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凝聚党员力量,激发党建活力——最高检机关党组织党建风采纪实
一个支部一团火,一个党员一盏灯。2019年以来,最高检机关各党组织在最高检党组坚强领导和机关党委推动指导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狠抓党的建设,创新形式凝心聚力,激发了最高检机关党建工
2020-01-20 00:00检察日报 -
税务总局:促进税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全国税务系统5个层级,近4万个基层组织、60余万名党员干部,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减税降费“战场”就是主题教育的“考场”,涵盖12个税种、19个费种的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力度空前。在
2020-01-20 00:00光明日报 -
江苏常州市级机关工委四大载体推动机关党建规范化建设
以书香机关构筑学习阵地。抓住学习“牛鼻子”,通过搭建平台、健全机制,推动机关党员干部以知促行、知行合一。一是读书导学。每年结合“4?23”节点和契机,依托书屋文化主阵地,精心策划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
2020-01-20 00:00人民网 -
有针对性整治突出问题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对开展专项整治作出部署安排。如何抓好主题教育列出的8个方面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如何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整治突出问题?近日,民政部党组书记黄树贤、中国文联
2020-01-20 00:00人民网 -
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国上下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党中央召开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重要里程碑
2020-01-20 00:00学习强国 -
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经验交流会在京召开
人民网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江琳)5月24日,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经验交流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青年干部理论武装的重要论述,落
2020-01-20 00:00人民网 -
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要走在前作表率
以党中央名义印发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文件,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意义重大而深远。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推动机关党的建设在改进中加强、
2020-01-20 00:00学习时报 -
打造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安阳样板”
当前正在进行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是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在税收领域的具体实践和重大举措。对于税务部门而言,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是大局、是责任、是挑战,是党中央交付的重大政治任务。国家税务总局安
2020-01-20 00:00学习时报 -
心中那把“工字尺”
在甘肃,广大工会干部争做表率,努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率先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担起担子、负起责任。一把严谨敬业的“工字尺”时刻装在心中,代表着新时代工会干部的担当和作为,也是工会人尽职
2020-01-20 00:00学习强国 -
不断提高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质量
“讲得透彻、听得解渴,真是一场‘及时雨’,让我们能在互学互鉴中明责,在交流交融中担当。”10月17日—19日,市委市级机关工委举办市级机关党建重点工作推动会暨机关党委(总支)书记培训班,有学员如是说
2020-01-20 00:00天津日报 -
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来到全国总工会机关,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同庆五一节,共话中国梦,感到很高兴。刚才,9位劳模代表先后发言,讲述了在各自岗位上辛勤劳动、发挥才干的先进事迹,抒发了为祖国发展和人民幸福作贡献的人生理想,听后很受感动、也很受启发。
2021-01-20 07:06新华社 -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爱国主义的坚定弘扬者和实践者,同违背爱国主义的言行作坚决斗争。
2019-12-25 09:00人民日报 -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托举民族复兴之梦
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华诞,热烈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振奋九州,激荡在中华儿女心头。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感奋不已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对国家、对民族深沉的爱,始终是贯穿国人70年奋斗征程的精神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爱国主义,是激发中国人民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历史伟力。当前,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的思想观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重要内容的中国精神,不断巩固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对于推进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认知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从工人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到增加生产力的总和,到消灭阶级,再到建立自由发展的社会联合体,共产党人的纲领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作为幌子、维护自身利益的所谓“爱国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批判,但并不否认无产阶级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只不过,“本身暂时还是民族的”无产阶级,其爱国主义服从于获得解放这一目标罢了,而且在联合本国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作斗争的过程中,显现出强大的召唤力和凝聚力。 100年前,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本着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发起了五四运动。李大钊、陈独秀等五四青年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也唤醒了中国劳苦大众,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更在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参加反帝反军阀的实践斗争中不断成长起来,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准备了干部条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坚强的领导主体,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从这个角度讲,爱国主义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历史基因。 在当代中国,中国的命运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社会主义制度的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这样的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才能保持生命力、号召力,这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所在。历史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真理相结合,能够迸发出挽救民族于危亡的强大力量,在未来的征程中,也必将进一步凝聚起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动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动实践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写道:“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辩证唯物主义一方面强调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精神,另一方面又承认精神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对物质有反作用,而且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十分巨大的,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干事创业精气神足,人民群众精神振奋、发愤图强,就可以创造出很多人间奇迹。如果党员干部理想动摇、宗旨淡化,人民群众精神萎靡、贪图安逸,那往往可以干成的事情也干不成。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的推进,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体的增加、价值观的多样化、利益诉求的多元化,为社会整合增加了很大难度。然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无比艰巨,要求我们必须团结人心、凝聚力量,画好最大“同心圆”,同时发挥意识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把个人志向与祖国的需要联系起来,把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去。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唤起亿万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无疑是提高社会整合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效方式和现实途径。 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共产党宣言》中有这样一句名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中,全面呈现了未来“真正共同体”的基本样态和实现路径。建立“真正共同体”,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新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为应对全球化时代挑战,中国共产党顺时应势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在理论上与“真正共同体”相契合,在内容、目标和价值取向上则与广义的爱国主义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众所周知,爱国主义的主旨和核心即维护国家全局、长远和根本利益,然而在全球化时代,作为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我们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已经克服了地域、民族和个体的狭隘性,转而追求着眼于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更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自2013年提出后,伴随着习近平主席出访的脚步,被播撒到越来越广袤的大地上,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真正共同体”都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共同体理论,拥有相同的内涵实质和一致的发展愿景,前者是对后者的丰富发展,是后者在当前形势和现实条件下的具体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拓宽了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的视野,一方面强调要将国家发展放到人类命运的大局中思考、谋划与布局,另一方面倡导国家之间合作共赢,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实现了爱国主义的扩展、深化、重塑,推动了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言犹在耳,各地方、各行业、各岗位当行动起来,“共升一面旗,同爱我的国”,让爱国主义精神高高飘扬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高高飘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阵地上,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作者系河南日报总编室副主任)
2019-11-18 09:00河南日报 -
大别山精神的深刻内涵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指出,“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肯定了大别山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地位。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别山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前仆后继,革命斗争不断、革命火种不灭,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孕育了彪炳史册的大别山精神。党领导大别山军民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决定了大别山精神的形成与发展,铸就了大别山精神的丰富内涵。
2021-01-14 09:00学习时报 -
五四精神的时代阐释与青年人格塑造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这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广大青年建功于国家和社会的一贯期许,又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广大青年思想行为的新要求。
2021-01-14 09:00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