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2021-02-24 10:24 -
上海交大孙永强教授获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
1月31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举行颁奖典礼,授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系孙永强教授2020年“CCF终身成就奖”。
2021-02-23 14:40 -
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创办期刊Aggregate盛大发布
1月27-29日,由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大湾区华南理工大学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简称AIE高等研究院)和Wiley出版集团合办期刊Aggregate(《聚集体》)发布会暨聚集体科学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2021-02-22 16:40 -
“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与体现
20世纪50年代,面对帝国主义核威胁、核讹诈,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在为“两弹一星”事业进行的奋斗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2021-02-19 09:00互联网 -
焦裕禄精神:用苦干实干唱响兰考的新时代“富民曲”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虽然焦裕禄已离开半个多世纪之久,经过与自然灾害不懈斗争,埋头苦干、奋力拼搏的兰考人民早已将这里改天换地。如今的兰考,故道为宝,大地兴旺,处处展示出田园美景和如花笑靥。
2021-02-17 09:00中国妇女报 -
弘扬航天精神 建设航天强国
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戈壁大漠飞向九天,毛泽东主席发出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号召与誓言终成现实。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创造的又一里程碑式壮举。50年来,航天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中国航天自力更生、勇攀高峰,不断演绎着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2021-02-12 09:00人民日报 -
载人航天精神是托起中国梦的强劲之翼
作为中国古代艺术杰出代表的敦煌莫高窟壁画飞天,记载着中华民族探索宇宙的千年梦想。今天,经历岁月沧桑的中华民族,正在使祖先的飞天梦想在现实中精彩绽放——中国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地与天宫一号实现交会对接和组合体飞行,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梦想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021-02-12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习近平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指出,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人民群众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等最前沿,培养适应多领域需要的人才。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考试招生制度、学科课程设置,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加强国际合作,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 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2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把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注重分类培养、开放合作,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针对不同学位类型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严格质量管理、校风学风,引导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江苏省负责同志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记者胡浩)
2021-02-07 00:00互联网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视域下的“三线精神”解读
三线建设是我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以交通、国防科技和基础工业为主题的大规模基础建设。三线建设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创造了不朽的工业奇迹,孕育了伟大的“三线精神”。
2021-02-02 09:00党建网 -
“三线精神”研究报告
1965 年,出于备战考虑,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建设“三线”的主张,决定把处于一线地区的以国防工业、基础工业为主的大中型工厂、铁路、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和科研院所,转移到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7 个省(区)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省(区)腹地部分的“三线”地区,开始了长达 15 年、涵盖中西部 13 个省区、投入 2000 多亿元及上千万人力的“三线”建设
2021-02-02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同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会谈
新华社雅典11月11日电 当地时间11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雅典同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会谈。
2021-01-26 09:00互联网 -
—“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基于跨媒体知识图谱的因果计算”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召开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徐雷教授主持的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基于跨媒体知识图谱的因果计算”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
2021-01-26 17:28 -
复旦-华为战略协同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1月18日下午,复旦-华为战略协同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子彬院召开。
2021-01-26 16:55 -
山大创新创业学院职能部门联席会暨校级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总结会召开
1月20日,山东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职能部门联席会暨校级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总结会在中心校区举行,青岛校区、威海校区设分会场。山东大学副校长、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吴臻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1-01-26 15:22 -
南开大学教授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12月18日,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公布《关于表彰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国科发智〔2020〕344号)。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张伟刚教授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21-01-25 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