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七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20年6月20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2021-01-21 09:00互联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20年6月2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2021-01-21 09:00互联网 -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闭幕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27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号召,人民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扎实工作,拼搏进取,推动人民政协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更好发挥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栗战书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京开幕,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到会祝贺,汪洋作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张庆黎主持,郑建邦作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2021-01-22 09:00互联网 -
祖国永远是你坚强的依靠 —— 驻外使领馆助力海外留学人员抗疫纪实
领到来自祖国的20只口罩时,身在德国萨尔州的中国留学生刘杨激动得流下了眼泪。疫情发生以来,焦虑不断袭来,对刘杨来说,这份来自祖国的特别礼物可谓雪中送炭。 近一个多月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不少国家愈演愈烈。要不要回国?许多海外中国公民尤其是留学人员对此思量再三难做决断。他们的健康平安也时刻牵动着祖国人民的心。连日来,中国驻外使领馆把为海外留学人员提供帮助作为头等大事,纷纷采取行动,努力调动资源,尽可能帮他们解决遇到的种种困难。 每个在外的儿女祖国都不曾忘记 “对于使领馆发来的每一条暖心提醒,打来的每一个关切的电话,送来的每一份防疫物资,我们既感谢又感动。”这个春天的特别经历,足以让刘杨此生铭记:国内发生疫情时,同学们一道四处募款、采购医疗物资寄回国内,以多种形式为国内抗疫加油鼓劲。紧接着,当疫情蔓延到身边时,他们又投入了疫情阻击战的“下半场”。 对这些远在海外的儿女,祖国也从未忘记。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时指出,要加强对境外我国公民疫情防控的指导和支持,做好各项工作,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后,他在先后与英国首相约翰逊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时,表达了中国政府对海外中国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关切,希望对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维护好当地中国公民特别是留学生的健康安全和正当权益。 早在疫情暴发之初的1月25日,教育部平安留学微信公众号便第一时间向在外留学人员发出了《注意加强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提醒。两天后,教育部又紧锣密鼓地给驻外使领馆教育部门发出通知,要求教育驻外干部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进入3月,海外疫情日益严峻。为了科学精准地指导留学人员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维护留学人员生命健康与安全,教育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组织专家,精心编写了《海外留学人员应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护指南》,并于3月12日通过平安留学平台发布。 当地时间3月6日凌晨,中国驻英使馆教育处疫情防控工作微信群里让人揪心的预警消息不断传来:“100多名中国留学生致信英国政府要求关闭学校,采取网上授课!”“伦敦大学国王学院、金史密斯学院、市政厅艺术大学发现确诊病例,利兹大学、布鲁内尔大学出现疑似病例,华威大学有密切接触者,部分留学生酝酿弃学回国!”“很多学生传言,中国政府要包机撤侨,需马上登录使馆网站登记。”…… 伴随着各种真假难辨的消息,恐慌情绪在原本平静的留英学生群体中扩散着。万里之外的家长们也惊慌失措,纷纷向使馆求助。 情况紧急,若不及时疏导由谣言引发的过度恐慌情绪,可能产生严重后果。面对这样的情景,中国驻英使馆紧急研究对策,迅速完成任务部署。第二天上班大家便分头行动,一方面起草、发布澄清事实的各种公告,指导各校中国学联安抚大家;另一方面紧急联系敦促各校国际部门加强沟通,满足中国留学生的合理诉求,协助使馆本部发布辟谣声明。 各驻外使领馆的风险提示等领事服务信息,被当地中国学联微信公众号、华文媒体及华人团体微信公众号广泛转发,留学生们的恐慌情绪也逐渐得到缓解,大家开始转向密切关注所在国的疫情发展,积极准备防疫。 每条温馨的提示都是来自祖国的牵挂 “你好,我是一名学生家长,快帮帮我的孩子,她只是哭,啥也说不清楚。” “我是某某大学留学的公派硕士,我们学校出现了确诊病例,但学校却说不会对任何人造成影响,一切正常。我非常害怕,不敢出门。” …… 诸如此类的求助电话,最近几乎每一个中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都接到了不少。搁下电话马不停蹄地沟通与协调,成了使领馆工作人员的日常。 随着疫情不断扩散,越来越多驻外使领馆根据所在地疫情的变化,及时跟进当地防疫的最新政策,不断提高领事提醒的更新发布频率,确保在外中国留学人员能第一时间了解当地疫情形势和应对政策,及时收到中国使领馆发出的最新防疫服务信息。 在这样的特殊时刻远离故土,焦虑在所难免,教育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面向海外留学人员的心理支持热线。与此同时,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分别对与在外留学人员密切相关的出国留学项目申请、回国服务事项等进行了相应调整和安排。 这是一次爱的“接力跑”。不论身在异国他乡还是国内,海外学子的安危冷暖,始终是人们共同的牵挂。即便再忙,即便与祖国遥隔万里,各驻外使领馆从大使到工作人员,都把向海外留学人员提供帮助作为当前工作的优先项。连日来,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与在美留学人员进行了“在线”谈心,驻英国大使刘晓明、驻德国大使吴恳也分别接受了央视专访,就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周到的答疑释惑。此外,中国驻其他国家的使领馆及其负责人也通过发表公开信、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积极引导留学人员克服恐慌情绪、客观评估形势、理性对待回国问题。 与之相似,中国驻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新西兰、比利时、丹麦、荷兰等国大使也相继与广大留学人员视频连线,在表达关切和回应他们遇到的现实困难的同时,送上了各自的防控建议。 这是一场与病毒较量的时间赛跑。在中国之外最早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日本和韩国,防疫很早就成了中国驻当地使领馆的重要工作。早在1月23日,武汉“封城”的同一天,中国驻日使馆就开始在官方网站和微信平台发布《关于新型肺炎疫情的紧急提醒》,提醒包括留学生在内的广大在日中国公民加强自我防护,关注日本最新防疫措施。 2月份以来,受大邱聚集性事件影响,韩国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迅速攀升,并很快成为当时除中国之外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针对韩国快速发展的疫情形势以及韩政府和各高校不断更新的防疫措施,中国驻韩使馆第一时间发布了对留学人员的紧急提醒。 每一个事无巨细的询问,都是祖国母亲对海外学子爱的叮咛。一条条温馨提示,抚慰着海外学子们的心。 每个“健康包”都装满了祖国母亲的爱 “真没想到,在我们四处买不到口罩、消毒水等防护物资的危急关头,使馆给我们送来了‘健康包’!我们深切感受到危难之际,祖国永远是我们坚强的后盾!”从中国驻法使馆工作人员手中领到来自祖国的“健康包”时,留学生姜家宏激动不已。 随着疫情加重,口罩、消毒液等医疗物资成了供不应求的稀缺品。 大量海外学子为此日渐焦虑时,来自祖国的“健康包”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截至目前,中国驻英国、法国、意大利、沙特等国的使馆已陆续向当地的中国留学人员发放了装有防疫物品和防疫指南的“健康包”,指导他们科学防疫,帮助他们加强防护,传递来自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问候,来自祖国母亲的呵护和叮咛。下一步,中国驻有关国家的使领馆还将陆续结合驻在国实际情况,及时将“健康包”发放到受疫情影响的海外学子手中。 这是爱的馈赠! “抗疫的‘上半场’,你牵挂祖国母亲;抗疫的‘下半场’,祖国母亲始终和你在一起!”“‘健康包’等暖心举措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祖国亲人的支援和帮助,也感受到使领馆‘始终在我们身后’”……在一些中文网络空间里,不少海外留学人员深情流露着自己对于祖国母亲的感激之情。 这是一次爱与被爱的交互、心与心的交融! 今年1月,国内疫情暴发后,在中国驻法国使馆教育处指导下,留法人员踊跃捐款捐物,积极配合协助各方力量驰援国内,并形成了一支由学生志愿者组成的抗疫队伍,他们利用社交软件,向全法留学人员及时发布一系列有利于提振大家信心的各种服务信息,将4.5万多名留法学子团结起来,共同抗疫,不让一名留法学子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同时,志愿者们开通了多个平台,将来自国内外重点一线医院的海内外专家组和同学们联系在一起,让身体不适的学生直接与专家团面对面,实现早问诊早排除、早发现早介入的“云”问诊。直至今日,全法没有一名中国留学人员感染。 身在异国他乡,中国驻外使领馆就是海外留学人员心灵的港湾、可以依靠的臂膀。3月5日,加拿大加西大学一名伊朗籍国际学生被诊断为疑似病例,在该校就读的27名中国留学人员的健康受到威胁。得知消息,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机制,及时向领区中国留学人员发出提醒,并在第一时间紧急联系加西大学校长,表达对学校中国留学人员健康安全的高度关注,希望能第一时间获取任何有关中国留学生的信息…… 在有中国驻外使领馆和中国留学人员的地方,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在异国他乡的每一个清晨和黄昏,祖国母亲用她坚强的臂弯,去温暖每一个游子。(《中国教育报》记者 柯进 林焕新 《神州学人》记者 刘晓蕾)
0000-00-00 00:00中国教育报 -
科研攻关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面前,教育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组织高校迅速行动,发挥高校人才科技优势和多学科综合交叉优势,勇于担当作为,积极开展科研攻关,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为战“疫”持续注入高校科技力量。 抓好顶层设计,引导高校加快疫情防治科研攻关 2月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校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科研攻关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充分发挥创新优势,立即行动,主动作为,加快开展科研攻关。一方面瞄准解决当前新型冠状病毒防治问题,围绕快速检测方法研制、疾病流行趋势预测、疫苗、抗体和临床药物筛选研发等问题,尽快产出实际有效的科研成果;一方面针对冠状病毒致病机理、传播力和传播机制等问题开展深入的基础研究,为冠状病毒长期防治提供科技支撑。 各高校积极响应,全力投入科研攻关,已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快速检测应用防控一线,上海交通大学与企业合作开发的试剂盒成为我国法定机构批准的第一批新型冠状病毒PCR检测试剂盒之一,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采用新方法、新技术研发的检测产品,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并已投入临床一线试用。疫苗研发快速启动推进,厦门大学夏宁邵团队正在进行新冠病毒减毒活疫苗毒株构建,获得可诱导保护性免疫应答的候选新型冠状病毒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有望在4月底完成候选疫苗的临床前研究并申报临床试验。药物筛选也取得阶段进展,发现了多种可能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的药物,浙江大学李兰娟院士团队发现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并已经在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中使用。防护消毒产品陆续推出,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自主移动消毒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已经在武汉等地抗疫一线进行临床应用,它们不仅工作效率更高,而且可以确保消毒的彻底性,降低医患交叉感染的风险。 聚焦重大攻关,组织高校积极承担国家攻关项目 在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的方阵中,国家攻关项目是主力军。作为国家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组成员单位,教育部组织高校积极承担国家任务,已经有16所高校参与了11个疫情防控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其中厦门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各牵头承担了一项攻关任务。 同时,教育部组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20余所高校,结合学校优势特色和疫情防控的科技攻关需求,凝练提出一批项目建议并主动布局。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创新药物集成攻关大平台等重大平台也提出了建议方案并已经启动相关研究。 整合多方资源,支持高校多渠道开展科研攻关 在教育部的支持推动下,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利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双一流”建设经费等资源,开拓企业合作渠道,主动设立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科技攻关应急专项,资助关键技术攻关和临床研究项目。 清华大学发挥工科特长,突出医工结合,重点开展病毒快速检测与防护、药品筛选与研发等攻关,部分课题有望在1—2个月内产出实用成果。四川大学组织医、工、理、文等学科的相关力量,启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科研项目48项,其中省财政经费支持10项、自筹经费支持38项,已投入经费3000万元。浙江大学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联合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投入一亿元,成立浙江大学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控专项基金,面向全国启动应急项目征集工作,共收到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项目申报600余项。 “高校科研工作者要坚守科研初心,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在组织高校积极开展针对疫情防控的科研攻关的同时,教育部要求科研攻关要以防止疫情蔓延、有效治疗疾病为第一目标,尽快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控制疫情和战胜疾病中。(记者 柴葳)
0000-00-00 00:00中国教育报 -
用中国精神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集中精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科学部署下,中国人民上下同心、团结协作、顽强斗争,充分发扬伟大的中国精神,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
2020-12-20 09:00求是网 -
邓露教授当选全国青联十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8月18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全体会议闭幕。会议选举产生了全国青联新一届领导机构,选举251名同志为全国青联十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我校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邓露教授当选常务委员会委员,并担任教育界别副主任委员。
2020-08-25 15:39湖南大学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0年8月1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2020-08-12 00:00人民网 -
汪洋主持全国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务虚会并讲话
全国政协2020年度主席会议成员务虚会20日在京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制度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制定全国政协协商工作规则,交流探讨政协协商的原则、内容、形式、程序和协商文化建设等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
2020-07-21 00:00人民网 -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2020-07-21 00:00人民网 -
我们需要多少个数据中心
今年,我国明确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各地还将继续上马一批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数据中心市场总体规模将快速增长,未来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不低于30%。专家建议,各地在布局数据中心时,要根据应用需求,科学规划、统筹布
2020-07-14 00:00经济日报 -
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专题分组讨论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23日举行专题分组讨论,围绕“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协商议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参加讨论。
2020-06-23 00:00新华网 -
六个问题读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一、为什么要制定《政务处分法》?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主任邹开红介绍,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出台前,关于公职人员处分的情形、适用规则、程序等方面的规定,散见于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
2020-06-23 00:00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