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亲见亲闻的周恩来总理
周恩来在锡兰(今斯里兰卡)独立纪念日庆祝大会上我于1965年调至外交部礼宾司,在那里工作多年,有机会亲见亲闻了周总理的不少外交故事。这些故事仿佛是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折射出周总理的伟大人生。他廉洁奉公、实事求是、和群众心连心的优良作风尤其
1970-01-01 08:00秘书工作 -
飘动的篝火
1935年11月,红2、红6军团为争取主动,从湖南桑植的刘家坪出发,开始战略转移,1936年7月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于甘孜,随后与红32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会同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至8月上旬,他们克服重重困难,通过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到达班佑
1970-01-01 08:00中国军网 -
第80集团军某旅: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英雄后人激励英雄传人
前不久,第80集团军某旅“赴朝进军模范连”荣誉室里,官兵围坐在一起,聆听一位老人的深情讲述。老人名叫罗元明,是连队抗美援朝英雄罗连成的儿子。罗连成是湖南省耒阳市人,1952年9月随部队开赴抗美援朝前线。次年5月,在下勿闲北山战斗中,罗连成被
1970-01-01 08:00解放军报 -
第72集团军某旅“红四连”:比武争第一,险难冲在前
前不久,一场实战化对抗演练在第72集团军某旅如火如荼展开。该旅“红四连”原本一路突进拔点夺要,却突遭“敌”火力拦截,陷入困境。危急时刻,该连党支部迅速组织“党员突击队”发扬“拼刺刀”精神,与“敌”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取得胜利。“连队历史荣誉是
1970-01-01 08:00解放军报 -
九个炊事员
“九个炊事员、一口行军锅”,是红军长征中著名的故事之一。长征是人民军队历史上最具史诗色彩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其行军路线之漫长、战斗程度之激烈、自然环境之艰苦,为人类战争史上所罕见。在频繁的作战和艰难的行军中,炊事员既要肩挑背扛必要的炊具,又要
1970-01-01 08:00中国军网 -
重访辽宁丹东——在英雄的城市致敬英雄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一座当时名为安东(1965年改为丹东)的边城赢得了“英雄的城市”称号。70年前,这里见证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历史时刻;这里的人民为支援抗美援朝,竭尽全力、尽其所能,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如
1970-01-01 08:00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
罗盛教式的国际主义战士史元厚
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举办的“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中,介绍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两位战士为了抢救两位落水的朝鲜儿童而光荣牺牲:一位是罗盛教,因为教科书中收录了他的故
1970-01-01 08:00人民政协报 -
张謇精神始终在人们心中生长
游人在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故居濠南别业。新华社发“他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1853年出生于江苏南通海门市常乐镇。1894年,41岁的他高中状元。可就在第二年,他毅然辞官,兴办实业。”这是我们向游客介绍张謇事迹时常用的开场白。每每讲到这里,不少
1970-01-01 08:00光明日报 -
小兴安岭上的红色传奇
在黑龙江省北安市,有一个以“革命”命名的村,至今人们习惯称它为“革命屯”。“革命屯”的故事是小兴安岭上的一段红色传奇。绵延起伏的白桦林,同华北平原的青纱帐一样,是抗日英雄的游击区,留下了抗联将士们跃马兴安的光辉足迹。巍巍兴安 燃起星火193
1970-01-01 08:00学习时报 -
86年前的今天:遵义会议召开
遵义会议会议室。 新华社记者 王思维 摄周平青是遵义会议纪念馆的一名专职讲解员,她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份工作。“我是遵义人,从小老师就给我们讲长征的故事,讲红军在遵义召开了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会议。”周平青说。1935年1月,中央红军攻克黔北小
1970-01-01 08:00中国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