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要求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天安门广场举办的一系列盛大庆典,是一次爱国主义的集中教育,点燃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2019-11-04 09:00南方日报 -
在主题教育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通知指出,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 明确定位 强化爱国责任与担当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内在精神动力,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祖国”二字,让多少人心中涌动激情,让多少人眼里泛起泪花,让多少人血管奔腾热血。司马迁说,“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孙中山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35年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问了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其言谆谆,其意切切,正在于振奋全校师生乃至国人的爱国之志。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历史主流,在不同时代又有不同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和实践要求。从根本上看,爱国主义总是在特定的时空背景和时代条件下存在和发生,把握时代旋律、融入时代实践、契合时代要求是爱国主义精神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关键。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而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仅是卫国之基,更是兴国之魂和强国之要。 把握要求 恪守爱国原则与价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当代中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无法与中国共产党分割开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与党的领导、国家命运、人民幸福紧密联系的时代主题,必须也只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更是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应有之义。 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爱国主义一直体现在追求社会进步、维护国家统一的时代主题和社会实践中。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提高人们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清醒认识,增强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实现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与深度融合。 探索路径 增强爱国动力与实效 深化理论研究,从思想根源上清除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对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涌现的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理论热点问题,要努力从理论上讲清、说明,要深入辨析各种思潮的理论内涵,辩证地分析其历史过程和现实价值,消除人们的认知误区和思想疑惑,为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正本清源。 开展世情国情党情教育,明晰当代中国的历史与时代方位。世情教育是为了让人们在世界格局中对比和了解中国的方位,国情和党情教育是为了在历史过程和今昔比较中把握中国前途命运和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作为。通过系统的世情国情党情教育,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辩证关系、国运与党史的统一关系,有助于认清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状况和远景目标,有助于增加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想与实践认同。 (作者:钟宪章,辽宁省委党校教授)
2019-11-01 09:00中国纪检监察报 -
大力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
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通知》,指出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做好党中央部署正在做的事情。
2019-10-23 09:00新疆日报 -
大力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9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指出,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制定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责任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范玉刚表示,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有其差异化的表现形态和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重要时刻,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焕发出磅礴的爱国主义激情。实践经验表明,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既是时代要求,更是现实选择。唯有牢牢把握爱国主义的“根”和“魂”,才能加快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自立自强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和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国胜告诉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始终没有改变,新时代最鲜明的主题就是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表示,我们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期,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把国家建设得更好,把中华文明推向新的历史高度,也为全人类提供中华民族的智慧。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疲软,国际形势复杂,单边主义盛行,而这更需要我们坚定爱国主义精神,无惧艰难,凝神聚魂,众志成城,建设一个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伟大中国。 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中华民族历五千年而弦歌不辍,华夏文明历千万祀而与日月同光,中国人民能够战胜无数的艰难险阻,越过无数的急流险滩,从挫折中走向胜利,从绝望中走向辉煌,正是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深层动力。支振锋表示,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从血泊中站起,向敌人冲锋,将中华民族推向新的时代和新的辉煌。如今,爱国主义教育重在青年,要让祖国的下一代不忘我们走过的路,理解我们今天的路,奔向明天更辉煌的路。 爱国主义是个人和集体对祖国的一种态度,它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是可为民族和国家利益而献身的奋斗精神。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周良书表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爱国主义在新时代最生动的体现;党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爱国主义在新时代最伟大的实践。我们要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之情转化为应对危机、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胡国胜表示,中国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因此,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应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挑战的需要。没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将缺乏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就很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深刻理解时代主题 新时代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周良书谈到,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要深刻认识到祖国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同社会主义的命运不可分割,培养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主义感情,把它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当前践行爱国主义精神,最为重要的是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在范玉刚看来,在新时代,践行爱国主义精神需要深刻理解时代主题,并把个人的人生奋斗、理想追求和国家的命运与民族的复兴关联起来,把小我融入时代大我的追求中,以每一个人的出彩人生托举时代的辉煌壮丽。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黄金战略机遇期。要提升中国的话语权,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就要增强每一个中国人的文明意识,不断提升中国社会文明程度。世界大国的竞争,需要依托硬实力作为坚实基础,更需要发挥精神意志的软实力。国家间的竞争最终比拼的恰恰是精神。美好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随便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是民族意志的体现和价值引导的结果,是爱国主义精神才能浇灌出的文明之花。 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要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胡国胜认为,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国家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党的领导,离开了社会主义先进制度,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繁荣富强。只有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爱国主义才是具体的、真实的。在新时代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019-10-18 08:00中国社会科学网 -
让“国之大典”激发的爱国主义永远高扬
从民族精神的宽广视野里看,“国之大典”没有结束,而是展现出新的起点,它积蓄的是在复兴之路上披荆斩棘、继续前行的强劲动能,激发的是亿万中华儿女接续奋斗的精气神。
2019-10-18 09:00湖北日报 -
以英雄模范激荡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情怀
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无数革命先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2019-10-10 09:00广西日报 -
以重大庆典活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央和地方及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庆典活动。
2019-10-10 09:00人民日报 -
伟大时代给爱国主义注入新的养分
爱国主义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制定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2019-10-08 09:00解放日报 -
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9-09-27 09:00南方日报 -
爱国精神 浩气长存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也是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如何更好理解爱国精神的悠长历史、丰厚内涵和当代价值,怎样在爱国主义旗帜下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光明智库特邀专家展开对话。
2019-09-23 09:00光明日报 -
当代中国需要弘扬什么样的爱国主义精神?
干训网深耕干部教育培训14年,为全国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干部培训师资、红色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党政干部培训课程等,咨询电话:400-6007-016
2021-01-16 08:06《红旗文稿》 -
习近平论爱国主义——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
干训网深耕干部教育培训14年,为全国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干部培训师资、红色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党政干部培训课程等,咨询电话:400-6007-016
2021-01-16 08:06《党建》 -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心动更要行动
干训网深耕干部教育培训14年,为全国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干部培训师资、红色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党政干部培训课程等,咨询电话:400-6007-016
2021-01-16 08:06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西北政法大学教师在陕西省第三届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取得佳绩
日前,陕西省教育厅印发《陕西省关于表彰第三届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本科)获奖教师的决定》,我校教师荣获7个奖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优秀奖3项;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2021-01-15 00:00 -
西北政法大学在第五届全省高校百家慕课心理育人作品大赛中取得佳绩
近日,由陕西省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会主办的“第五届陕西省高校百家慕课心理育人作品大赛”获奖作品结果公布,我校选送的3项作品喜获佳绩,其中金奖1项,银奖1项,特等奖1项。我校荣获“全省高校抗疫育心先进集体奖”。 其中,我校刑事法学院辅导
2021-01-1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