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2021-01-23 09:00互联网 -
国家主席习近平任免驻外大使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下列驻外大使:
2021-01-23 09:00互联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四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20年4月29日的决定:
2021-01-23 09:00互联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三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20年4月29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2021-01-23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会见出席“2019从都国际论坛”外方嘉宾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3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2019从都国际论坛”外方嘉宾。
2021-01-25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同萨尔瓦多总统布克尔会谈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3日在人民大会堂同萨尔瓦多总统布克尔会谈。
2021-01-25 09:00互联网 -
国家主席习近平任免驻外大使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下列驻外大使:
2021-01-25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
12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中俄执法安全合作机制会议和中俄战略安全磋商的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习近平指出,今年中俄双方成功举办建交70周年庆祝活动,两国关系发展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俄要更加紧密地站在一起,始终做真诚可靠的战略伙伴,给予彼此坚定有力的战略支持。
2021-01-25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11月27日,联合国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电。 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全面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实现巴以两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国际社会应该维护公平正义,坚持联合国有关决议、“土地换和平”原则和“两国方案”大方向,为恢复巴以和谈创造良好氛围。 习近平强调,中国是巴勒斯坦人民真诚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是巴以和平的坚定支持者。中方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中国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巴以和谈,为早日实现中东全面、公正、持久和平作出不懈努力。
2021-01-25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同苏里南总统鲍特瑟会谈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27日在人民大会堂同苏里南总统鲍特瑟会谈。两国元首共同宣布,中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21-01-25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会见统一俄罗斯党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25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由党的最高委员会主席格雷兹洛夫率领的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代表团。
2021-01-25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接受外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接受19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2021-01-25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会见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外方代表
11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外方代表。这是会见前,习近平同外方代表集体合影。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外方代表。 习近平指出,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独立的创新中心,或独享创新成果。创新成果应惠及全球,而不应成为埋在山洞里的宝藏。中美等国都是创新大国,中国愿意和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创新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11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外方代表。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习近平强调,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历史上四大发明曾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而是奋力探索民族复兴之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得到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今天,中国人民充满高度自信,将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我们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这个梦绝不是“霸权梦”。我们没有准备去取代谁,只不过是让中国恢复应有的尊严和地位。我们已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我们不会在世界上颐指气使,而是继续秉持“和而不同”的传统理念,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开展互利合作。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既大胆创新,又摸着石头过河,越是面临阻力,越是迎难而上,加大开放。我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埃及旅游部部长马沙特、日本前外相川口顺子、瑞士信贷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谭天忠等外方代表先后发言。他们高度评价中国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他们认为,当前保护主义引发贸易摩擦,世界形势充满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中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对于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关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各方应加强各领域创新合作,全力避免出现“经济铁幕”。大家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愿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会见前,习近平同外方代表集体合影。 刘鹤、杨洁篪、王毅、何立峰等参加会见。 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以“新经济,新未来”为主题,围绕创新主要领域、发展趋势、社会影响等展开研讨,全球60多个国家500多名政商界代表出席。(记者白洁)
2021-01-25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2021-01-25 09:00互联网 -
习近平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
11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 习近平欢迎格奥尔基耶娃女士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首次访华。习近平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下行风险加大,保护主义抬头,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面临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有着更高期待。希望在你领导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一步完善国际货币及其治理体系,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 习近平指出,中方积极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决反对保护主义,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希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继续在全球贸易议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维护公平开放的全球金融市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近年来,中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能力建设、提升软环境方面开展了很好合作。中方愿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断深化合作。 习近平强调,中国经济发展有着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中国将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更多机遇。我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 格奥尔基耶娃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表示明年中国将实现全面脱贫,这对于中国和整个世界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相信中国未来在包括金融、资本等各个领域都将继续保持开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度重视并将继续致力于深化同中国合作。当前,个别国家挑起贸易争端,世界经济处于艰难时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坚定支持维护自由开放贸易,努力实现和平的贸易关系,愿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提升新兴经济体的分量。愿同中方积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更好发展。 王毅等参加会见。(记者白洁)
2021-01-25 09:00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