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扬女排精神 实现强国梦想
自1981年以来,中国女排夺得了五个女排世界杯冠军,十次荣膺世界排球“三大赛”冠军,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风貌,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021-02-13 09:00光明日报 -
新时代中国女排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时刻,中国女排以11战全胜的骄人战绩获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代表体育战线全体工作者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其英勇形象更是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
2021-02-13 09:00中国体育报 -
从老女排故事看女排精神传承与弘扬
2019年7月4日,笔者随课题组参观了位于福建永春的女排精神·陈亚琼故事馆,与老女排6名主力队员、国家女排原主教练陈忠和指导近距离接触和交流,亲历女排名将参加的奥运健儿公益服务大行动100站活动,对女排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深受女排精神的感染、鼓舞和激励。
2021-02-13 09:00中国体育报 -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10月19日上午,当依旧身穿中国女排红色队服的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走进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笃志会堂时,会场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激动的欢呼声。虽然距离中国女排以11场全胜豪取第十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已过去20天整,但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的出现,还是迅速点燃起人们的热情。
2021-02-13 09:00中国妇女报 -
习近平会见中国女排代表
9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门邀请刚刚获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的中国女排队员、教练员代表,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并在会前亲切会见女排代表。 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2021-02-13 09:00新华网 -
女排精神为何历久弥新
此刻,由北京师范大学、光明日报社主办的“新时代的中国女排精神高端论坛”会场上座无虚席,来自业界、学界的专家从女排精神的内涵延展,围绕时代价值、民族精神、国民教育等维度阐发观点,或旁征博引,或深入浅出,为听众贡献了一场思想盛宴,讲到精彩处,观众席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2021-02-13 09:00光明日报 -
祖国至上——一论大力弘扬新时代女排精神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会见获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的中国女排队员、教练员代表时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2021-02-13 09:00中国体育报 -
团结协作——二论大力弘扬新时代女排精神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团结就是力量》,在铿锵的旋律间迸发出一往无前的强大力量。这力量,是中国女排顽强奋斗、勇攀高峰的力量;这力量,是中国体育不忘初心、昂扬向上的力量。
2021-02-13 09:00中国体育报 -
顽强拼搏——三论大力弘扬新时代女排精神
有梦何惧前方路,我们都是追梦人。如同世界赛场上的中国女排那样,无数中华儿女为了伟大梦想努力拼搏的样子,都是那么美丽、那么励志、那么动人。
2021-02-13 09:00中国体育报 -
“中国女排”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融入中国人血液
原题: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 1981年11月16日,郎平(上左)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对阵日本队的比赛中扣球。 新华社发 黎启榕/摄 2019年8月4日,中国队获得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图为中国队球员在获胜后庆祝。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 背景介绍 / 中国女排,是中国各体育团队中成绩突出的体育团队之一。曾在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1982年和1986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五连冠”,又在2003年世界杯、2004年奥运会、2015年世界杯、2016年奥运会四度夺冠,共九度成为世界冠军。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总概括。其具体表现为: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她们在世界排球赛中,凭着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为国争光、为人民建功。 跨越大海,中国女排又一次踏上了世界大赛征程—— 9月14日至29日,女排世界杯在日本举行。中国女排包括朱婷、袁心玥等奥运冠军在内的16名队员随队出征,开启卫冕之旅。 中国女排的精神,就蕴含在一场场世界大赛、一次次巅峰对决中。 2019年6月6日,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香港站,中国女排在0比2落后意大利女排的情况下,一路逆转,最终3比2夺冠; 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逆转战胜塞尔维亚女排,拿到里约奥运会金牌; 2004年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不利情况下,奇迹般地连扳三局逆转战胜俄罗斯,第二次在奥运会女排比赛中摘得金牌; …… 从世界杯冠军到世锦赛冠军、从奥运冠军到亚锦赛冠军……中国女排以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创造奇迹、铭刻历史。 一个体育比赛项目,一种历久弥新的精神,留下了时代拼搏的印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团结战斗、永不言弃。 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说。 高高跃起、奋力扣杀,打出的球像重炮一样疾速凌厉,为球队拿下一个个关键得分点……这是20世纪80年代,郎平和中国女排给全世界观众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 在这之前的1978年的曼谷亚运会上,当教练决定让郎平担任主攻手时,引发了争议和担忧——名不见经传的郎平刚从业余体校被选进北京青年队时,身材瘦长,各项素质较差。 但郎平没有让人失望,经历了一年超乎寻常的极限训练后,在曼谷亚运会上几场关键比赛中,她的表现博得了满堂喝彩。 这样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中接续传承。 1981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折桂,这是她们拿到的第一个世界冠军;第二年,她们又在世锦赛夺冠。但在体育赛场上,挫折和考验如影随形。 1984年的洛杉矶,是郎平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在小组赛,她们1比3输给了东道主美国队。输球后郎平特别自责,之后她冷静思考分析,找出了发挥失常的原因。 决赛中,郎平和队友们再次与美国队相遇。有首战胜利余威,再加上主场之利,美国女排的姑娘们在赛前就异常活跃,俨然已是胜利者。在全世界瞩目下,郎平和女排姑娘们用一场漂亮的3比0,硬是把“挂在别人脖子上”的金牌摘了下来。 1981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上完成了5连冠,成为世界排坛第一支连续5次夺魁的队伍。在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中国女排成为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更是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腾飞的象征。 传承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精神 三个月前,女排的一场大逆转再次惊艳世界。 6月6日晚,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香港站结束了最后一场比赛,国际排坛的两支顶级强队中国女排和意大利女排狭路相逢。 开局连续失利,丢掉了前两局后,郎平临场指挥,中国女排的姑娘们重燃斗志,绝处逢生,最终3比2夺冠。 “真正让我们为女排骄傲的,不是一直胜利,而是从不放弃。”一位网友在赛后感动地写道。 从不放弃,始终贯穿着中国女排的过去和现在。 2004年,雅典奥运会。成为夺冠热门的中国女排面临重重困难:为中国女排夺得2003年世界杯的主力功臣赵蕊蕊受伤缺阵,中国女排亦在较早前的世界女排大奖赛宣告卫冕失败。 不过,中国女排在比赛中越战越勇,最后杀入决赛。面对强大的俄罗斯队,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最终以3比2逆转击败对手,时隔20年再次获得奥运会的金牌。 “每当我心情低落时,我都会找出女排在里约奥运会时的三场录像看看,八强斩落巴西,半决赛淘汰荷兰,决赛力克塞尔维亚登顶,每次看完我就热血澎湃,重新有了斗志。哪怕生活再艰难,我都要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谈及女排精神对自己的影响,一位女排球迷的话引发很多人的共鸣。 在前中国女排主教练俞觉敏看来,中国女排之所以能够获得一个又一个的好成绩,与女排精神密不可分。 “每个运动员到了这个团队后,她都会从老女排队员那里学到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传承下来后,自然会变成队员们前行的动力。这种精神说起来虽然似乎很空洞,但其实都是积累在每一堂训练课、每一次的大赛里。”俞觉敏说。 新一代中国女排延续梦想 和队友一起完成“五连冠”的壮举之后,郎平从运动场上退役,但她没有离开排球,开始了海外的学习和执教生涯。 1995年,当时的中国女排落到世界第八,郎平毅然答应从美国回国执教中国女排。这一年,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上获得亚军。 2013年,再度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郎平,面临的是比上次更困难的局面:女排在伦敦奥运会未能跻身四强,队伍人才断档、后备薄弱,甚至连基本功、心理素质都不过关,想出成绩难度极大。但郎平又一次证明了她“铁榔头”的坚决:“接!为何不接!30年前我可以,30年后依然没问题!” 有心如此,然而现实残酷。2013年9月,郎平重新执教不到100天时,中国女排在亚锦赛上先输泰国又输韩国,只拿到第四名,是30多年来的最差战绩。最困难的时候,郎平言传身教,以女排精神鼓励弟子们扛过去,并带给她们真正的竞技水平成长。 历史惊人地相似,奥运会再次成为郎平的“逆袭之战”。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小组赛败给荷兰、塞尔维亚、美国,仅以小组排名第四进入八强。然而,接下来女排姑娘们不仅力克东道主、上届冠军巴西队,还拿下荷兰,战胜塞尔维亚,夺得了那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枚金牌。 许多人与30多年前一样,再次因中国女排而感动落泪。 “我觉得我心中拥有梦想,有目标和追求。选择了排球的职业道路,能取得成绩,是对自己辛苦付出的回报,我们会尽我们的力量去争取每一场球的胜利,争取最好的成绩。”在排球生涯取得诸多成绩和荣誉后,当今的中国女排队长朱婷多了几分深刻体会,“在中国女排这个集体里,女排精神的传承是激励我取得进步的原因。” / 记者手记 / 我们赞美女排精神、追随女排精神,其实也是在追寻自己不忘初心、奋斗到底的人生价值。观看比赛时,我们欢欣鼓舞、感动振奋,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是自己的观众,一样需要面对竞争,为了更好的未来奋斗。 “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女排精神连着时代发展,反映着时代精神。从起点到低谷,从低谷到高峰,中国女排有自己不变的底色,有接续传承的精神。女排精神对我们每个人最深刻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永远斗志满满,从不轻言放弃。(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韩亚聪)
2021-02-13 09:00中国妇女报 -
女排精神,最是拼搏动人心
中国女排给我深刻印象的,是郎平永远不满足,永远学习。作为中国女排队员时,她就已经非常优秀,与美国名将海曼、古巴名将路易斯并称为上世纪80年代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但她不满足,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英语,到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学习现代体育管理。她不是低水平重复,而是持续提升自己对战术的认识、对竞技体育的认识、对运动员的认识、对团队管理的认识,甚至可以说,对自己的认识。
2021-02-13 09:00互联网 -
“美丽高岭”塞罕坝的“精神密码”
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浑善达克沙地前沿,曾是“飞鸟无栖树,黄沙满天飞”的荒原沙地。新中国成立以后,林业部决定建立塞罕坝机械林场。1962年9月,369名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豪迈上坝,开始了高寒沙地造林。57年,三代塞罕坝人艰苦奋斗、接力传承,创造了绿色奇迹,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生态系统。
2021-02-11 09:00中国妇女报 -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塞罕坝林场是河北省涌现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自1962年建场以来,几代塞罕坝人伏冰卧雪、艰苦奋斗,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
2021-02-11 09:00互联网 -
高风昭日月 亮节启后人
知道玉兰同志病魔缠身,去年春天我因公到石家庄,赶忙去看望她,见她虽未康复,但精神尚好,也就放心了许多。谁知病魔无情,当我从北方回到福州不久就传来她病逝的噩耗。我为玉兰同志英年早逝,而感到深切的悲痛。
2021-02-12 09:00互联网 -
永不凋谢的“玉兰”——追记吕玉兰
因为晚饭一过,村里的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不约而同地坐在电视机前,等待六集纪录片《吕玉兰》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播出。
2021-02-12 09:00互联网