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伟大抗疫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伟大抗疫精神就是当下的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最为亮丽的精神标识。伟大抗疫精神在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和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中孕育形成,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运筹中强劲发力,更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发扬光大。
2021-02-28 09:00学习时报 -
特区精神:敢为天下先 勇当“拓荒牛”
“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激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在新起点上,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更道出了特区精神的真谛。
2021-02-10 09:00光明日报 -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
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2021-01-30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国文学家狄更斯曾这样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世界。今天,我们也生活在一个矛盾的世界之中。一方面,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文明发展到历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恐怖主义、难民潮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贫困、失业、收入差距拉大,世界面临的不确
2021-01-21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
11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 习近平欢迎格奥尔基耶娃女士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首次访华。习近平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下行风险加大,保护主义抬头,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面临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有着更高期待。希望在你领导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一步完善国际货币及其治理体系,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 习近平指出,中方积极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决反对保护主义,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希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继续在全球贸易议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维护公平开放的全球金融市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近年来,中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能力建设、提升软环境方面开展了很好合作。中方愿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断深化合作。 习近平强调,中国经济发展有着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中国将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更多机遇。我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 格奥尔基耶娃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表示明年中国将实现全面脱贫,这对于中国和整个世界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相信中国未来在包括金融、资本等各个领域都将继续保持开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度重视并将继续致力于深化同中国合作。当前,个别国家挑起贸易争端,世界经济处于艰难时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坚定支持维护自由开放贸易,努力实现和平的贸易关系,愿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提升新兴经济体的分量。愿同中方积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更好发展。 王毅等参加会见。(记者白洁)
2021-01-25 09:00互联网 -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巴西利亚宣言(全文)
新华社巴西利亚11月14日电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巴西利亚宣言全文如下:
2021-01-25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经济化危为机开出辩证之方
22日下午,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出“在应对危机中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23日上午,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又明确指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坚定不移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
2020年第16期《求是》杂志刊发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文章《坚定不移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以下为全文。
2020-08-17 00:00人民银行网站 -
中国经济“下半场”值得期待
不久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时认为,世界经济面临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衰退。IMF同时表示:“预计2020年,主要经济体中唯一能够实现正增长的,只有中国。”这一判断,引发了海内外对于中国经济走势的高度关注。
2020-07-07 00:00人民日报海外版 -
年中观察:破浪前行!中国经济加速“回血”
2020年,新冠疫情重创世界,中国经济亦不例外。 疫情冲击之下,巨轮失速,犹如从浪尖上坠下,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创1992年公布季度GDP以来最低值。此外,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均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超过10%……
2020-07-01 00:00中国新闻网 -
【培训名师风采】以全球眼光研究中国经济
1938年,教育部在重庆江津德感坝设立了以安徽籍流亡师生为主体的“国立安徽第二中学”,后改名“国立第九中学”。少年洪文达便也辗转到了重庆,成了“国立九中”的学生。此时的洪文达便有机会接触“青年自学丛书”(生活书店出版)等通俗的社会科学启蒙著作。在“国立九中”时期,洪文达有一位同桌,他的名字叫做邓稼先。
2020-06-12 14:16复旦大学 -
凭实力自信!复工复产,中国自有底气
“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让世界看到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必胜信念。中国一手抓疫情防控
2020-03-01 15:15 -
李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兼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等
2020-01-15 16:56 -
翟东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特聘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2020-01-15 15:07 -
我院成功举办2019年贵阳市对外开放金融专题培训班
为了提高金融人员的综合能力,受贵阳市金融办的委托,我院于2019年6月16日至6月22日成功举办了贵阳市对外开放新金融专题培训班。
2019-06-28 00:00暨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