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9月9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前期重点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中期重点在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现在要把着力点放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巩固和深化这些年来我们在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果,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021-01-25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总书记的12个字 布局一盘大棋
习近平总书记24日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的基本方针。疫情防控中暴露的“短板、漏洞、弱项”,到底该怎么补、怎么堵、怎么强?这12个字中,蕴含了深刻思考。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吉林市代市长王路带队赴吉林大学深化校地合作
深化校地合作,共促全面振兴。1月21日,校党委书记姜治莹、校长张希在中心校区鼎新楼,分别与吉林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路就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吉林大学吉林市研究院建设等进行深入沟通交流,推动落实吉林大学与吉林市的深度合作。
2021-01-25 10:11 -
为教师真正减负 让教师聚焦主业
针对湘西永顺县女教师发文章反映“检查过多,影响正常教学”一事,日前,永顺县表示已成立由县纪委监委牵头的调查组,对李田田老师及媒体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而在此前,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在回应媒体时也表示,湘西州将整顿一切形式主义的检查,教师有什么意见、好的建议,支持公开发表,他们会及时调查解决。事情终于开始朝积极的方向发展,舆情也开始峰回路转。 一个乡村学校女教师发在个人公众号上的短文,竟能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并持续发酵酿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舆情事件,既是因为她说出了很多人想说却没有说或不敢说的教师非教学负担过重问题,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共鸣,也与最初当地有关部门不当的处理方式有关。面对批评意见,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问题便无法真正解决,反而会堵塞言路让人不敢说真话、实话,这是公众最担忧的地方,也是舆情激化的原因所在。 教师的主业是教书育人,但是现实中各种填表、考评、比赛、评估等种种与教育教学科研无关的社会性事务,导致教师时间和精力被挤占。这种情况在不同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成为一个教育痛点。去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谈到这一问题时,表示要把时间还给教师,学校要拒绝各种“表叔”“表哥”。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再次部署为中小学教师减负,明确表态要把为教师减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教师节前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会议指出,要聚焦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主责主业,坚持分类治理、标本兼治,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抽调中小学教师等事宜,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让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是全社会的共识。从教育部到中央深改委,都密切关注中小学教师负担问题,既表明了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的态度和决心,也说明解决这一问题,为中小学教师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的现实紧迫性。湘西女教师的短文提醒我们,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恐非一朝一夕之功,改变形式主义、改善基层生态,仍需要更加扎实推进。 为教师减负,首先要尊重教师,尊重教师主业,尊重学校教育规律。学校固然并非独立于社会而存在,但学校有自身的独特性,教师有自己的主业,各类社会事务不经论证纷纷进校园,动辄抽调中小学教师,根本原因是对教育的专业性和学校管理的独立性缺乏了解与尊重,是混淆了学校和教师的职责。对此,应该真正尊重教育的专业属性,尊重学校管理规律,把教师当教师,把学校当学校,给学校留出一片独立空间,让教师回归主业,专注教育、专注教学、专注学生。对于各类社会事务,必须严格论证、统筹规划,牢牢守住校门,从源头上控制进校园的数量,不让各类不必要的社会事务侵扰学校、侵扰教师。 现实中,加诸于教师身上的大量非教学负担,很大一部分源于一些部门的形式主义作风,由此衍生出案牍主义、留痕主义,事事要留痕、用文件落实文件、以表格应付检查。不少教育督导、评估项目其实是抓住了教育发展“牛鼻子”的关键之举,却由于形式主义沦为走马观花,成为落到基层学校、普通教师头上的负担。如此,无疑背离了政策措施的初衷,让政策的执行和效果打了折扣。所以,为教师减负,必须下大力气去根治形式主义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尊师重教,不仅在于提高待遇,解决生活困难,更在于唤醒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幸福感、荣誉感。减轻教师过重的非教学负担,让教师聚焦教书育人主业,不必为杂务杂事烦心,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素质、提高质量。(作者:钟焦平)
0000-00-00 00:00中国教育新闻网 -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政治机关鲜明优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两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党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
2020-01-20 00:00学习时报 -
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调研座谈会在上海交大召开
10月14日,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司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调研座谈会,发改委高技术司二级巡视员阮高峰主持会议,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毛军发,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吴旦,发改委及有关部委,长三角地区九所高校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
2020-10-15 00:00上海交通大学 -
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9〕1696号)要求,决定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现将《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0-07-24 00:00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 -
三年行动,国企改革再升级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第一年。近期,《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审议通过。随着下一步方案内容正式发布,国企改革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等方面的细节将进一步明确,备受关注的国企改革有望迎来新一轮提速升级。
2020-07-14 00:00人民日报海外版 -
智能化,释放发展新动能
当前,智能化浪潮由线上向线下奔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技术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加快融合。从智能化改造,到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再到建设数字化车间、无人工厂、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成为传统制造行业转型升级的破题之举,不少地方已展开一系列的实际行动。
2020-07-13 00:00人民日报 -
我国自主创办的科技期刊影响因子首次超越20
6月29日,2019年最新期刊引证报告发布。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细胞研究》影响因子为20.507,在专业信息与分析服务机构科睿唯安195种细胞生物学领域期刊中排名第七,在亚太地区生命科学领域学术期刊中继续排名第一。其影响因子已经超过多个《自然》和《细胞》旗下该领域内的高端子刊,学术水平跻身国际一流期刊之列。
2020-07-02 00:00人民网 -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通过
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十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2020-07-01 00:00人民网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
■ 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
2020-07-01 00:00人民日报 -
海南大学召开观澜湖校区规划方案汇报会
为加快推进观澜湖校区总体规划和方案设计工作,6月24日下午,海南大学在思源学堂多功能厅召开观澜湖校区规划方案汇报会。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许兰,海南大学党委书记武耀廷,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骆清铭,党委常委、副校长陈险峰、王崇敏、梁谋出席会议。会议由梁谋主持。
2020-07-01 09:56海南大学 -
高校干部培训_山东大学举行“校企行”创新需求线上推介会
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提升“双创”服务“六稳”特别是稳就业作用,拓展创业带动就业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资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开展双创示范基地创业就业“校企行”专项行动。6月23日,山东大学举办“校企行”线上项目推介会。创新创业学院/国际创新转化学院副院长邢建平、创新创业学院院长顾问陈言俊,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迪尚集团有限公司、济南有人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山东大学学生优秀双创项目团队代表推介会。
2020-06-28 09:11山东大学 -
我国将打造医疗防治、物资储备、产能动员“三位一体”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6日说,将紧紧围绕打造医疗防治、物资储备、产能动员“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全力推动相关工作落实。
2020-06-16 00:00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