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校干部培训_我校获评教育部“农校对接精准扶贫采购十佳单位”
6月11日至12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组织开展农校对接精准扶贫线上集中采购会。会上对2020年1至6月份农校对接消费扶贫工作进行了阶段性的表彰,75所参会的部属高校中,我校荣获“农校对接精准扶贫采购十佳单位”称号,共完成扶贫物资采购539.19万元。
2020-06-23 10:42湖南大学 -
党政干部培训_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以来,历城区始终盯紧“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教育、医疗、居住及饮水安全等各类政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高质量完成。共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4372人次,资助资金502.8万元,全区贫困学生从学前到高等教育全部免除学费,学前教育、普通高中、中职助学金,义务教育生活费补助、雨露计划、泛海行动等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全部落实到位;投入资金1150余万元,救助帮扶贫困人口2.8万余人次;全面落实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大病保险、扶贫特惠保险、商业补充保险等医疗保险政策,确保所有脱贫享受政策人口病有所医。居住条件方面,投入资金484.34万元,对197户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同时,通过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作,贫困户的居住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此外,全区脱贫享受政策户全部实现安全饮水。
2020-06-23 09:58山东大学 -
校领导与药学院本科生交流学习《习近平在宁德》
6月16日下午,在药学院庄瑾楼520会议室,副校长周大旺参加所联系的药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固定党日+”活动,和支部党员一起交流学习《习近平在宁德》。校党委第二巡察组组长侯利标、成员刘建敏,药学院党委书记陈怀锋,党委副书记丁昌利等和药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党员一起参加了活动。部分同志通过视频同步参加了会议。
2020-06-22 14:56厦门大学 -
临沂卫校开展“追寻红色印迹,践行初心使命”党性教育
由临沂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团市委等部门联合开展“情暖童心·感受城市”大型公益活动,将于本周六(11月30日)正式启动,首批50名来自沂水县的农村留守儿童将乘坐专车来到临沂城区,用一整天的时间游览临沂城区,并参观科技馆、智慧梦想城等地。
2020-06-19 14:02沂蒙新征程红色教育培训中心 -
2019年度审计工作报告:民生等重点领域保障有力
6月18日,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了关于201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说,2019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财政运行总体平稳。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民生等重点领域保障有力。财税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效果较好,健全相关规章制度1538项。
2020-06-19 00:00人民日报 -
党政干部培训_学校领导赴赤城县调研驻村帮扶工作
6月4日至5日,党委副书记杨立海,党委常委、副校长倪志宇带领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到我校对口帮扶的张家口市赤城县5个贫困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代表学校看望慰问我校驻村干部和部分困难群众。
2020-06-18 09:24河北大学 -
党政干部培训_党委书记郭健到赤城县调研精准扶贫脱贫工作
6月10日至11日,党委书记郭健到张家口市赤城县调研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党委常委、副校长陈红军和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2020-06-18 09:23河北大学 -
浙江大学社会创新创业高峰论坛暨绿色浙江二十周年公益盛典举行
6月13日,浙江大学社会创新创业高峰论坛暨绿色浙江二十周年公益盛典在紫金港校区求是大讲堂举行,并面向全国高校网络直播。
2020-06-16 13:53浙江大学 -
重庆非遗搭上电商顺风车:非遗老手艺,脱贫新动力
非遗扶贫现场。(市文旅委供图) “带了200多件来,卖出了九成,大部分款式都卖断货了。”6月14日,璧山区秀湖水街非遗小镇重庆非遗购物节现场,市级非遗项目“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传承人、非遗扶贫工坊的带头人刘海龙激动地说。 让他兴奋的还有
2020-06-15 00:00重庆日报 -
科技助力精准扶贫:18个深度贫困乡镇全部建起共享科技馆
6月10日,重庆日报记者从2020年重庆市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视频会议获悉,共享科技馆、乡村科普e站已全面覆盖石柱县中益乡、奉节县平安乡等我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
2020-06-12 00:00重庆日报 -
党政干部培训_我校扶贫驻村干部赵礼昌获省委省政府表扬
近日,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关于表扬2019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文件,我校党委武装部(保卫处)综合治理科科长、石渠县新荣乡虾雄村驻村工作队员赵礼昌同志,获评2019年全省优秀驻村工作队队员。
2020-06-10 14:17成都大学 -
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今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中国减贫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相信中国一定能如期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减贫经验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0-06-02 00:00人民日报 -
农业干部学习专题培训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着力提升全国农业农村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以及“忠诚干净、勇于担当、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优秀农业干部队伍,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积极推进全国的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确保“三农”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
2020-05-25 14:32 -
高校教育专题培训
高校是意识形态的主战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任务。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立德树人的直接实践者,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因此需要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和完善知识机构体系,以此来提高科研创造水平和能力。
2020-05-25 11:20 -
西部大开发专题培训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推动重大改革举措落实,防范化解推进改革中的重大风险挑战。 强化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确保到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努力实现不同类型地区互补发展、东西双向开放协同并进、民族边疆地区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对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都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统筹施策,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集中力量打好三大攻坚战,强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能源供需结构,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加强科技创新与开放合作,拓展发展新空间,大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确保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20-05-21 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