”
“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是学校传承百年优良传统与顺应时代发展相结合的必然结果。
2021-02-25 11:45 -
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面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中国人民坚持抗战14年之久,付出巨大牺牲,捍卫了民族自由与尊严,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中国人民坚持持久抗战,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捍卫人类正义事业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2021-02-25 09:00光明日报 -
从抗战精神到伟大抗疫精神
今年9月3日和8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发表了两篇重要讲话,一篇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总结了伟大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2021-02-25 09:00黑龙江日报 -
抗战精神: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纪念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呼啸的枪声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此后,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无数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展现了中华儿女昂首不屈、百折不挠的伟大的抗战精神。
2021-02-25 09:00中国纪检监察报 -
抗战精神筑牢民族新的长城
长城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土家园的永久象征。120多年前的甲午战争,清军凭仗旅顺要塞的坚堡深壕、北洋水师的铁舰重甲,没能挡住日本陆海军的长驱直入。
2021-02-25 09:00互联网 -
论抗战精神——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侵略斗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贫穷、落后的中国战胜了貌似强大的日本法西斯,取得近代以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抗战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更是伟大抗战精神的胜利!
2021-02-25 09:00互联网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1-02-24 10:31 -
实事求是“三戒”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尤其是践行“三实”要求,须臾离不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态度谋事、创业、做人,需要力戒三种错误倾向。
2021-02-24 09:00互联网 -
论“工匠精神”
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在新的时代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须深入把握其基本内涵、当代价值与培育途径。
2021-02-23 09:00互联网 -
抗美援朝精神:不可撼动的精神力量
1953年7月,中朝两国军队发动对敌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歼敌5万余人,迫使侵略者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这是志愿军某集团军坦克部队在战前宣誓。新华社发
2021-02-22 09:00中国纪检监察报 -
“燃灯者”邹碧华
与世界不分离,把生命置于阳光之中,一生就不会一事无成。不管处在何种境地,遇到何种不幸或失望,我的所有努力便是重新去寻找与阳光的接触。
2021-02-21 09:00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